果然是良缘天成!黄承彦喜形于色,对司马徽与庞德公笑道,二位请看,我这女婿仪表堂堂,雄才大略,正是你们期待的明主。若不是他,荆襄书院诸位才俊恐难有今日成就吧?
你这老儿又来打趣,庞德公捋须笑道,待会定要多敬你几杯。
礼成后,寇封这才仔细端详新娘。黄月英那一头金发在烛光下熠熠生辉,非但不显怪异,反而平添异域风情。在场众人皆露出欣慰笑容——主公大婚,对于坐拥四十万大军的势力而言,实乃一大喜讯。
寇封只要有了子嗣,他麾下的文武官员们就能继续为这个势力效忠。即便日后寇封离世,这些人的子孙后代也能继续辅佐他的继承人。这便是维系王朝和世家百年传承的根本。
关于黄月英,虽然世人称她为,但众人亲眼所见却并非如此。她只是发色与众不同,容貌却堪称绝色。更重要的是她智慧过人,能研制出连弩这样的奇器,可谓才貌双全。作为主母,自然要受到众人敬重。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社会风气开放,女子再嫁也是常事。婚礼当天让宾客一睹新娘风采并无不妥。但成婚后,官员们见到黄月英必须低头回避,不得直视,这是君臣之礼。
行过拜堂之礼后,黄月英先行回到新房,寇封则留下招待宾客。席间众人抛开礼数,纷纷上前劝酒。后来不胜酒力的寇封借故离席。有罗成、陈到率领白耳精兵守护,无人敢来闹洞房。
在媒人引领下,寇封来到新房。只见黄月英端坐床榻等候多时。二人行之礼,用清水净手洁面。洗漱完毕的寇封清醒许多,与黄月英相对跪坐——按照男西女东的方位,象征阴阳交融。望着眼前佳人,寇封会心一笑。
《红烛映照结发时》
帐内红烛高燃,映得黄月英耳尖绯红。寇封指尖拂过她腰间蹀躞带,忽地低笑:往日跨马挽弓的巾帼,今日倒学会往为夫身后躲了?
将军何必明知故问!黄月英攥住他探来的手,锦袖滑落半截,露出腕间错金臂钏。那鎏金缠枝纹恰似她此刻心绪——分明缠作一团,偏要做出镇定的模样。
忽闻羯鼓三响,侍者奉上鎏金银盘。半扇蒸羊卧在青翠藿叶上,油脂正沿琥珀色肌理缓缓下坠。寇封割下脊肉时,刀刃擦过脆骨的声响,惹得新妇睫羽微颤。
同牢之礼。他故意将肉片抵在她唇畔,眼看着那抹胭脂色从她脸颊洇到颈间。
结发时更见巧思。黄月英从云鬓取下的青丝缠着银线,与丈夫的鬓发结成同心方胜。交杯的合卺酒樽原是军营用的犀角杯,残存着去岁征战时染上的杜康酒香。
夫人可闻见陇西的沙尘?寇封突然咬住她耳边珠珰,这杯子随我踏破姑臧城墙时,装的可是雪水混血水。
红绡帐外, ** 被上金线绣的比目鱼倏地一晃。黄月英未及惊呼,整个人已陷进柔软的茵褥。寇封屈指弹灭烛火那刻,忽听得怀中人含糊咕哝:早知...该在臂鞲里藏把 ** ...
黑暗里响起爽朗大笑:为夫这便讨教夫人十八般武艺!
黄月英的体态堪称完美无瑕,作为当代屈指可数的绝世佳人,她的身形比例恰到好处,增一分显丰腴,减一分则显清瘦。
这般倾国倾城的女子,寇封往昔只在传奇话本中得见,现实世界里何曾有过如此绝色?
