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冲天的火光与滚滚浓烟,如同末日降临的丧钟,刺痛了每一位抵达城下的联军将士的眼睛。昔日繁华壮丽的帝都,此刻已沦为一片火海。董卓在撤离前,下达了最疯狂的焦土命令:焚毁宫室、宗庙、府库、民宅,劫掠所有财货,驱赶数百万百姓随军西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昔日繁华的南北二宫、灵台、辟雍、太学等宏伟建筑尽成焦土,无数来不及逃走的百姓葬身火海,哭声震天,尸骸塞道,其状惨不忍睹。
当刘隆、曹操、孙坚等联军主力抵达洛阳东郊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残破的城墙,焦黑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尸臭,幸存的百姓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董卓老贼!国贼!吾誓杀汝!”曹操目睹此景,双目赤红,拔出佩剑,狠狠劈在车辕上,发出野兽般的怒吼。他骨子里仍有匡扶汉室的理想,见此惨状,如何不痛心疾首?
孙坚亦是虎目含泪,咬牙切齿:“不诛此獠,誓不为人!”
便是袁绍、袁术等人,见此空前浩劫,亦为之色变,一时无言。
刘隆面色铁青,紧握拳头。虽知历史走向,但亲眼见证这华夏文明史上的巨大创伤,仍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沉重。“传令!全军速速入城,救火!安抚百姓!收殓尸骸!”
“诺!”
联军迅速开入已成废墟的洛阳城。眼前景象更是触目惊心。断壁残垣间,余烬未熄,饿殍遍地,侥幸存活的百姓如同行尸走肉。各路诸侯纷纷下令部下参与救难,但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亦是杯水车薪。
曹操强忍悲愤,对袁绍道:“本初!董卓挟持天子公卿西逃,裹挟百姓,所过必如蝗虫过境,涂炭生灵!我等岂能坐视?当速发精兵,轻骑追袭,救回圣驾,截留百姓!”
袁绍却面露难色,沉吟道:“孟德啊,我军连日征战,将士疲惫,粮草转运艰难。且董卓虽败,然主力犹存,更有骁将断后,西去道路险峻,贸然追击,恐中埋伏,损兵折将啊。” 他心中盘算的是如何尽快掌控洛阳废墟,收编残部,巩固自身地位,不愿再冒险。
袁术更是嗤之以鼻:“追击?拿什么追?将士们辛苦破关,正要休整。天子在董卓手中,投鼠忌器,追急了,老狗跳墙,伤了陛下,谁担待得起?”
其他诸侯也多持观望态度,不愿再损耗实力。
曹操见众人如此,心凉半截,愤然道:“诸公惧而不进,操深耻之!操虽不才,愿率本部兵马,追击国贼,虽死不悔!” 说罢,不顾众人劝阻,点齐麾下仅有的五千步骑(其中多为新募之兵),准备出发。
刘备见状,感其忠义,出列道:“曹公高义!备愿率本部千人,随公同往!”
曹操感激地看了刘备一眼,却摇头道:“玄德好意,操心领。然你部兵力单薄,此去凶险,不必同往。留守洛阳,安抚百姓,亦是功德。”
刘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知曹操此去,历史上确曾中伏大败,几乎丧命。他虽与曹操未来可能是对手,但此刻董卓是天下公敌,曹操此举于公于私都堪称义举,不能坐视其送死。而且,雪中送炭,正可结下善缘。
他起身道:“孟德兄忠勇可嘉,隆钦佩!然董卓奸诈,必有防备。孤军深入,确属险着。这样,隆派麾下校尉张任,率一千东莱营善射精锐,并调拨良马三百匹,助兄一臂之力,以为策应。同时,我大军在后方为兄压阵,若有不测,即刻接应!”
曹操闻言,深深看了刘隆一眼,心中感激,拱手道:“季玉贤弟深明大义,援手之情,操铭记五内!若操能救回圣驾,必不忘贤弟之功!”
刘隆摆手:“同讨国贼,份所当为。孟德兄保重!”
于是,曹操率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将,并刘隆所助张任一千弓骑,共六千兵马,不顾疲惫,星夜启程,沿着董卓西逃的踪迹,疾追而去。
刘隆送走曹操,立刻召来赵云、徐堰兵,密令道:“子龙,你率五百白马义从,偃旗息鼓,远远尾随曹军,保持十里距离,密切关注动向,若有异常,速来报我!徐将军,你率一千大雪龙骑,随时待命,准备接应!”
