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落成的庄重仪式感犹在空气中回荡,林凡已从那份心潮澎湃中迅速沉静下来。工科生的务实让他深知,象征意义的仪式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接下来枯燥、精密、不容有失的建造过程。船的脊梁已立,接下来,需要为这脊梁添上筋骨——支撑船体、抵御风浪的框架结构。
这个世界的船只,大多采用纯木结构,依靠厚重的木板和密集的肋骨来抗衡大海的狂暴。但林凡要造的,不是这个时代的船。他追求的,是轻量化、高强度、高可靠性。而这,离不开一种关键材料——钢。
他的目光投向工坊一角,那里堆叠着经过千锤百炼、呈现出流水般云纹的优质钢坯。这些是他利用岛上磁铁矿,经过土高炉冶炼、折叠锻打、精心热处理得到的成果,其性能远超寻常铁器,是打造内部金属骨架的理想材料。
他要为“启明号”铸造一副超越时代的金属骨架,让其坚固程度,足以蔑视未来可能遭遇的任何惊涛骇浪。
林凡铺开画在兽皮上的船体结构分解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金属骨架的分布:
主肋骨框架: 不再是传统的纯木肋骨,而是在关键受力位置(如船体最宽处、桅杆基座下方、舵轴连接处)嵌入高强度槽钢或工字钢作为主肋骨。钢材优异的抗弯抗扭特性,将极大增强船体横向强度。
纵向桁材: 沿船体纵向,铺设数道钢质龙骨衍材和舷侧纵通材,与横向主肋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成网格状,形成空间桁架结构。这种结构能将局部受力迅速分散至整个船体,避免应力集中。
关键连接节点: 龙骨与肋骨连接处、甲板横梁与舷侧连接处等应力集中区域,采用铸造或锻造成型的钢质节点板,通过精密榫卯和螺栓与木材复合连接,提供远超木榫头的连接强度。
装甲带雏形: 在吃水线附近舷侧,内部加装一层薄钢板作为内置装甲带,用于抵御浮冰、暗礁或敌方火炮弹片的擦碰。
这种钢木复合结构,既能发挥钢材的高强度,又能利用木材的韧性、浮力和易加工性,实现1+1>2的效果,强度、刚度和抗沉性将远超同尺寸纯木船。
蓝图已定,接下来是精密的加工。林凡挽起袖子,点燃了改造后的焦炭反射炉,炉火迅速将炉膛烧至白热。
下料与塑形:
他根据图纸尺寸,将钢坯送入炉中加热至橙红色(约1200°c),达到可塑状态。
随后,钢坯被磁力操控着平稳飞出炉膛,置于重型铁砧上。林凡并未使用实体锤,而是以高度凝聚的磁力场模拟锻锤,进行无形锻打!
“咚!咚!咚!” 沉闷的撞击声在空气中回荡,却不见锤影。磁力锤击力度均匀、落点精准,轻松将红热钢坯锻压、延展成所需形状的槽钢、角钢、板材。过程高效且噪音和震动极小,避免了传统锻打对钢材内部结构的潜在伤害。
钻孔与精加工:
需要开螺栓孔或减轻孔时,林凡操控高速旋转的磁悬浮合金钻头,以极高的转速和进给精度进行钻孔,孔壁光滑,尺寸精准。
对于需要特殊弧度的构件(如船首尾的肋骨),他在加热后,用磁力进行微弯成型,控制冷却速度避免内应力,弧度与船体线型完美契合。
热处理强化:
所有关键承重构件成型后,都经过林凡精心控制的淬火+回火处理,以获得更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磁力场能确保工件在冷却液中均匀、快速地冷却,获得理想的金相组织。
加工好的银灰色钢构件闪闪发光,接下来是总装。这是对林凡磁力操控精度的终极考验。
定位与固定:
他首先将龙骨衍材精确吊装至木质主龙骨上方的预定位置。磁力感知如同最精密的坐标测量机,确保其与龙骨绝对平行,且间距一致。
接着,使用特制的高强度合金螺栓进行连接。螺栓被磁力精准旋入预钻的孔中,扭矩被严格控制在最佳值,既保证紧固,又不过度损伤木材。螺栓头甚至被磁力“铆死”,防松脱。
肋骨框架安装:
最考验技术的一步。一根根钢制主肋骨被吊起,需要使其与龙骨垂直,与龙骨衍材牢固连接,且所有肋骨构成的曲面必须光顺,这直接决定船体外型和水动力性能。
林凡心神高度集中,如同操控精密的机械臂。磁力同时操控多根肋骨进行微米级的调整、定位、临时固定、焊接\/螺栓连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准得令人窒息。
节点强化与焊接:
在关键节点,预先制作好的钢质节点板被安装到位。对于需要最高强度的连接,林凡动用了磁力电弧焊!他操控一根碳棒作为电极,利用磁力压缩空气流作为保护气,产生高温电弧,将钢材连接处熔融焊接在一起。焊缝均匀、致密,强度甚至超过母材。这是真正超越时代的连接技术。
数日之后,当最后一根舷侧纵通材安装完毕,并进行整体校准后,“启明号”的金属骨架赫然成型!
一副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结构严谨、充满工业美感的钢铁网格,牢牢地依附在坚实的木质龙骨之上,构成了船体的基本形态。它线条流畅,结构合理,每一个节点都坚固无比,仿佛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的胸腔骨架,充满了力量感与科技感。
与周围粗糙的木料、原始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充满了超越时代的违和感与震撼力。
林凡轻轻跃上骨架,脚踩在坚实的钢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用力晃动,骨架纹丝不动,整体刚性极佳。可以想象,当船壳板覆盖上去后,这将是一具何等坚固的躯体!
抚摸着冰凉的钢材,林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具金属骨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坚固,更是心理上的强大保障。
抗风浪能力: 面对海上巨浪的拍击和扭曲,钢骨架能提供无与伦比的抗弯抗扭强度,大大降低船体解体的风险。
抗撞击能力: 即使触礁或与其他船只碰撞,内置的钢骨架和装甲带也能提供强大的保护,避免灾难性破损。
耐久性: 钢材耐腐蚀处理得当,寿命远超木材,能支撑更长时间的远航。
这艘船,从诞生之初,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夕阳的余晖为冰冷的钢铁骨架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林凡站在船台边,满意地审视着自己的杰作。骨骼已成,接下来,便是为这巨兽覆上“肌肉”与“皮肤”——安装船壳板和内装。
工程的每一步,都在扎实地推进。距离那个扬帆起航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而这一切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眼前这副超越时代、坚不可摧的金属骨架。
“筋骨已成,只待披甲。”林凡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下一步,船壳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