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涧一战,阵斩张角、张宝,彻底击溃了黄巾军突围的最后希望。消息传开,整个广宗战场为之震撼。群龙无首的广宗城,在皇甫嵩、朱儁主力的猛攻下,数日后即告陷落。肆虐大汉疆土近十年的黄巾之乱,其核心势力,随着张角三兄弟的覆灭和广宗城的易主,终于走向了终结。
战后,广宗城外联军大营,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皇甫嵩、朱儁对刘隆在此次决战中的决定性作用给予了极高评价,尤其是阵斩张角的首功,无人可以撼动。联军上下,对这位横空出世的年轻将军及其麾下那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无不敬畏有加。刘隆之名,真正响彻了中原大地。
庆功宴后,刘隆并未在河北多做停留。他深知,功高震主,久处是非之地非智者所为。汉中才是他的根基所在。于是,在协助皇甫嵩、朱儁初步稳定广宗局势后,便以“汉中初定,需回镇守”为由,上表辞行。
皇甫嵩、朱儁亦知朝廷必有封赏,且刘隆非其直属,不便强留,遂厚赠军资粮饷,亲自率众将出营十里相送。
建宁元年(注:此为小说设定年号,非真实历史)秋,刘隆率领得胜之师,携带着缴获的无数战利品、收降的部分精锐士卒以及阵斩张角兄弟的莫大荣耀,踏上了返回汉中的归途。
此番归程,与来时已截然不同。大军所过州郡,沿途官吏无不箪食壶浆,出城相迎,态度恭敬有加。刘隆“平东将军”、“讨逆将军”的旗号所至,百姓夹道欢呼,争睹这位平定黄巾的大英雄风采。其麾下军容鼎盛,纪律严明,更赢得了沿途官民的一致赞誉。声威之盛,一时无两。
历经月余跋涉,大军终于抵达汉中地界。早有快马将捷报传回南郑。
这一日,南郑城外,旌旗招展,人山人海。以王翦、李平、许褚为首的留守文武百官,率领城中士绅百姓,出城二十里相迎!道路两旁,彩棚林立,锣鼓喧天,欢声雷动。
“恭迎主公凯旋!”
“主公万胜!汉中万胜!”
当刘隆一马当先,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整个迎接队伍沸腾了!欢呼声直冲云霄!王翦等人快步上前,躬身施礼,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
“末将(属下)恭迎主公得胜还朝!主公阵斩张角,平定国难,功在社稷,威震天下!汉中上下,与有荣焉!”王翦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刘隆飞身下马,亲手扶起王翦等人,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而激动的面孔,看着远处巍峨的南郑城,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里,才是他的家,他的根基所在。
“诸位请起!隆能建功于外,全赖诸位坐镇后方,稳定根基,输送粮秣!此乃我等众人之功也!”刘隆声音清越,传遍四野,更是让迎接的军民感佩不已。
大军在震天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进入南郑城。城内更是万人空巷,百姓扶老携幼,争相目睹英雄归来。刘隆命人将张角、张宝的首级悬于城门示众三日,以彰天威,安定民心,随后以礼安葬。缴获的物资钱粮,大部分充入府库,小部分犒赏三军,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汉中军民,皆感恩戴德。
凯旋仪式后,刘隆并未沉醉于胜利的喜悦,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军政事务中。他深知,名声地位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实力,在于稳固的根基和强大的军力。他召见王翦、李平等人,详细了解他离汉期间境内的治理情况、农业发展、商业流通以及新兵训练进展,对各项事务做出了新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政,积蓄力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刘隆在汉中潜心治理、操练兵马不到一月,一场预料之中的荣耀,便伴随着天使的到来,降临南郑。
这一日,晴空万里。南郑城外,再次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平东将军府中门大开,香案高设。刘隆身着朝服,率领麾下文武百官,肃立于府门前。
“圣——旨——到——!” 伴随着悠长的唱名声,一队盔明甲亮的羽林卫护卫着一名身着绯袍、手持节钺的天使(宦官),缓缓行至府前。此次天使的仪仗规格,远非上次传旨讨贼时可比的,显示了朝廷极高的重视。
“臣,平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隆,率汉中文武,恭迎天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隆率众躬身行礼。
天使面容肃穆,展开手中明黄绢帛,用尖细而庄重的声音高声宣读:
“制曰:朕闻褒有德,赏有功,乃朝廷之典,人臣之荣。咨尔平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隆,汉室宗亲,世笃忠贞。自临汉中,剿抚并用,百姓安居,功在地方。前奉朕命,提师东出,会剿巨逆。尔能仰体朕心,奋勇当先,于落马滩设伏,歼敌万众,阵斩逆首张梁;复于鹰嘴涧猎角,毙贼盈野,手刃元凶张角!厥功至伟,彪炳史册!足征尔忠勇性成,韬略夙裕!”
