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尘的法旨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神庭内部激起层层涟漪,迅速转化为高效的行动力。
功勋殿新发布的两项专项任务,吸引了众多目光。破解蛊毒、探查千蛊沼的任务,主要由战堂精锐、百工院擅长药理和毒理的修士,以及部分渴望建功立业的新晋神官接取。而赴东南丘陵破除邪信的任务,则吸引了静心师太门下善于言辞、精通教化的弟子,以及一些深受神庭理念感化、口才便给的年老信徒。
范尘坐镇中枢,神念却如无形的网络,覆盖着神庭疆域,密切关注着两线的进展,同时不断调整着内部资源的配给,确保“广积粮薪”的大战略不至于因局部冲突而偏离轨道。
西南线:千蛊沼的毒瘴与奇兵
千蛊沼,地处神庭西南四百里外,是一片终年笼罩在五彩斑斓毒瘴下的沼泽地带。此地草木皆含剧毒,虫蛇横行,更有无数细小难察的蛊虫潜伏在泥水、空气之中,防不胜防。铁冠道人依范尘指令,将主力收缩,依托新建立的几处前沿堡垒进行防御,同时派出数支由擅长遁术、隐匿和抗毒的好手组成的小队,进行渗透侦查。
然而进展缓慢。蛊毒诡异,不仅侵蚀肉身,更能污秽神魂,甚至有几名斥候在传回零散信息后便魂灯熄灭,显然连魂魄都未能逃脱毒手。前线送回的蛊毒样本,让百工院的药师们也眉头紧锁,其中几种混合型蛊毒,毒性相生相克,极难破解。
这一日,功勋殿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来自黑水泽,自称“涟心”的年轻水族女子。她容貌清丽,气息却有些柔弱,言称有法可应对千蛊沼之毒。
“你是水族,千蛊沼乃污秽毒瘴之地,与你水族天性相克,有何良策?”负责接待的木翁并未因对方年轻而轻视,温和问道。
涟心盈盈一礼,声音清澈:“回禀木翁长老,我黑水泽虽以水灵为主,但亦有传承久远的‘净灵秘术’。此术并非直接对抗或解毒,而是以精纯水灵之力,洗涤、安抚被毒素侵扰的生机与灵性,使其恢复自愈之能。蛊毒再烈,亦是外邪,若能增强中者自身生机抗性,辅以药石,或可事半功倍。且我水族对生机流动感知敏锐,或可助侦查小队规避某些以生机为诱饵的蛊阵。”
木翁闻言,眼中一亮。此法另辟蹊径,不执着于克毒,而在于“扶正”,正合神庭兼容并蓄、生生不息的理念。他立即将涟心引荐给铁冠道人和百工院。
铁冠道人对此将信将疑,但前线压力巨大,愿意一试。百工院则迅速与涟心合作,将“净灵秘术”与已有的解毒丹方结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清灵护心丹”。此丹虽不能完全免疫蛊毒,却能极大增强服用者对毒素的抵抗力和自身生机活力,并能一定程度上净化侵入体内的微弱蛊毒。
同时,由玄十三亲自挑选的几名精通水遁和生机感知的水族好手,与战堂侦查精英混编,组成新的侦查小队。他们不再强行穿越最浓密的毒瘴核心,而是借助水脉渗透,利用水族对生机异动的敏锐,成功绕开了几处致命的蛊虫陷阱,绘制出了更安全、更接近千蛊沼核心区域的路径图。
涟心本人更是主动请缨,亲赴前线。在一次小规模冲突中,数名神庭战士被一种诡异的“噬魂蛊”所伤,神魂动荡,生机流逝,常规丹药效果甚微。涟心不顾危险,以自身精纯水灵催动净灵秘术,柔和的光芒笼罩伤员,竟真的稳住了他们溃散的神魂,延缓了生机流逝,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士气,也让铁冠道人对这位看似柔弱的水族女子刮目相看。他迅速调整战术,以配备了新式丹药和拥有了更精确地图的小股精锐为主,采取“袭扰、侦查、拔点”的战术,不再追求速胜,而是不断消耗千蛊沼的有生力量,蚕食其外围据点,步步为营。
蛊姥姥几次试图发动大规模蛊潮反击,却总被神庭方面提前察觉动向,要么依托堡垒坚固防御,要么以精锐小队侧翼骚扰,令其难以发挥数量优势。千蛊沼这块硬骨头,虽未立刻啃下,但神庭已然站稳脚跟,并找到了有效的应对之道,将其牢牢钉在原地,无法对神庭的整体扩张构成更大威胁。
东南线:图腾下的暗流与教化之光
与此同时,东南丘陵地带的“兽灵图腾”事件,则是一场更为隐蔽、却同样关键的较量。
静心师太派出的以弟子“慧明”为首的教化小队,抵达了那个名为“山岩部”的丘陵部落。他们并未直接指责或禁止图腾崇拜,而是如常开展教化工作,建蒙学堂,传授耕作、编织等改良技术,宣讲《万物初辨录》中的故事,展现神庭治下的秩序与互助。
起初,进展顺利。神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好的农具种子、治疗疾病的丹药、保护部落免受小型妖兽侵袭的巡逻队——让大部分部落民心怀感激。蒙学堂里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也让许多老人看到了希望。
但慧明敏锐地察觉到,部落中始终有一股暗流在涌动。部分青壮,尤其是在旧有狩猎体系中享有威望的猎人,对神庭倡导的“互助守序”隐隐排斥,更崇尚力量与掠夺。夜深人静时,偶尔能听到从某些偏僻石屋中传来的、充满野性的低吼与祈祷声。
通过耐心接触和暗中观察,慧明锁定了一个关键人物——部落的老猎人“岩魁”。他是部落最强的战士,也是兽灵图腾最坚定的信奉者之一。岩魁对神庭的教化不置可否,但对带来的技术和保护则坦然接受,态度模糊。
慧明没有急于接触岩魁,而是从侧面入手。她注意到岩魁有一个年幼的孙子,体质较弱,常受部落里其他孩子的欺负。慧明便时常关照这个孩子,教他识字,给他讲述神庭中那些看似弱小,却凭借智慧和毅力成为强者、守护他人的故事,并悄悄用温和的药理知识帮他调理身体。
孩子的变化,以及慧明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关怀,渐渐触动了岩魁坚硬的外壳。一日,他主动找到慧明,开门见山:“你们神庭的‘道’,听起来不错。但这世道,弱肉强食是天理!你们那套仁爱互助,在真正的强敌面前,不堪一击!”