莫说寻常百姓,纵是那些受万人追捧的戏台名角,与黄月英相较,也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罢了。
正值十八芳华,恰是黄月英最动人的年岁。
红烛高照的新婚之夜,二人共结连理,自是顺理成章。
天明时分,寇封醒来时,仍能感受到身侧温香软玉的触感,令人沉醉不已。
望着略显倦容的爱妻,寇封轻抚着她羊脂玉般光滑的脊背,忆及昨夜缠绵,不由心生几分得意。
古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纵是寇封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在经历大婚之喜,又刚刚击溃曹操这等强敌后,也乐得偷闲数日。
有诸葛亮、刘伯温与庞统三位贤士打理荆豫二州政务,加之冬日无需征战,寇封自然乐得清闲。
虽说寒冬易使百姓受苦,但荆豫二州本就物阜民丰,加之先前缴获的充裕物资,开仓济民绰绰有余,确保两州子民免受饥寒之苦。
如此,寇封方能安心陪伴新婚爱妻。
待日头高悬,寇封方唤醒怀中佳人。
已近午时,今日还要去拜见岳父大人呢。
黄月英闻言慵懒舒展腰肢,不经意间展露曼妙身段,忽觉周身清凉,惊觉自己正被夫君搂在怀中。
一声轻呼后,她猛然想起已成新妇,顿时羞得钻进锦被,雪腮绯红似要沁出血来。
良久,二人梳洗毕,侍女们早已备好精致膳食在外候着。
不料这次竟是樊氏亲自前来!
“老爷、夫人请用。”
见樊氏眉间隐有失落,寇封顿时了然。当初曹操南侵前,他本欲纳樊氏为妾,恰逢战事骤起,只得搁置。战后忙于大婚与整编降卒,竟将此事忘在脑后。
樊氏虽曾嫁人,却仍是完璧之身。寇封既曾许诺予她名分,又对这温婉女子颇为心动——英雄 ** 本是天成,他亦难逃此理。大丈夫立世,既要执掌乾坤,亦当拥倾国之色。
只是新婚燕尔便纳妾,恐委屈了月英。思及此处,寇封决意先与妻子商议。黄月英出身名门,自知夫君身为雄主,纳妾之事无可厚非。然提前言明,总好过失了和睦。若因家宅不宁耽误大业,岂非可笑?
待樊氏奉上茶点,寇封直视妻子道:“婉清侍奉起居已近一载,既你为我正妻,此事当与你商议——我想纳她为妾,你意如何?”
此言既出,黄月英与樊氏俱是一怔。堂堂诸侯纳妾竟需问询正室?这般尊重反令月英心潮翻涌。但她终究仪态端方,片刻莞尔道:“全凭夫君做主。”
>”婉清明白夫君志在天下,身边定不会仅妾身一人。但实在没想到……”
”夫君纳妾竟会与妾身商议,这份心意,妾身无以为报。自是支持的,只是不知妹妹她……”
毕竟寇封昨日方与黄月英完婚,今日便提纳妾之事,心中难免愧疚。
黄月英的善解人意令他惊喜——如此看来,今后后院当能安宁。
寇封最需要的,正是这般不起纷争的后院。倘若像后世清宫那般整日争宠斗法,他断不能忍受。
”得妻如此,复有何求!”
说罢将黄月英揽入怀中,正色对樊氏道:”自今日起,月英便是当家主母。尔等待她须如待我。”
”若有半分不敬——”他环视众人,”军法处置!”
