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四年的夏秋之交,益州在刘隆的治理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得益于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完善和鼓励垦荒的政策,成都平原稻浪翻滚,丰收在望。工坊里,冶铁、制盐、织锦等产业兴旺,商路四通八达。军队经过整编和严格操练,战力稳步提升。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下,刘隆心中却有两件紧要之事,始终萦绕不去。
其一,乃是麾下两位顶尖谋士郭嘉、戏志才的身体状况。郭嘉素有咳疾,体弱;戏志才亦非强健之人。此番随军远征中原,车马劳顿,殚精竭虑,虽立下不世之功,却也极大地损耗了元气。返回成都后,二人皆病倒了一段时间,虽经医官精心调治,病情有所好转,但面色依旧苍白,精神大不如前。刘隆深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郭嘉、戏志才皆英年早逝,乃曹魏巨大损失。如今此二人乃自己臂膀,绝不容有失!必须寻访名医,为其根治顽疾,延年益寿。
其二,则是关于未来的人才布局。荆襄之地,人杰地灵。刘隆深知,除了已闻名的诸葛亮、庞统等年轻俊杰尚需时日成长外,此时荆州尚有两位当世顶尖的将才可供招揽:一位是长沙太守孙坚麾下,年富力强、忠勇双全的程普、黄盖、韩当等(但招揽难度极大);另一位,则是目前名声不显,却拥有绝世箭术、老而弥坚的猛将——南阳黄忠,黄汉升!据细作探知,黄忠如今似乎在长沙郡担任中郎将,职位不高,且其子黄叙体弱多病,家中有难言之隐。此正是雪中送炭、延揽英才的绝佳时机!
这一日,州牧府书房内,刘隆召来了赵云、典韦、法正三人密议。
“奉孝、志才先生之疾,乃我心腹大患。寻常医官,恐难根治。”刘隆开门见山,神色凝重,“吾闻沛国谯郡,有一神医,姓华名佗,字元化,医术通神,尤擅内科疑难杂症,有起死回生之能。我意亲往谯郡,寻访华佗,请其入蜀,为二位先生诊治!”
法正闻言,惊道:“主公!谯郡乃曹操势力范围,且路途遥远,主公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不若遣一能吏,携重金厚礼,前往延请便是。”
刘隆摇头,决然道:“华佗乃当世奇人,性情高洁,不慕权财,非诚心不能动之。我若亲往,方显诚意。再者,中原局势纷乱,我亦需亲往一行,实地勘察,了解曹、袁等辈动向。此事我意已决。”
他看向典韦:“恶来!”
“末将在!”典韦轰然应诺。
“点选二百玄甲锐士,皆作商队护卫打扮。你随我同行,护卫周全。”
“主公放心!有俺老典在,管叫宵小之辈近不得身!”典韦拍着胸脯保证。
“子龙!”刘隆又看向赵云。
“末将在!”赵云抱拳。
“另有重任交予你。”刘隆压低声音,“荆州长沙郡,有一员大将,姓黄名忠,字汉升,有万夫不当之勇,尤精箭术,天下罕有匹敌。然其如今官职不高,且其子病重,家道艰难。此乃天赐良机,延揽此将,胜得十万雄兵!”
赵云眼中精光一闪:“主公欲云如何行事?”
“你挑选十名机敏可靠的白马义从,扮作游侠商贾,秘密潜入长沙。”刘隆吩咐道,“设法接触黄忠,探明其子病情及家中困境。可借机与之结交,示以善意,若其有需,可暗中相助。待时机成熟,表露身份,传达我益州求贤若渴之意,许以高位厚禄,并承诺延请名医为其子诊治!切记,此事需极为隐秘,绝不可让孙坚、刘表等人察觉!”
