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一位妈妈突然发来微信,说原本订的15份派对小吃要增加到20份,因为临时多邀请了5个小朋友。
要是在以前,张淮初肯定要慌慌张张地去森田食材行补买章鱼和面粉,可现在他打开保鲜盒,里面还剩着足够的新鲜章鱼和提前和好的面糊,只需要再烤5份小丸子就行。
“太谢谢您了,老板!临时加单我还怕麻烦您,没想到您这么快就答应了。”妈妈来取订单时,看到装好的20份小吃,惊喜地说。
“您客气了,食材都备得足,不麻烦。”张淮初笑着递过订单,“这5份是额外送的小份铜锣烧,给孩子们当零食。”
妈妈感激地接过,说以后办派对肯定还找他订。
随着保鲜技术的升级,张淮初的食材浪费率直线下降。
以前每月因为食材不新鲜扔掉的成本大概有5000日元,现在一个月下来,浪费成本还不到1000日元,光这一项就节省了4000日元。
他还能更从容地规划采购——以前是三天进一次货,现在可以一周进一次,不仅节省了跑食材行的时间,还能因为采购量增加,从森田食材行拿到更多折扣。
“张老板,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以前总见你愁食材坏得快,现在倒不见你着急了。”文具店老板路过摊位,看到张淮初慢悠悠地整理食材,好奇地问。
“算是吧,找到了个保鲜的好法子,食材能放更久了。”张淮初笑着说,没提系统的事。
“那可太好了!你这生意越来越好,食材能存住,就不用总担心断货了。”文具店老板笑着点头。
月底算账时,张淮初看着账本上“食材成本节省4000日元”的记录,心里满是感激。
他知道,这份系统奖励不仅帮他减少了浪费,还让他的经营更从容,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小吃口味和服务上——而这,正是他能在春日部站稳脚跟的关键。
周三早上,春日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豆大的雨点砸在遮阳棚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张淮初早早来到摊位,刚把推车支好,就发现平时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起来——送孩子的家长都撑着伞快步走过,很少有人停下来买小吃,偶尔有路过的行人,也只是匆匆瞥一眼就走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吸引顾客。”张淮初看着空荡的摊位,心里琢磨着。
下雨天大家都想吃点热乎的,要是还卖柠檬茶和小丸子,肯定没人愿意在雨里站着吃。
他突然想起之前冬天卖过的关东煮,热乎的汤底配着萝卜、鱼丸,再喝上一口热汤,下雨天喝肯定舒服。
“就做暖心关东煮套餐!”张淮初立刻行动起来。
他从保鲜盒里拿出提前泡好的萝卜、鱼丸、鸡蛋和海带,放进大锅里。
倒入熬好的关东煮汤底(用昆布和柴鱼熬了整整一夜,鲜而不咸),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很快,锅里就飘出了浓郁的香味,在雨雾里格外诱人。
他还特意煮了一壶热姜茶,切了几片新鲜的生姜,加了少许红糖,煮得温热香甜——下雨天喝杯热姜茶,能驱寒暖身。
然后在摊位前挂了块新牌子,上面写着:“雨天特供:暖心关东煮套餐(含萝卜、鱼丸、鸡蛋、海带)+ 热姜茶,仅售350日元!”
刚把牌子挂好,就有一位穿着西装的上班族撑着伞路过,闻到关东煮的香味,停下了脚步:“老板,这关东煮是热的吗?”
“是热的!刚煮好,您来一份?配着热姜茶,下雨天喝着暖和。”张淮初笑着说。
“那给我来一份!”上班族收起伞,站在遮阳棚下,接过张淮初递来的关东煮碗。
他咬了一口萝卜,萝卜吸满了汤底的鲜味,软而不烂;又喝了一口热汤,鲜美的汤汁滑进喉咙,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太舒服了!下雨天喝这个太合适了,比喝便利店的速食汤好多了。”
上班族刚走,又有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路过,孩子指着关东煮锅,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我想吃那个丸子!”
“那给孩子来一份套餐吧,热乎的,吃了不感冒。”张淮初笑着说,还特意把鱼丸切成小块,方便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