满院婢女闻声跪伏,樊婉清亦随众下拜。再抬首时,她望向黄月英的眼中漾开真切笑意,恰似三月桃夭灼灼其华。
”谢将军厚爱,谢夫人恩典。”
见樊婉清仍跪着,黄月英忙上前搀扶:”妹妹快请起。往后我们同心侍奉夫君便是。”
”嗯,谢姐姐。”
见两女转眼便以姐妹相称,寇封挑眉。女儿家的心思果真是六月天,说变就变。
他忽而扬唇笑道:”那些虚礼就免了。往后用膳都同席,人多吃饭才香。”
是夜,寇封先与黄月英温存片刻,而后去了樊婉清房中。
(
推门而入,寇封瞧见精心装扮的樊氏身披墨色长衫,颇有几分新娘子的韵味。
虽说樊氏曾为人妇,但其夫未曾亲近,实则仍是完璧之身。不过年岁上倒比寇封年长三载。古语有云女大三,抱金砖,何况樊氏仅为侧室,寇封自然不会计较。
当今天下兵荒马乱,诸侯占据败亡者妻女本是寻常。与众不同的是,寇封倒与自己的妻妾培养出了几分真情实意,倒有几分后世先恋爱后成亲的意味。
见寇封到来,樊婉清款款行礼,笑靥如花:妾身见过将军。
闻言,寇封闭上府门,上前轻抬其下颌,含笑道:往后唤我夫君便是。
此言一出,樊婉清不由得身子轻颤,连声称是。较之其他诸侯妻女的遭遇,她能成为寇封侧室实乃三生有幸。
求夫君怜惜......
随着这声娇语,满室生春,寒意尽消。
缠绵数日后,寇封终于步出府邸,前往郡守府处理积压的政务。说来也奇,成亲这些时日,他竟足不出户。此刻倒能理解当年那位盘踞天王府十年不出门的洪天王的心思了。
不过寇封终究意志坚定,如今天下未定,岂能沉溺温柔乡?是时候该重整政务了。
寇封踏入郡守府时,刘伯温、诸葛亮与庞统正在批阅公文,见他进来相视一笑,同时向他拱手行礼。
主公!
见三人眼含促狭,寇封心知他们是想调侃自己今日竟舍得离开温柔乡,便笑着摇头:伯温、士元、孔明,你们年岁也不小了。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二十出头的人了,也该考虑成家立业。若将来有了子嗣,说不定咱们还能结个儿女亲家。
这番反将一军的话让三人哑然失笑,但二字却令他们心头微动——能与主公共结姻亲,既是莫 ** 耀,更显器重之意。
若有中意的姑娘却难开口,不妨由我去说媒。寇封说着忽然想起什么,说起来,我帐下文武大多尚未婚配,这可不妥。他盘算着要当个牵线人,尤其想到岳飞几个虎子皆是良将胚子,赵云年过三十仍孑然一身,更觉此事刻不容缓。
当下提笔修书数封,催促众人早日成家。这主公催婚的奇事,倒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细数帐下,仅有黄忠、蒯越、文聘与太史慈已成家室。黄忠因早年丧子,膝下只剩女儿黄舞蝶,如今已出落成英姿飒爽的姑娘——不过按辈分论,她本就该到这个年纪了。
蒯越、文聘与太史慈的后代皆平庸无奇,唯有太史慈之子太史亨声名狼藉,实乃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这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寇封绝不希望将来自己麾下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与运筹帷幄的谋臣,他们的子嗣都成为仰仗父辈功名的庸碌之辈!
若任由这些无能之徒承袭爵位,朝堂蛀虫滋生,社稷迟早分崩离析!
为此,寇封决定亲自出手,势必要让这些将门之后改头换面!
纵观史册,多少名将的子孙沦为平庸,究其根源,要么是为人父者疏于管教,要么是戎马倥偬无暇教导!
譬如常胜将军赵云,一生不是护卫刘备就是征战沙场,哪有余力培育子嗣?
即便赵家兄弟天赋异禀,若无名师指点,终究难成大器!
不过若悉心栽培,纵使达不到父辈的高度,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总非难事!
为避免重蹈覆辙,寇封决意督促众将领早日成家,开枝散叶!
只要子嗣够多,总能涌现几个佼佼者,当然还需严加教导!
当年刘备为何只能传位刘禅?
不仅因其嫡长身份,更因其余皇子年纪尚幼,唯有刘禅堪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