“云明白!必不负主公重托!”赵云凛然领命。他深知能得主公如此看重,此黄忠必是非同小可。
法正补充道:“子龙将军此行,可携我益州特产良药若干,或能缓解其子病痛,以为进身之阶。另,需谨防荆州细作,行动务必谨慎。”
计议已定,两路人马分头准备。
数日后,一支规模不大的商队,自成都悄然出发,向东而行。商队主人是一位年轻士子打扮的青年,正是易容改扮的刘隆,化名“刘豫”。典韦扮作护卫头领,二百精锐玄甲军士分散前后,暗中护卫。此行目标,直指沛国谯郡。
几乎同时,另一支小型马队也从成都出发,向南进入荆州地界。为首者是一位白袍侠士,英气内敛,正是赵云。他带着十名精干手下,扮作前往荆南收购药材的商人,一路小心谨慎,避开官府盘查,直奔长沙而去。
刘隆一路:
刘隆一行人沿长江水道东下,过白帝城,入荆州。沿途但见民生凋敝,远不及益州安定。行至南郡,听闻孙坚与刘表在江夏、长沙一带激战正酣,战火波及,百姓流离。刘隆心中暗叹,更加坚定了尽快壮大益州、以待时变的决心。
他并未直接前往谯郡,而是绕道颍川、汝南等地,沿途考察风土人情,探听曹操、袁术等诸侯动向。得知曹操回兖州后,招贤纳士,剿灭黄巾余党,势力恢复很快;袁术盘踞南阳,骄奢淫逸,却野心勃勃;袁绍则在河北与公孙瓒摩擦不断。中原大地,战云密布。
这一日,行至汝南与沛国交界处,在一处小镇歇脚。刘隆命典韦暗中打听华佗行踪。不久,典韦回报:“主公,打听到了!华佗神医近日正在谯郡城外三十里的‘杏林岗’为人义诊!据说求医者络绎不绝!”
刘隆大喜:“好!明日一早,速往杏林岗!”
赵云一路:
赵云一行人顺利进入长沙郡。此时长沙郡虽属荆州,但因孙坚主力在外与刘表作战,郡内防务相对松弛。赵云等人小心避开兵燹之地,辗转来到郡治临湘城。
通过当地药铺伙计,赵云很快打听到中郎将黄忠的住处。黄忠虽为军官,但因其子黄叙久病缠身,耗费甚巨,家境清贫,住在城西一处简陋宅院。
赵云没有贸然拜访,而是先在黄宅附近租下一处院落住下,每日观察。他发现黄忠每日按时点卯应差,但眉宇间总带着化不开的愁绪。其妻氏时常出入药铺,面色憔悴。赵云又设法从为黄叙诊治的郎中口中得知,黄小公子患的是极难根治的“肺痨”(肺结核),病情沉重,郎中也束手无策。
了解情况后,赵云决定行动。这一日,他见黄忠之妻又从药铺抓药回来,面色凄苦,便上前拱手一礼,温言道:“这位夫人请了。在下赵云,乃蜀中药商,途经贵地,见夫人面带忧色,可是家中有人染恙?在下略通医理,家中亦有祖传秘方,或可一试。”
黄忠之妻见赵云气度不凡,言语诚恳,不似歹人,又听闻是药商,抱着一线希望,便将儿子病情略说一二。赵云仔细听了,取出法正准备的几味益州特产珍贵药材(如川贝、虫草等),赠予黄妻,并告知用法,言明或许能缓解咳喘。
黄妻将信将疑,回去试药。数日后,黄叙的咳嗽竟真的有所减轻!黄忠夫妇又惊又喜,对赵云感激不尽,遂将其请至家中款待。赵云趁机与黄忠结交,言谈间,发现黄忠虽年近五旬,但精神矍铄,言谈豪迈,确有虎将之风。谈及天下大势,黄忠对刘表、孙坚之争颇感厌倦,更忧心儿子病情,英雄气短。
赵云见时机渐熟,便在一次深谈中,屏退左右,对黄忠坦诚道:“黄将军,实不相瞒,在下并非寻常药商,乃益州牧刘使君麾下赵云是也!”
黄忠大惊,豁然起身:“你……你是常山赵子龙?虎牢关前大战吕布的赵将军?!”
“正是在下。”赵云拱手,“我家主公刘使君,仁德布于四海,求贤若渴。闻将军乃世之虎将,却困于浅滩,更兼令郎沉疴,心甚悯之。特遣云前来,恳请将军移驾益州。主公必以大将之位相待,并广邀天下名医,为令郎诊治!望将军三思!”
黄忠闻言,怔立当场,心中波澜起伏。他久闻刘隆之名,知其在讨董中大放异彩,治理益州井井有条,乃当世雄主。且赵云亲自来请,诚意十足,更承诺为子治病……这对他而言,无疑是黑暗中出现的一线曙光!
“赵将军……此事关系重大,容某……与家人商议。”黄忠声音有些沙哑。
赵云理解地点头:“此乃自然。云在客栈静候将军佳音。”
两条线,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刘隆为救臂膀,亲涉中原寻访神医;赵云为纳虎将,冒险潜入敌境。益州的未来,正因这些未雨绸缪的布局,而悄然发生着改变。而荆襄之地的战火与潜流,也因这两支悄然行动的小队,埋下了更多未知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