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没散尽,段家院外的空地上就热闹起来。几棵老槐树下支起了两顶新搭的草棚,棚下摆着三张刷了红漆的木桌,桌上放着杆新秤、几本台账和一沓用麻绳捆好的毛票——这是段家新设的草药收购点,昨天陆衍带来的检测报告和农科院的推广计划传开后,全村人都盼着这天。
段守业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坐在最中间的木桌后,手里拿着本用牛皮纸包了封皮的台账,神情严肃。他左边是段建军,穿着卫生院的白大褂,负责辨认草药品相;右边是柳玉梅,戴着副老花镜,手里攥着个钱袋,准备给村民们算钱。筱棠和段明凯、段明浩则忙着维持秩序,让村民们排好队,别挤着。
“大家别着急,按顺序来,只要是合格的草药,咱都收,价格比供销社高两成!”段守业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晨雾传得很远。这话一出,排队的村民们更激动了,有人忍不住举起手里的竹篮:“老段叔,您看看我这柴胡,都是昨天刚从后山采的,没带一点土!”
第一个上前的是村东头的张大爷,他颤巍巍地把竹篮放在桌上,里面装着半篮晒干的甘草,叶片肥厚,颜色深绿。段建军伸手捏了捏,又闻了闻,点头说:“张大爷,您这甘草品相好,晒干了没发霉,按八分钱一斤算。”柳玉梅赶紧接过竹篮,放在秤上称了称:“三斤二两,算三斤二两,给您两毛五分钱。”
张大爷接过钱,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没想到采点草药还能赚这么多,比种地划算多了!以后我天天去后山采!”说着,还不忘给后面的人让位置,嘴里念叨着“大家都有份,别急”。
来卖草药的村民越来越多,有采了柴胡的,有挖了蒲公英的,还有人带来了晒干的艾叶——之前大家都觉得这些草药不值钱,采了也只是自己家用,现在知道段家收购,还给高价,都把家里存的草药翻了出来,有的甚至天不亮就上山采新的。
筱棠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喜气洋洋的样子,心里也高兴。她之前就跟爷爷商量过,收购草药不仅能帮家里解决草药供应问题,还能让村民们多份收入,现在看来,这个主意是对的。正想着,就看见村西头的李婶抱着个布包走过来,脸色有些犹豫,站在队伍末尾不肯上前。
筱棠认得她,李婶家日子过得紧,男人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就靠她一个人种地维持。筱棠走过去,笑着问:“李婶,您也采了草药?怎么不排队呀?”李婶不好意思地打开布包,里面装着些碎碎的甘草叶,还有几根带着泥土的柴胡:“棠棠,我这草药没晒干,还碎,不知道你们收不收……”
筱棠拿过布包看了看,虽然没晒干,也有些碎,但都是好草药,没发霉变质。她转身对段守业说:“爷爷,李婶这草药虽然没晒干,但品相没问题,要不咱们按半价收,再帮她晒干?”段守业抬头看了看李婶,又看了看布包里的草药,点头说:“行,就按四分钱一斤收,你把草药留下,等晒干了再给你算钱。”
李婶没想到段家真的收了,眼圈一下子红了:“老段叔,棠棠,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这草药只能烂在家里了。”筱棠拍了拍她的手:“李婶,以后您要是采了草药,不管干没干,都能来这儿卖,咱们收购点啥时候都欢迎您。”
太阳渐渐升高,露水散去,收购点的人却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连邻村的人都听说了,背着竹篮赶过来。段明凯和段明浩忙得满头大汗,一会儿帮着搬竹篮,一会儿帮着记账,筱棠则时不时去灶房烧点开水,给村民们倒上。
正忙得热火朝天,段明杰从县城回来了,他骑着辆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两个大木箱子。一看见收购点的热闹景象,他赶紧停下车,跑过来问:“爷爷,娘,这是咋了?这么多人!”
柳玉梅笑着说:“你来得正好,咱家用你做的木桌设了草药收购点,正忙着收草药呢!你快帮着搭把手,给你爹和你爷爷递点水。”段明杰赶紧放下自行车,撸起袖子就帮着干活,他力气大,搬竹篮、称草药都不在话下,村民们见了,都笑着说:“明杰这孩子,真是个能干的!”
中午时分,收购点暂时歇业,柳玉梅算了算台账,一上午就收了两百多斤草药,付出去的钱有二十多块——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的数目。段守业看着桌上堆得满满的草药,又看了看村民们离去时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没想到能收这么多,以后咱得把收购点的规矩立好,比如草药的品相标准、收购价格,都得写清楚,免得以后有争议。”
筱棠点头附和:“爷爷说得对,咱们可以做块木牌,把收购的草药种类、品相要求和价格都写在上面,挂在草棚里,让大家都能看见。另外,咱们还可以教大家怎么采草药、怎么晒干,这样大家采的草药品相更好,咱们也能收到更多好草药。”
段建军也说:“我可以去村里的广播室,每天广播一下采草药的注意事项,比如哪些草药能采,哪些不能采,采的时候要注意啥,别让大家采错了,或者破坏了山上的植被。”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收购点的规矩定了下来:一是明码标价,每种草药的收购价格和品相要求都写在木牌上,公开透明;二是免费指导,段守业和段建军负责教村民们采草药、晒草药的方法;三是优先收购困难户的草药,只要品相合格,价格可以比普通村民高一分钱。
下午,段明杰就用自己带来的木料,做了两块大大的木牌,段守业亲手在上面写了收购规矩和价格,挂在草棚最显眼的地方。村民们看到木牌,都称赞段家做事公道,连之前有些犹豫的人,也都放心地把草药拿来卖了。
夕阳西下时,收购点收摊,柳玉梅又算了算,下午又收了一百多斤草药,付出去十多块钱。看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草药,段家人都笑了——不仅家里的草药供应有了保障,还能帮村民们增收,这真是一举两得。
筱棠站在草棚下,看着夕阳把草药晒场染成金色,心里暗暗想:以后要是能把草药种植推广开来,让更多村民跟着种草药,大家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而她的空间,也能为这些草药提供更好的种苗,帮大家种出更优质的草药——这不仅是守护家人,也是守护这个时代里,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