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婚礼的筹备
暮春的风裹挟着栀子花的甜香,穿过沈亦臻公寓的落地窗,轻轻拂过摊在客厅长桌上的几张设计草图。苏念指尖捏着一支铅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目光却落在对面男人认真的侧脸上。沈亦臻正低头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场馆介绍册,阳光勾勒出他流畅的下颌线,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浅浅的阴影,连平日里略显凌厉的眉眼,此刻都染上了几分柔和。
“亦臻,你看这里,”苏念终于收回目光,用铅笔尖点了点草图上的某个位置,“如果把签到台设在纪念馆的序厅入口,既能利用这里的挑高空间,又能让宾客一进门就感受到文物的厚重感,你觉得怎么样?”
沈亦臻抬眸看来,视线落在她标注的位置,随即点了点头,伸手将她散落在耳前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间划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痒意。“想法很好,序厅的那面青铜纹样墙正好可以作为背景,和我们的婚礼主题也契合。”他顿了顿,将手中的介绍册推到她面前,指着其中一页,“不过序厅的客流量需要提前协调,我已经联系了纪念馆的负责人,下周我们一起去现场实地勘测一下,确定具体的动线规划。”
苏念笑着应下,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自从两人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关于婚礼的筹备就提上了日程。起初他们也考虑过传统的酒店宴会厅,或是风景优美的户外草坪,但反复斟酌后,还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市博物馆的分馆——那座承载着他们太多回忆的文物纪念馆。
那里是他们初遇的地方,彼时苏念作为文物修复师,正在馆内参与一批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而沈亦臻则受文物局委托,负责协助调查一起涉及馆藏文物的走私案。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她正蹲在修复台前,小心翼翼地用棉签擦拭着一件宋代瓷瓶的残片,他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出现在工作室门口,打破了室内的宁静。那时的他们,一个专注于指尖的千年古物,一个心系于未破的棘手案件,谁也没有想到,命运的丝线会将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紧紧缠绕。
后来,他们一起深入山区考察流失文物,在崎岖的山路上相互扶持;一起面对文物走私集团的威胁,在危机关头彼此守护;一起见证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故土,在展厅里分享重逢的喜悦。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那些沉默的文物,仿佛早已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者。所以当沈亦臻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将一枚用古玉碎片打磨而成的戒指递到她面前,轻声询问“愿意让这里的文物见证我们的余生吗”时,苏念几乎是立刻就红了眼眶,用力点了点头。
“文物见证爱情,约定传承幸福”,这个婚礼主题是两人共同构思的。苏念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像那些跨越千年的文物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沈亦臻则期待着,他们能将这份幸福延续下去,如同文物传承般,成为彼此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
确定了婚礼场地和主题,接下来的筹备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展开。沈亦臻主动承担了大部分需要对外协调的事务,联系纪念馆敲定使用时间、对接安保团队制定应急预案、沟通花艺团队设计现场装饰,每一件事都处理得细致周全。而苏念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婚礼的细节设计上,她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融入文物元素,让这场婚礼既有仪式感,又充满独特的意义。
周末的清晨,苏念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后便钻进了书房。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物图谱和设计参考资料,她翻开一本《历代婚俗器物图录》,目光在那些精美的金银器、织锦、玉器上流连。忽然,一组汉代的同心结玉佩吸引了她的注意,玉佩由两块半月形的玉片组成,合在一起便是完整的圆形,上面雕刻着缠绕的凤鸟纹样,寓意着夫妻同心、永结同好。
“这个设计太巧妙了!”苏念忍不住惊叹出声,拿起手机拍下图片发给沈亦臻,附带一条消息:“亦臻,你看这个同心结玉佩,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婚礼的核心元素,比如印在请柬上,或者做成胸针送给宾客当伴手礼。”
没过多久,沈亦臻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电话那头传来他低沉悦耳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我刚看完消息,这个想法很棒。我联系一下之前认识的一位玉雕师傅,看看能不能定制一批迷你版的同心结玉佩,材质可以选用和田玉的边角料,既环保又有纪念意义。”
“太好了!”苏念兴奋地说道,“那请柬的设计我来负责,我打算用宣纸做底,上面印上玉佩的纹样,再用毛笔手写宾客的名字,这样会更有温度。”
“都听你的,”沈亦臻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中午我回来接你,我们一起去看看花艺团队给的方案,顺便吃你最爱的那家私房菜。”
挂了电话,苏念的心情格外愉悦,她哼着歌翻开下一本资料,开始构思请柬的具体版式。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摊开的书页上,那些古老的器物仿佛都活了过来,在为这对即将步入婚姻的恋人送上无声的祝福。
下午,花艺团队的负责人带着设计方案来到公寓。当看到方案中以白色和淡蓝色为主色调的花艺设计时,苏念眼前一亮。白色的铃兰搭配淡蓝色的绣球,点缀着几枝银柳和尤加利叶,既清新淡雅,又不失庄重。更巧妙的是,花艺师将一些小型的仿青铜器摆件融入到花束中,与纪念馆的整体氛围相得益彰。
“这个配色和造型都很符合我们的主题,”沈亦臻看着方案,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主舞台的花艺需要再调整一下,高度可以适当降低,避免遮挡后面的文物展柜。另外,宾客席的桌花要控制好尺寸,不能影响宾客的视线和交流。”
