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南梁太清二年,东魏那边出了个大事——大将军高澄手里攥着个“王牌”,就是之前被俘虏的南梁贞阳侯萧渊明。高澄脑子一转,觉得这张牌不用白不用,提笔给萧渊明写了封信,话里话外透着“和气”:“咱两家别打了,通个好呗?要是梁武帝还记得往日情分,我不仅放你回去,连侯景那家人也一并送过去,咋样?”

这信传到南梁,梁武帝萧衍立马召集群臣开会。朝堂上瞬间分成两派:右卫将军朱异带头喊“好”,拍着胸脯说“议和多好啊,能少死人,还能把王爷接回来,简直双赢!”可司农卿傅岐却一盆冷水泼过来,皱着眉说“陛下可别上当!高澄这是玩离间计呢!侯景本来就是叛逃过来的,心里正虚着呢,咱一议和,他不得以为咱要把他卖了?到时候他一急眼,指不定闹出啥乱子!”

可惜梁武帝这会儿满脑子都是“接侄子回家”“天下太平”,根本没听进傅岐的劝,大手一挥:“听朱异的!议和!”

这边刚拍板,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了侯景耳朵里。侯景当时就慌了——他可是从东魏叛逃到南梁的,要是梁朝和东魏真和好了,自己不就成了“弃子”?他赶紧写了封奏折,把不能议和的道理掰开揉碎了说,可递上去就石沉大海。侯景不甘心,又私下给朱异送了厚礼,想让他在武帝面前多替自己说几句,结果朱异收了礼,事儿却没办——估计是觉得侯景这颗棋子,远不如议和来得重要。

侯景越想越怕,干脆玩了把“极限测试”:他伪造了一封东魏的信,故意送到梁武帝手里,信里写着“咱议和可以,但得用侯景来换萧渊明,你看行不?”没想到梁武帝看了信,想都没想就差点点头:“行啊,不就是换个人嘛,只要能把渊明接回来,值了!”

这话传到侯景耳朵里,他当场就炸了:“好你个萧衍!我把你当靠山,你居然想把我卖了!这心肠也太凉薄了!”这时候,侯景的谋士王伟凑过来,小声说“老大,咱与其等着被卖,不如自己干一番大事!南梁这班子人,看着光鲜,其实稀里糊涂的,咱要是起兵,说不定能成!”侯景一听,眼睛都亮了,拍着桌子说“就这么办!”

接下来侯景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先是把自己管辖的百姓拉来当士兵,又宣布“今年的租子、市场管理费都免了”,老百姓一听有这好事,纷纷愿意跟着他;最后还把当地百姓的子女许配给将士当老婆,这下军心更稳了——不得不说,侯景搞动员,还真是有料!

没过多久,侯景就起兵造反了,可南梁这边的应对,简直能让人笑掉大牙,尤其是萧氏宗室的操作,堪称“迷惑行为大赏”。

首先出场的是谯州刺史萧泰,这位爷平时治理地方就稀里糊涂,侯景的军队一到城下,他手下的人直接开门投降,萧泰连抵抗都没抵抗,就成了俘虏——估计他自己都没搞明白,为啥手下人这么快就叛变了。

接着是梁武帝的“神操作”:他任命萧正德为都督京师诸军事,让他负责保卫京城。可谁能想到,萧正德早就跟侯景勾搭上了!侯景的军队到了江边,萧正德偷偷派了大船过去,把侯景的人稳稳当当接了过江——这哪是保卫京城,简直是“开门揖盗”!

更离谱的是采石矶守将王质,这位还是梁武帝的外甥,按理说该忠心耿耿吧?结果侯景的军队还没到,他直接卷铺盖跑路了,把采石矶这个战略要地拱手让人。侯景没费一兵一卒就过了江,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南梁的防守居然这么“豆腐渣”。

然后是邵陵王萧纶,梁武帝派他去平叛,结果他磨磨蹭蹭,走了两个月才到钟离(今安徽凤阳),刚到地方就听说侯景过了江,没办法只能往回赶,这一赶又用了两个月——等他到京城附近,侯景都快把城围起来了。他儿子萧骏倒是挺勇猛,带着兵孤军深入想偷袭侯景,结果反被侯景包了饺子,战死沙场,萧纶的大军也跟着溃败,这下平叛彻底成了笑话。

还有南兖州的萧会理、淮南的萧嗣,这两位接到勤王命令后,嘴上喊着“马上就来”,实际上却按兵不动,都想着“让别人先上,我看看情况再说”,生怕自己损兵折将。整个南梁宗室,也就韦粲和柳仲礼是真心想平叛:韦粲带着兵赶来,拼死作战,最后战死沙场;柳仲礼也挺勇猛,可惜打仗时受了伤,伤好之后就心灰意冷,再也不提进攻的事了——这下,南梁最后一点希望也没了。

最终,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萧衍被软禁起来,最后连饭都吃不上,活活饿死了。说起来,南梁的衰败,不光是因为侯景造反,更因为萧氏宗室的“窝里斗”和“不作为”——要是他们能齐心协力,侯景就算再能打,也未必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评此事时曾言:“梁武帝舍傅岐之忠言,从朱异之佞说,纳侯景而不知防,任宗室而无其能,此其所以亡也。”意思是梁武帝不听忠臣的劝告,反而相信奸臣的话,接纳了侯景却不加以防备,任用宗室子弟却没选对人,这就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司马光这话说得实在,南梁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梁武帝自己“拎不清”,再加上宗室的“猪队友”助攻,才让侯景有机可乘。

作者说

其实侯景之乱,本质上是一场“漏洞百出的背叛”遇上了“稀里糊涂的防守”。梁武帝的问题,不在于“想议和”,而在于“议和前没算清楚人心账”——他只看到了接回萧渊明的好处,却没看到侯景的“安全感缺口”,更没料到自己的宗室子弟会这么不靠谱。

更有意思的是,萧氏宗室的“观望”和“叛变”,其实暴露了南梁宗室制度的大问题:这些王爷平时养尊处优,没经历过真正的考验,一旦遇到事,要么贪生怕死,要么心怀鬼胎,根本没有“家国一体”的意识。反观侯景,虽然是个叛将,却懂得“抓人心”——免租、许配子女,看似简单的操作,却精准击中了当时百姓和士兵的需求。

有时候,一场大动乱的发生,未必是因为反派多强大,而是因为正派阵营自己先乱了阵脚。南梁的例子就像一面镜子:不管你家底多厚,要是决策者糊涂、执行者懈怠,再小的“火苗”,也能烧起燎原大火。

本章金句

“治国如持家,既需听忠言避陷阱,更需选对人用对力,否则纵有家业千万,也经不住‘糊涂决策’与‘猪队友’的双重消耗。”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梁武帝,在接到东魏议和请求时,你会先做哪件事?是先派人摸清侯景的真实想法,还是先调查宗室子弟的能力,又或者有其他更稳妥的办法?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思路吧!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