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硝烟终于在漫长八年的煎熬后渐渐散去,可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哀伤,却如同顽固的幽灵,久久不愿离去。玉莲和小莲,这对在战火中相依为命的母女,怀着复杂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返回苏州城的路途。
当她们终于站在那座曾经熟悉如今却满目疮痍的苏州城前时,心中五味杂陈。眼前的苏州城,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温婉秀丽、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模样。街道上,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破碎的砖瓦、横七竖八的木梁杂乱地堆积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残酷与伤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和腐臭味,那是被战火摧毁的房屋和死去的生灵留下的痕迹。偶尔有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废墟间穿梭,发出低沉的呜咽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悲戚。
她们脚步沉重地朝着杜家宅院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心上,让她们的内心愈发沉重。终于,那座曾经气派不凡的杜家宅院出现在了眼前,可如今,它却像是被岁月和战争狠狠蹂躏过的老人,破败不堪。宅院的大门半掩着,上面布满了弹孔和刀痕,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曾经遭受过的猛烈攻击。走进院子,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们心碎不已。杜家宅院被炸毁了一半,原本精致的花园如今已是杂草丛生,那些曾经娇艳欲滴的花朵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几株枯萎的花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书斋的屋顶塌了个大洞,碎瓦片和木梁散落一地,书架上的书籍也被烧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些焦黑的残页在风中飘荡。
母女俩默默地站在废墟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们强忍着悲痛,开始动手收拾这满目的狼藉。玉莲拿起一把扫帚,慢慢地清扫着地上的碎瓦片,她的动作很轻,仿佛生怕惊醒了这片沉睡在伤痛中的土地。小莲则在一旁帮忙,将一些还能用的物品整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她们一边收拾着,一边向周围的邻居打听杜志远的下落。每一次询问,都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恐惧,生怕得到的是不好的消息。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总是让他们失望,没有人知道杜志远究竟去了哪里,是生是死。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与期盼中一天天过去,苏州城的冬天悄然来临。那是一个飘着细雪的清晨,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细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是一群洁白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却又很快地落在了地上,化作了一滩滩冰冷的水。玉莲穿着那件洗得已经发白的旧棉袄,头上裹着一条破旧的围巾,正在院子里修补被炮火炸毁的围墙。她的双手因为常年劳作而变得粗糙干裂,手指上布满了老茧和伤口,但她却丝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拿着瓦刀,一下一下地砌着砖块。
忽然,一阵轻微的推门声打破了这清晨的宁静。玉莲手中的瓦刀“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刺耳。她缓缓地抬起头,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大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门口。玉莲的心中猛地一紧,一种莫名的预感涌上心头。她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身影,试图看清来人的面容。
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他的头发又长又乱,像是很久没有打理过,上面还沾着一些草屑和灰尘。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皮肤黝黑而又粗糙,像是被岁月和风雨狠狠地侵蚀过。他的右腿空荡荡的裤管随风飘荡,像是一面破败的旗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玉莲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她的心跳也仿佛停止了一般。尽管二十年不见,尽管眼前这个男人已经苍老得几乎认不出来,曾经骄傲的眉眼如今低垂着,再不见当年的锋芒,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是杜志远。
“你...”玉莲的声音哽住了,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话来。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很快便模糊了她的视线。杜志远拄着拐杖,艰难地向前挪了两步,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玉莲...我...”他的声音沙哑而又低沉,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就在这时,小莲从屋里跑了出来。她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充满了好奇,当她看到门口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时,一时不知所措。她停住了脚步,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男人,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讶。“小莲...”杜志远眼中泛起泪光,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都长这么大了...”
玉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她转过身,对小莲说:“去烧点热水,再找套干净衣服。”小莲点了点头,虽然心中还有许多疑问,但她还是听话地转身跑进了屋里。
那天晚上,三人围坐在炉火旁。炉火熊熊燃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温暖了整个屋子。火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让他们的面容显得格外柔和。杜志远坐在那里,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搓着,仿佛在组织着语言。沉默了许久,他终于缓缓地开口,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
原来,他去了法国后,本以为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噩梦。他的洋妻子早有情人,在他到达法国不久后,便无情地抛弃了他。他试图挽回这段婚姻,可却遭到了对方的冷嘲热讽和百般羞辱。心灰意冷的他,最终选择了离婚。离婚后的他,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只能辗转各国,四处漂泊。他做过苦力,当过小贩,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与辛酸。
后来,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东南亚也未能幸免。杜志远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当地的抗日组织。他跟随组织四处奔波,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右腿被炸得血肉模糊。虽然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右腿却永远地失去了。
被俘后,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对他露出了一丝微笑。日军中的一位华裔翻译官,或许是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或许是想起了自己的祖国和亲人,暗中相助,帮他逃脱了日军的魔掌。此后,他便一直隐姓埋名,四处躲藏,直到战争结束,才终于有机会回到祖国。
“我这次回来...”杜志远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是想看看父亲...没想到...”他的话还没说完,泪水便夺眶而出。玉莲看着他,心中一阵酸楚。她平静地说:“爹是那年冬天走了。”杜志远听到这个消息,身体猛地一震,他捂着脸,肩膀剧烈抖动起来,发出低沉的哭声。那哭声,仿佛是从他心底深处发出来的,饱含着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小莲犹豫了一下,她看着眼前这个痛苦的男人,心中涌起一股同情。她轻轻地走到杜志远身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杜志远感受到了小莲的安慰,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小莲,眼中满是感激。
“家里...还好吗?”他哽咽着问。玉莲看了看破损的屋顶,那屋顶上的大洞在寒风中呼呼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她又看了看自己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变形更甚的小脚,那双脚上布满了伤口和老茧,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针尖上。她淡淡地说:“还好。”然而,这简单的两个字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难呢?
炉火依旧熊熊燃烧着,温暖着这个小小的屋子。三人围坐在炉火旁,沉默了许久。窗外,细雪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着,给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在这寒冷的冬夜,他们的心却因为这次久别重逢而渐渐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