花艺师连忙记下他的要求,认真地进行修改。苏念则补充道:“我希望在签到台旁边设置一个小型的花艺展示区,用一些仿真的古花品种,比如汉代的朱槿、唐代的牡丹,再搭配一些干花和枯枝,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没问题,我们会尽快调整方案,明天给您带来修改后的版本。”花艺师收起资料,恭敬地说道。
送走花艺师后,沈亦臻从身后轻轻环住苏念的腰,下巴抵在她的肩窝处,语气带着一丝宠溺:“辛苦你了,念念。这段时间为了婚礼的事,你都没好好休息。”
苏念转过身,抬手抚摸着他的脸颊,笑着摇了摇头:“不辛苦呀,一想到这是我们的婚礼,我就充满了动力。而且有你在身边帮忙,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她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对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拟定宾客名单呀?我想邀请很多人,那些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都应该来分享我们的喜悦。”
沈亦臻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我正想和你说这件事。我已经初步列了一个名单,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他拉着苏念走到客厅的电脑前,打开了一个文档。
屏幕上的名单密密麻麻,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人。苏念仔细地看着,当看到“警方”一栏中熟悉的名字时,眼眶不禁有些湿润。她想起了当初追查文物走私案时,张队长带领的刑侦团队给予他们的巨大帮助,不仅多次为他们提供关键线索,还在他们遭遇危险时及时赶到,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还有那些在山区考察时遇到的村民们,他们淳朴善良,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食宿,还主动帮忙寻找文物的下落,甚至在暴雨天气里,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为他们引路。
“这些人都必须邀请,”苏念指着名单上的村民名字,语气坚定地说,“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可能根本找不到那批流失的汉代竹简,也可能在山区里遭遇不测。我想亲自给他们写请柬,表达我们的感谢。”
“好,”沈亦臻点了点头,“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少,李局长和王科长他们,在文物修复和保护方面给了我们很多专业的指导,还有之前一起参与文物回归项目的团队成员,他们都是我们婚礼上不可或缺的宾客。”
两人对着名单逐一核对,时不时地回忆起过往的经历,欢声笑语在客厅里回荡。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亦臻看了看时间,提议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出去吃晚饭吧,顺便去文具店买一些制作请柬需要的材料。”
苏念欣然同意,挽着他的胳膊走出公寓。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并肩走在洒满余晖的街道上,他们的脚步坚定而从容。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更加忙碌。苏念全身心投入到请柬的制作中,她特意挑选了上好的宣纸,裁成精致的长方形,用小楷毛笔在上面认真地书写着宾客的名字和婚礼的时间地点。每一张请柬上,她都亲手盖上了一个小小的同心结印章,印章是她特意找篆刻师傅定制的,上面刻着“念臻”二字,取了她和沈亦臻名字中的各一个字,寓意着两人的紧密相连。
沈亦臻则忙着对接各个供应商,确认婚礼现场的搭建细节,协调纪念馆的开放时间,确保婚礼当天不会受到其他游客的干扰。他还特意联系了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打算将他们的爱情故事拍成一部短片,在婚礼仪式上播放,短片中不仅有他们相处的日常片段,还有那些与文物相关的难忘经历。
一周后,两人按照约定来到纪念馆进行实地勘测。纪念馆的负责人早已在门口等候,热情地迎接他们的到来。走进序厅,那面熟悉的青铜纹样墙映入眼帘,墙体上雕刻着商周时期的饕餮纹和云雷纹,古朴而庄重。苏念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墙面,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指尖跳动。
“沈先生,苏小姐,这边请,”负责人带着他们沿着展厅的动线行走,详细介绍着各个区域的情况,“按照你们的要求,我们会在婚礼当天关闭主展厅的部分区域,确保婚礼的私密性。同时,我们也会安排专门的讲解员,在仪式结束后,为有兴趣的宾客介绍馆内的文物。”
沈亦臻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主舞台的搭建位置需要避开展柜的承重柱,另外,音响设备的摆放要注意,不能对文物造成影响。安保方面,除了我们自己聘请的团队,还需要麻烦馆方安排专人巡逻,尤其是在文物密集的区域。”
“您放心,这些我们都会提前做好安排,”负责人连忙应道,“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安保方案,确保婚礼当天文物的安全和宾客的人身安全。”
苏念则关注着细节装饰,她走到序厅的角落里,指着一处位置说:“这里可以设置一个照片展示区,摆放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还有一些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让宾客们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爱情故事。”
沈亦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这个想法不错,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复古风格的相框,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另外,签到台旁边可以设置一个茶水区,提供一些清淡的饮品和点心,方便宾客休息。”
两人在纪念馆里待了整整一个下午,从各个区域的功能划分到装饰细节的敲定,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确认,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离开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阳光透过纪念馆的穹顶,洒在那些沉默的文物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感觉一切都在慢慢成型了,”苏念坐在副驾驶座上,侧头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语气中充满了期待,“真希望婚礼那天快点到来。”
沈亦臻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侧过头看了她一眼,眼中满是温柔:“很快就会了。等婚礼结束,我们去度蜜月,就去你一直想去的敦煌,看看莫高窟的壁画,感受一下那里的历史文化。”
