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官渡的冲天火光与震天喊杀声,终究是熄灭了。黄河以南的广袤土地上,硝烟渐渐散去,只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场、堆积如山的尸骸,以及空气中经久不散的血腥与焦糊气息。曹操,这位乱世枭雄,站在曾经属于袁绍的中军大帐旧址上,眺望着北方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狂喜,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审慎与凝重。他知道,一场战役的结束,仅仅意味着另一场更为复杂、漫长的征途的开始。袁绍虽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河北四州,地广人稠,根基深厚,绝非一战可定。

建安五年冬末至建安六年初,官渡至许都。

曹操并未因大胜而冲昏头脑。他深知,当务之急是巩固胜利果实,消化战利品,稳定新占领的河南兖州、豫州部分区域,并恢复因长期战争而凋敝的民生。他做出了清醒的战略部署:

肃清战场,稳定前线: 留下大将夏侯渊、曹仁等,清扫官渡战场,处理降卒(坑杀七万降卒的残酷决定便是在此背景下做出,以绝后患并震慑河北),修复营垒,巩固在延津、白马等黄河渡口的防线,密切监视河北动向,防止袁军反扑。

凯旋许都,挟威固权: 曹操亲率主力,押解着缴获的无数辎重、图书典籍以及部分俘虏(如袁绍谋士沮授,不屈而死),浩浩荡荡返回许都。这场辉煌的胜利,极大地巩固了他在汉廷内部的权威,献帝刘协不得不再次下诏,晋封曹操为丞相,总揽朝政,权势熏天。曹操借此机会,进一步清洗朝中潜在的反对势力,将权力牢牢掌控在手。

论功行赏,整顿内务: 大赏有功将士,提拔于禁、乐进、徐晃、张辽等战将,尤其厚待阵前投降的张合、高览,示以宽宏,收揽人心。同时,采纳荀彧、程昱等人建议,在控制区内大力推行屯田,招抚流亡,减轻赋税,以期尽快恢复国力。

然而,曹操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黄河以北那片广袤的土地。他派出大量细作,密切关注着邺城的一举一动。

河北,邺城,大将军府。

与许都的论功行赏、气象更新截然相反,此时的邺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与末日降临的恐慌之中。兵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传回,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府,如今门可罗雀,往日的车水马龙被一种死寂所取代。

寝殿内,药石的气味浓重刺鼻。袁绍躺在锦榻之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昔日雄主的风采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被病痛和失败彻底击垮的老人模样。自官渡吐血昏厥被亲随拼死救回邺城后,他便一病不起,病情时好时坏,但精神的垮塌远比身体的病痛更为致命。

“呃……呃……” 袁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他会死死抓住榻边谋士审配的手,双目圆睁,嘶哑着追问:“吾之将士……吾之粮草……乌巢……曹操……” 言语混乱,充满了不甘与悔恨。糊涂时,则喃喃自语,时而呼唤着早已死去的颜良、文丑的名字,时而痛骂郭图、审配误事,时而又哀叹为何不听田丰、沮授之言。

审配、逢纪等留守邺城的谋士,以及袁绍的妻子刘氏,日夜守候在侧,但面对主公油尽灯枯的状况,皆是束手无策,唯有相对垂泪。请来的名医,皆摇头叹息,言道:“大将军此乃心病,郁结于肝,怒急攻心,非药石所能及也。”

内部的裂痕,在袁绍病重之际,迅速扩大。

最大的隐患,来自于继承人问题。袁绍有三个成年的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奕)、三子袁尚(字显甫)。袁绍一直偏爱相貌俊美、性情更像自己的小儿子袁尚,有心废长立幼,但碍于礼法,迟迟未正式宣布。刘氏亦宠爱袁尚,时常在袁绍耳边吹风。如今袁绍病危,继承人之争顿时浮出水面,成为悬在河北集团头顶的一把利剑。

以审配、逢纪为首的一派,支持袁尚。他们与刘氏关系密切,认为袁尚聪慧,能继父业。

而以辛评、郭图(虽在官渡有责,但势力仍在)为首的另一派,则支持长子袁谭,认为立长乃古制,可定人心。

双方在袁绍病榻前尚且维持表面和平,背地里却已是剑拔弩张,各自拉拢将领,布置党羽,邺城上空暗流汹涌。

被囚禁的谋士田丰的结局,更是为这幕悲剧添上了一抹凄凉的色彩。有狱吏敬佩田丰之才,知袁绍兵败,偷偷告知田丰:“主公不用君言,果有今日之败,他日必会重新重用先生。” 田丰却惨然一笑,看得无比透彻:“若主公战而胜,喜而释我,或可活命。今军败羞惭,吾其死矣。” 果然,袁绍退回邺城后,审配等人恐田丰得势,进谗言说田丰在狱中闻败大笑。病榻上的袁绍羞怒交加,当即下令将田丰处死。一位刚正不阿的智者,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夏五月,邺城。

缠绵病榻近两年的袁绍,已到了弥留之际。他似乎回光返照,眼神有片刻的清明,扫过榻前神色各异的妻子、儿子和谋士们。他的目光在袁谭、袁尚脸上停留片刻,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关于继承人的最终决定,或许就在嘴边,但最终,化作了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包含了无尽的悔恨、不甘与忧虑。随即,头一歪,溢然长逝。

雄踞河北十余年,一度为天下最强诸侯的袁绍,袁本初,就此病亡。

他的死,并未带来河北的安宁,反而如同揭开了潘多拉魔盒。压抑已久的权力斗争,瞬间爆发。

审配、逢纪等人,不等长兄袁谭从青州赶回,便与刘氏合谋,矫诏立袁尚为嗣,继承了大将军、邺侯的爵位。等袁谭仓皇从青州赶回邺城奔丧时,发现大局已定,自己竟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只得到了一个车骑将军的空衔。袁谭大怒,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得憋着一肚子火,返回青州,自置僚属,与袁尚控制的冀州中枢,形成了事实上的对立。

而袁熙镇守幽州,势单力薄,态度暧昧。原本统一的河北集团,在袁绍死后,迅速陷入了袁尚(据冀州、并州)、袁谭(据青州)、袁熙(据幽州)三子内斗的分裂局面。审配、逢纪辅佐袁尚,郭图、辛评支持袁谭,双方势同水火,摩擦不断。

消息传回许都,丞相曹操闻报,抚掌大笑,对左右谋士道:“河北之患,吾无忧矣! 若袁绍临终能定袁谭为嗣,袁尚辅之,兄弟同心,犹可保境安民。今兄弟阋墙,其势已分,破之易如反掌!此天以河北赐我也!”

他立刻调整战略,暂缓休养生息,转而采取分化瓦解,伺机而动的策略:

表面上遣使吊唁袁绍,并承认袁尚的继承地位,以示“宽宏”,麻痹对手。

暗地里,则派人秘密联络势单力孤、对袁尚不满的袁谭,许以高官厚禄,挑动其与袁尚的矛盾。

同时,加紧训练士卒,囤积粮草,准备一旦河北内乱加剧,便挥师北上,收取渔翁之利。

袁绍的病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曾经强盛无匹的河北袁氏集团,因其主君的刚愎自用、内部倾轧以及战略失误,在官渡惨败后迅速走向了分崩离析。而北方的霸主曹操,则在冷静地舔舐伤口、积蓄力量后,将贪婪而锐利的目光,投向了那片因失去强大核心而陷入内乱、富饶而脆弱的土地。统一北方的最后障碍,已自我瓦解,历史的车轮,正不可阻挡地向着曹操预设的轨道,隆隆前行。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