慧明心平气和,并未反驳,而是问道:“岩魁大叔,您所说的强敌,是指什么?是山林里的猛兽,还是……更远处,那些同样信奉‘弱肉强食’,可能会来掠夺你们粮食、掳掠你们族人的部落?”
岩魁眼神一凝,沉默不语。
慧明继续道:“神庭之道,并非否定力量,而是追求更有智慧、更可持续的力量。个人的勇武固然可敬,但若能团结一心,依靠秩序与知识,让部落人人安居,仓廪充实,少年强健,老者安养,这样的部落,难道不比只依靠少数强者掠夺、内部却充满猜忌与压迫的部落,更强大,更持久吗?您希望您的孙子,是生活在一个朝不保夕、只知杀戮的世界,还是一个可以凭自身努力安稳成长、并能守护重要之人的世界?”
她顿了顿,祭出了范尘偶尔提及的“穿越者”视角:“更何况,真正的强大,在于文明的延续,在于即便个体消亡,其精神与创造也能通过秩序和知识传承下去,惠及后代。掠夺吞噬,终有尽时;创造守护,生生不息。那兽灵图腾,指引的道路,可能带来一时的强大,但长久来看,是否真的能让山岩部繁荣昌盛?”
这番话,结合神庭到来后部落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及孙子日益红润的脸颊和明亮的眼神,深深触动了岩魁。他并非愚昧之人,只是困于旧有的观念和环境。
数日后,山岩部举行了一次祭祀活动,部分人试图再次祭祀兽灵图腾。岩魁却站了出来,当众展示了自己依旧强健的体魄,然后沉声道:“我岩魁,依旧信奉力量!但我现在认为,真正的力量,不是用来欺凌弱小,而是用来守护家园,让部落延续!神庭给了我们更好的活下去的办法,这,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力量!”
他以自身在部落中的威望,公开支持神庭的教化。那股暗藏的图腾信仰,失去了最大的支柱,迅速瓦解。慧明趁热打铁,组织部落民讨论如何将传统的狩猎技巧与神庭传授的新知识结合,制定更合理的狩猎规则和分配制度,既保护资源,又保障猎人的利益,进一步将部落纳入神庭的秩序体系。
东南线的危机,以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心战”告终,神庭的教化之光,成功穿透了图腾的阴影,照亮了山岩部的未来。
薪火相传与新的警示
两线传来的捷报,让神庭上下精神振奋。范尘在神庭会议上,特别嘉奖了涟心、慧明等在此次应对中表现出色的成员,他们的功绩被记录在案,获得了相应的功勋与资源倾斜。
“此二事证明,我神庭‘广积粮薪’之策,关键在于‘兼容’与‘务实’。”范尘总结道,“兼容各类人才与法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务实于解决具体问题,不尚空谈,不拘一格。无论是涟心姑娘的净灵秘术,还是慧明循循善诱的教化,皆是此道的体现。”
他进一步指示:“将应对千蛊沼的经验,编纂成《瘴疠蛊毒应对纪要》,下发各战备单位学习。将东南丘陵教化成功的案例,详细记录,作为今后处理类似信仰冲突的参考模板。我神庭之秩序,非僵化不变之铁律,而是能吸纳万千智慧、不断自我完善的活水!”
经此两役,神庭的疆域虽未急速扩张,但控制力、向心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教化人口稳步增长,轮回体系因更多区域的稳定而接纳了更多阴魂,功德值的积累速度也因秩序范围的巩固和善行的增加而悄然加快。
然而,就在神庭上下稍感松懈之际,来自甘泉集分理处的一份加密情报,被以最高优先级送到了范尘的案头。
情报并非来自石姬族,而是分理处安插在往来商队中的眼线,综合多方信息得出的推断:约在神庭西北方向千里之外,一片名为“嚎风戈壁”的荒凉之地,近期有不同寻常的能量波动迹象,疑似有古老的遗迹或秘境即将出世。已有不少流窜的魔修、妖族以及一些不明身份的势力闻风而动。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零星的目击报告称,在戈壁边缘,发现了身上带有微弱但纯粹的“寂灭之力”残留的诡异生物踪迹,其形态与已知的任何妖魔或妖兽皆不相同。
范尘看着情报,手指轻轻敲击着神座扶手。遗迹出世,意味着机缘,也意味着更大的混乱与争夺。而“寂灭之力”的再次出现,则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广积粮薪……这突如其来的‘风’,是会将我这刚点燃的薪火吹灭,还是助其燃成燎原之势?”
他目光深邃,望向西北方向,心中已有了新的决断。神庭的下一步,或许该主动去看看那“嚎风戈壁”了。毕竟,有些威胁,不能等它上门。
(第八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