“今黄巾既平,海内初靖,尔之功勋,实冠诸军。朕心嘉悦,无以复加。特晋封尔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益州诸军事,封‘南郑侯’,食邑三千户!赐金印紫绶,赏黄金千镒,锦缎万匹!其麾下有功将士,着镇西将军列名上奏,一体封赏,不得遗漏!”
“望尔恪尽职守,镇抚西陲,屏藩王室,永葆勋名。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益州诸军事!南郑侯!
这一连串的封赏,分量之重,远超常人想象!镇西将军,已是重号将军,位高权重;假节钺,意味着在益州地界拥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都督益州诸军事,更是明确赋予了刘隆在益州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再加上一个县侯的爵位和丰厚赏赐,朝廷对刘隆的倚重和褒奖,已达到了极致!这意味着,刘隆已从一方郡守,一跃成为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朝廷重臣,地位与刘焉这等州牧相比,亦不遑多让,甚至因其赫赫军功和“假节钺”的特权,实权犹有过之!
“臣,刘隆,领旨谢恩!陛下隆恩,天高地厚!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刘隆强压心中激动,恭敬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和象征权力的节钺、金印。这一刻,他真正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拥有了逐鹿天下的坚实基础!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 身后,王翦、郭嘉、戏志才、赵云、典韦、太史慈、许褚、李平等文武众臣,齐声恭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色。主公地位提升,他们的前程自然也水涨船高。
天使宣旨完毕,脸上也堆起了笑容,上前拱手道:“咱家恭喜镇西将军,贺喜南郑侯!将军年少有为,立此不世之功,陛下在洛阳闻讯,亦是欣喜异常啊!日后镇守西陲,还望侯爷多多为国效力!”
“天使一路辛苦,隆已备下薄酒,为天使接风洗尘,请!”刘隆热情邀请,暗中早已备下厚礼。
当夜,镇西将军府(原平东将军府扩建)内大摆筵席,既是庆功宴,也是接风宴,更是庆祝刘隆晋封之喜。府内张灯结彩,觥筹交错,文武欢聚,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席间,刘隆高举金杯,朗声道:“今日之荣,非隆一人之功,乃诸位文武同心,将士用命,汉中上下戮力之结果!隆在此敬诸位一杯!愿我等同心协力,共保社稷,开创盛世!”
“愿随主公(侯爷),共保社稷,开创盛世!” 众人齐声响应,声震屋瓦。
喧嚣过后,书房内,刘隆与核心的几位文武心腹——王翦、郭嘉、戏志才、赵云、李平——再次聚首。虽然饮了不少酒,但众人眼神皆清明无比。
“主公,”王翦率先开口,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凝重,“朝廷封赏虽重,然‘都督益州诸军事’一职,恐将使我等成为众矢之的。益州牧刘焉,岂会坐视大权旁落?此乃驱虎吞狼之策也。”
郭嘉轻抿一口醒酒茶,淡淡道:“王将军所虑极是。然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此职亦是名正言顺整合益州之力的大义名分。刘焉暗弱,其子璋更非雄主,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若得之,可为王霸之基。”
戏志才点头:“眼下我军新胜,威震天下,刘焉必不敢明面违逆。当务之急,是借此良机,一面巩固汉中,一面暗中向益州渗透,结交豪强,收买人心,积蓄力量,静观其变。”
赵云道:“无论何时,强军为要。我军虽经战阵,然益州地势复杂,需加强山地、水战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李平也道:“内政民生,尤为根本。需进一步鼓励农桑,兴修水利,通商惠工,方有持续征战之资。”
刘隆听着众人的分析,心中澄明。朝廷的厚赏,既是荣耀,也是考验,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但他无所畏惧。
“诸位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言。”刘隆目光扫过众人,坚定道,“朝廷予我权柄,我自当善用之。当前方针不变: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外示谦退,内修甲兵。汉中乃根本,需建设如铁桶一般!对益州,以渗透、分化、拉拢为主,非万不得已,不可轻启战端。然,若有人阻我之路,亦当以雷霆之势,扫清障碍!”
他顿了顿,沉声道:“传令各部,加紧操练新军,玄甲、神机二营乃我杀手锏,需进一步扩充、精练。奉孝、志才先生,负责细作网络,加强对洛阳、益州及天下各州情报收集。王将军总揽军事,子龙、恶来、子义、仲康加紧练兵。李主簿统筹内政,安抚流民,发展生产。”
“诺!”众人凛然领命。
夜色深沉,镇西将军府的书房灯火长明。一个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随着刘隆的脚步,缓缓开启。南郑侯的征途,才刚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