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秋天,江东霸主孙权正站在合肥城外的高坡上,望着城墙上飘扬的曹军旗帜,心里那叫一个憋屈。这位刚在赤壁之战后意气风发的,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伐,本想把合肥这座曹魏南大门踩在脚下,谁知道打了几个月,合肥城愣是纹丝不动,反倒把自己的粮草耗得七七八八。
十万大军围合肥:孙权的翻车现场
说起来孙权这次攻合肥,简直是抱着旅游团建的心态来的。他刚跟刘备平分了荆州,又收编了山越部落的精锐,手里握着十万兵马,觉得曹操在汉中被刘备牵制,正是拿下合肥的好时机。出发前他还跟吕蒙吹牛:等我拿下合肥,就把战线推到淮河,到时候咱江东子弟也能在中原遛马!
可真到了合肥城下,孙权才发现自己想简单了。守合肥的虽然只有张辽、李典、乐进三员大将,兵力不过七千,但这三位都是曹操手下的硬核猛将。张辽更是个狠人,趁孙权立足未稳,带着八百死士直接冲进吴营砍杀,差点把孙权本人给活捉了。经此一吓,孙权的十万大军居然患上了张辽恐惧症,连攻城都变得畏畏缩缩。
日子一天天过去,合肥城还是固若金汤,孙权的耐心也快耗尽了。他看着城墙上曹军挑衅的身影,又听说曹操的援军正在路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天他突然召集众将:兄弟们,咱不能再耗了!我带一队轻骑兵,亲自冲上去撕开缺口,你们随后跟上!
这话一出,帐下众将集体傻眼。长史张纮赶紧跳出来,一把抱住孙权的马缰绳:主公使不得啊!您是江东的顶梁柱,怎么能亲自冲锋陷阵?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咱十万大军咋办?张纮一边说一边抹眼泪,您忘了孙策主公是怎么去世的?冲锋陷阵那是张辽该干的事,您应该坐镇指挥啊!
旁边的吕蒙、甘宁也赶紧劝:张长史说得对!主公您要是想体验冲锋,等咱拿下合肥,末将陪您在城里遛三圈!孙权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没了脾气,狠狠瞪了城墙上一眼,把马鞭往地上一摔:行!不冲就不冲!但这合肥城,必须拿下!谁知道这话刚说完没多久,他就主动撤军了,而原因居然是一封诈骗短信。
援军迟迟不到:扬州官场的极限操作
就在孙权围着合肥城较劲的时候,扬州的官员们正急得团团转。当时扬州的治所就在合肥,刺史温恢听说孙权十万大军来犯,吓得差点当场辞职。更要命的是,曹操派来的援军由张喜率领,按理说早该到了,可左等右等,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扬州别驾蒋济看着日渐危急的合肥城,心里比谁都清楚:再等下去,合肥城迟早要被攻破,到时候自己这个别驾肯定第一个掉脑袋。蒋济是个出了名的智多星,当年曹操征荆州时,他就曾准确预言刘表会病死,刘琮会投降,这次他又开始琢磨起破局之法。
这天蒋济突然找到刺史温恢:大人,张喜的援军迟迟不到,咱不能坐以待毙啊!依我看,不如咱们来个无中生有温恢一脸懵:啥意思?咱总不能自己变出一支援军吧?蒋济神秘一笑:变不出来,但咱能让孙权相信有啊!
两人一番密谋,很快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蒋济先是伪造了一封张喜写给温恢的书信,信里写得有鼻子有眼:我已率领四万步骑兵抵达雩娄,不日即可赶到合肥,到时与城内守军两面夹击,定能大破吴军!为了让戏更逼真,蒋济还特意在信里加了句:因粮草不足,望扬州速派千人运粮至雩娄接应。
写完信,蒋济找了三个演技派信使,让他们带着书信去合肥城送信。当然,这三个信使里,有两个是故意让吴军俘虏的。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个信使刚出城就被吴军巡逻队抓住,书信当场被搜出;第二个信使更,刚爬到合肥城下,就被吴军弓箭手射伤成了俘虏,第二封书信也落到了孙权手里。第三个信使则趁乱混进了合肥城,把送到了张辽手里。这蒋济,要搁现在那准是妥妥的“大腕级导演”啊!
孙权中计:煮熟的鸭子飞了
孙权拿到两封一模一样的书信,顿时慌了神。他本来就因为久攻不下而心烦意乱,听说张喜的四万援军马上就到,吓得魂都没了。要知道他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攻城多日早已疲惫,真要是被张辽和张喜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孙权深信不疑的是,书信里提到的雩娄离合肥不过几百里,骑兵一两天就能赶到。他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张昭第一个跳出来:主公,赶紧撤吧!曹军援军一到,咱就成瓮中之鳖了!吕蒙虽然觉得有点蹊跷,但看着两封书信,也没找出破绽,只能建议:要不先撤到安全地带,再探虚实?
孙权咬咬牙,觉得不能冒险。当晚三更时分,吴军突然开始收拾东西,一把火点燃了营寨和攻城器械,趁着夜色仓皇撤军。火光冲天的那一刻,合肥城上的张辽等人都看傻了:这吴军咋自己烧营跑了?直到第三个信使把蒋济的计划一说,张辽才恍然大悟,忍不住哈哈大笑:蒋济这招,比十万大军都管用!
等孙权撤到安全地带,派探马去雩娄打探时,才发现那里根本没有什么四万大军,张喜的部队还在几百里外慢悠悠地晃悠呢。孙权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气得差点把桌子掀了:蒋济这老狐狸!居然敢耍我!可事已至此,合肥城已经解围,再回去攻城也没了士气,只能哑巴吃黄连,灰溜溜地回江东了。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记载这段故事时,司马光老爷子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他点评道:兵者,诡道也。蒋济以一纸书信却十万之师,非智不能及也。然孙权轻信伪书,不察虚实,亦足见其用兵之短也。老爷子觉得,蒋济的计谋虽然高明,但孙权也太草率了,连基本的侦查都没做好就仓促撤军,实在算不上合格的统帅。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心理战往往能起到奇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上兵伐谋吧。
作者说
孙权攻合肥这场仗,简直是三国版的乌龙事件大赏。孙权带着十万大军想打闪电战,结果被七千守军磨成了持久战;想亲自冲锋耍帅,被张纮一盆冷水浇醒;最后居然被一封伪造的书信吓退,说出去简直让人笑掉大牙。不过话说回来,蒋济这招短信诈骗也确实高明,抓住了孙权急于求成又怕被包抄的心理,用最低的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这场战役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打仗不光靠兵力,更靠心理。孙权输就输在心态崩了,明明占据优势,却因为一个虚假情报就自乱阵脚。而蒋济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一支笔杆子比十万把刀枪还管用。后来张辽威震逍遥津,孙权孙十万的外号传遍天下,估计都跟这次合肥之战脱不了干系。三国的故事就是这么有意思,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反转,这大概就是它能流传千年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