“末将明白!”二人领命而去。刘隆此举,既全了情谊,也最大限度保存了自身实力。
曹操率军一路西追,沿途所见,更是惨绝人寰。董卓军驱赶着数百万百姓同行,行动迟缓,但所过之处,如同蝗虫,抢光粮食,杀尽牲畜,留下无数倒毙路旁的尸体。曹军将士无不义愤填膺,追击之心更切。
三日后,曹军追至汴水(今河南荥阳附近)之西。此地地势渐趋险要,丘陵起伏。曹操见前方尘土飞扬,知离董卓后队不远,下令加速前进。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董卓谋士李儒早已料定联军必有人追击,已在汴水设下重重埋伏!负责断后的,正是董卓麾下大将徐荣!
当曹军前锋渡过汴水,行至一处峡谷地带时,突然号炮连天!两侧山峦之上,伏兵尽起!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滚木礌石轰隆隆砸下!
“有埋伏!快撤!”夏侯惇大惊,急呼!
但为时已晚!西凉铁骑从前方谷口杀出,为首大将正是徐荣!左右两侧亦有伏兵杀到,将曹军团团围住!
“杀!一个不留!”徐荣挥刀大喝。
西凉军以逸待劳,又是埋伏,顿时将长途跋涉、人困马乏的曹军杀得大败!曹军阵型大乱,士卒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惨重!
曹操挥舞长剑,奋力拼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将护在其周围,拼命抵挡。张任率东莱营弓骑占据一处高地,箭如连珠,射杀大量敌军,暂缓了敌军攻势,但亦被团团围住,形势岌岌可危!
“主公!快走!”曹洪将战马让给曹操,自己步战断后。
曹操见大军溃败,知事不可为,含泪率少数亲卫突围。夏侯惇在乱军中被流矢射中左目,大吼一声,拔箭啖睛,死战护主!其勇悍令西凉军胆寒!
然而,伏兵太多,曹军败局已定。眼看曹操就要被徐荣部将追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峡谷东侧,突然响起震天的马蹄声!一面“赵”字大旗迎风招展!
“常山赵子龙在此!休伤曹公!”
赵云率五百白马义从,如一道白色闪电,突入战场!白马义从皆是轻骑,来去如风,箭法精准,瞬间将围堵曹操的敌军冲开一个缺口!
“曹公!随我来!”赵云大喝,银枪连点,刺翻数名敌将。
曹操绝处逢生,又惊又喜,急忙在赵云掩护下向东突围。
同时,南方地平线上,烟尘大作,如同闷雷滚动!一面“徐”字大旗之下,一千大雪龙骑,如同钢铁洪流,奔腾而至!主将徐堰兵一马当先,长枪所指,所向披靡!
“大雪龙骑!冲锋!”
重甲铁骑恐怖的冲击力,瞬间将徐荣布置的包围圈撕得粉碎!西凉军虽悍勇,但面对装备、士气、体力皆占绝对优势的大雪龙骑,根本无力抵挡,顷刻间溃不成军!
徐荣见对方援军如此精锐,心知不妙,又见曹操已被救出,恐遭反包围,只得下令收兵,缓缓退去。
赵云、徐堰兵合兵一处,并不深追,护着狼狈不堪的曹操及其残兵,退回汴水以东。
清点伤亡,曹操六千兵马,折损过半,夏侯惇重伤,将领士卒死伤惨重,可谓元气大伤。若非刘隆派兵及时相救,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曹操拉着赵云和徐堰兵的手,感激涕零:“若非二位将军及刘使君仗义相救,操今日必死无疑!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赵云拱手:“曹公言重了,主公常言,讨董乃天下大义,同袍相助,理所应当。”
徐堰兵亦点头致意。
曹操败退回洛阳,将惨败经过告知众诸侯。袁绍、袁术等人虽表面安慰,心中或庆幸未去,或暗自讥讽。唯有刘隆、刘备等人真心宽慰。
经此一败,曹操彻底看清了联军诸公的嘴脸,也深深记住了刘隆的雪中送炭之恩。他知追击无望,只得暂时按下报仇之心,在洛阳废墟中舔舐伤口,招兵买马,以待时机。而刘隆的仁义和深谋远虑,则给所有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董卓安然退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暂时形成。联军占据了一片废墟的洛阳,却因内部矛盾重重,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陷入了新的僵局。虎牢关后的辉煌胜利,似乎已是遥远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