“好啊!”苏念兴奋地拍手叫好,“我还要去参观当地的文物修复中心,和那里的师傅交流学习。”
沈亦臻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真不知道该说你是工作狂还是文物迷。不过没关系,只要你开心就好,无论你想去哪里,我都会陪你。”
车子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前行,车厢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苏念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婚礼当天的场景:宾客们面带微笑地向他们道贺,纪念馆里摆满了精心设计的花艺,背景音乐是她最喜欢的古典乐曲,而她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沈亦臻的手,在文物的见证下,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
筹备婚礼的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苏念和沈亦臻一起挑选婚纱礼服,一起试吃婚礼蛋糕,一起核对宾客名单,一起解决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这天,苏念正在书房里写请柬,忽然听到门铃响了。她放下笔,起身去开门,看到门口站着的是文物局的李局长和王科长,两人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李局长,王科长,快请进!”苏念连忙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
沈亦臻听到动静,从客厅走了出来,看到两人也是一愣,随即笑着说道:“两位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我们是特意来送祝福的,”李局长笑着举起手中的礼盒,“听说你们要举办婚礼,还特意选在了纪念馆,这个想法太有意义了。我们文物局的同事们商量了一下,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
苏念接过礼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上面写着“文物为媒,佳偶天成”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处是文物局全体工作人员的签名。
“太感谢你们了!”苏念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这幅作品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
“你们俩为文物保护事业做了这么多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王科长笑着说道,“婚礼那天我们一定会准时参加,到时候可要讨一杯喜酒喝。”
“那是自然,”沈亦臻笑着应道,“我们还打算邀请你们在婚礼上发言,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物保护的意义,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没问题!”李局长爽快地答应下来,“能在这样特殊的场合宣传文物保护,我们求之不得。”
几人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聊了聊婚礼筹备的进展,也聊了聊最近的文物保护工作。临走时,李局长特意叮嘱道:“如果筹备过程中遇到任何需要文物局协助的地方,随时开口,我们一定尽力帮忙。”
送走李局长和王科长,苏念捧着那幅书法作品,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抬头看向沈亦臻,笑着说:“你看,我们的婚礼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祝福,真的太幸福了。”
沈亦臻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因为我们是彼此的命中注定,也是这些文物的守护者。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和你一起,守护好我们的爱情,也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苏念靠在他的怀里,用力点了点头。她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婚礼,不仅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承诺。文物见证了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而他们也将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传承幸福”的约定。
距离婚礼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沈亦臻联系的玉雕师傅送来了定制的同心结玉佩伴手礼,小巧玲珑的玉佩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凤鸟纹样雕刻得栩栩如生。苏念的请柬也已经全部写好,每一张都凝聚着她的心意。花艺团队完成了最终的设计方案,主舞台的背景将采用仿真的青铜纹样,搭配白色和淡蓝色的花艺,营造出庄重而浪漫的氛围。
这天晚上,两人坐在客厅里,看着墙上的日历,倒计时的数字越来越小。苏念靠在沈亦臻的肩膀上,轻声说道:“亦臻,你说婚礼当天会不会有意外发生?比如天气不好,或者设备出故障?”
沈亦臻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坚定地说:“别担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应急预案。就算真的出现意外,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顿了顿,低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念念,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永远不会离开你。”
苏念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眼中充满了信任和爱意。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会是她一生的依靠。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亮了客厅里的一切。长桌上的设计草图、书桌上的请柬、墙角的花艺方案,每一件物品都在诉说着他们对婚礼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
文物静默,岁月流转。一场以文物为媒的婚礼,正在悄然酝酿。当红绸点缀古雅场馆,当祝福萦绕千年文物,苏念和沈亦臻将在所有亲友的见证下,许下最真挚的誓言,让这份爱情,如同那些跨越时空的文物一般,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温暖如初,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