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168号院浸润在初冬清冽而明媚的晨光里。槐树与梨树的枝桠在蓝天下勾勒出疏朗的线条,昨夜凝结的薄霜在白墙灰瓦与青砖地面上悄然消融,留下湿润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干净的寒意和厨房飘出的温热粥香。
餐厅内,何雨柱、谭雅丽、娄晓娥、何雨水正围坐用早餐。
小米粥金黄黏稠,咸菜丝切得精细爽脆,几碟刚出锅的油条焦香蓬松。
雨水、娄晓娥小口小口地喝着粥,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哥哥,叽叽喳喳分享着昨晚做的美梦。
谭雅丽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给雨水夹一根油条,看向何雨柱的目光温婉宁静。李秀云则在一旁照应着,确保每个人都吃得舒心。
“雨水,慢点吃,别噎着。” 谭雅丽递过一块热毛巾给雨水擦手,又看向娄晓娥,“晓娥,今天数学课带齐课本了吧?”
“妈妈,都带齐了。” 娄晓娥轻声应道。
何雨柱放下筷子,看着俩妹妹眼中带着暖意:“吃饱了才有力气学习。
雨水,晓娥上课要认真听讲。”他又转向谭雅丽,“谭姨,路上注意安全。”
“放心吧柱子哥。”谭雅丽莞尔一笑。
早餐后,谭雅丽利落地帮两个姑娘整理好书包和围巾,亲自送她们出门去学校。
雨水蹦蹦跳跳地牵着谭雅丽的手,娄晓娥则挽着谭雅丽的另一只胳膊,三人说说笑笑地穿过庭院,朝着大门走去。
何雨柱站在廊檐下目送,直到她们的背影消失在影壁之后,清晨的院子恢复了宁静,只余下厨房里李秀云收拾碗碟的轻微碰撞声。
他转身正准备返回书房,本来继续躺平想事情,却听见前院传来一阵熟悉的、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管家李秀云的问候声:“娄先生,您早!这边请,何先生在中院。”
何雨柱停下脚步,抬眼望去。
只见娄振华一身笔挺的灰色中山装,外面披着件厚实的毛呢大衣,精神矍铄地大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甚至比这冬日的晨光还要亮堂几分,显然是有好消息。
“柱子!”娄振华人未到声先至,声音洪亮,透着由衷的兴奋,“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何雨柱迎上前去,面带微笑:“娄叔,这大清早的,看您这精气神,准是好消息没跑了。
快屋里坐,喝口热茶暖暖。”他引着娄振华走向书房兼会客室。
书房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李秀云适时地送上了两杯热腾腾的茉莉香片。
娄振华脱下大衣挂在椅子边上,在一旁边沙发上坐下,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却顾不上喝,迫不及待地开了口。
“柱子,火了!咱们那‘红旗’自行车,彻底火了!
娄振华激动地拍了下沙发扶手,“你是没看到那场面,咱们轧钢厂门口,不,是整个销售部那几个点,天天排长龙!
仓库里的存货,早就见了底!
工人加班加点干,那流水线都恨不得冒火星子了,还是跟不上趟!”
何雨柱平静地听着,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心中早有预料,但当亲耳听到市场如此热烈的反馈,眼底还是掠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他问道:“供不应求到什么程度?用户反馈怎么样?”
“供不应求?”娄振华提高声调,“简直是抢!就昨天,东城百货的陈经理亲自堵在我办公室门口,就差给我跪下了!
说他们柜台天天被围得水泄不通,上面领导也催,下面老百姓也盼,问我们能不能再挤给他五十辆。
我说老陈啊,别说五十辆,五辆我现在都给你变不出来!至于反馈?”
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好!太好了!结实、耐用、蹬起来轻快,连那铃铛都比别的牌子响!都说咱们这车子,用上几十年都不带坏的。
柱子,你这设计,真是打到老百姓心坎里去了!”
何雨柱点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用料扎实、结构合理、工艺严谨本就是他的追求。“质量是根本,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看来当初坚持统一标准、严控零部件质量,这一步走对了。”
“太对了!”娄振华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切入正题,“柱子,这局面太好了!我和厂里的几个老伙计商量了一下,都感觉这势头远远没到头。
你看,咱们是不是……再上几条生产线?或者,把现有的产能再往上提一提?
现在这产量,连京城都填不满,更别说往外省铺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人对抓住机遇的强烈渴望。
何雨柱没有立刻回答。他踱步到窗前,望着院子里那几棵挺拔的槐树,目光深邃。
冬日的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炭火轻微的噼啪声和茶杯盖轻碰杯沿的脆响。
片刻,他转过身,语气沉稳而清晰:“娄叔,增加产量,是必然的。”
娄振华脸上立刻浮现喜色,刚要接口。
何雨柱却话锋一转,抬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但是,步子不能迈得太急,规模……暂时也不用扩得太大。”
“哦?”娄振华有些意外,眉头微蹙,“柱子,市场这么好,怎么会不用太大?你是担心……”
他心里飞快地转着念头,担心技术泄露?担心产能过剩?以柱子的眼光,这似乎不太可能。
“我担心的不是现在不够卖,”何雨柱走回沙发坐下,直视着娄振华,“我担心的是,如果现在我们不顾一切地扩产,很快,市场就会饱和。”
“饱和?”娄振华更不解了,“这才哪到哪?京城多少人家?全国多少人家?自行车可是大件,我看十年八年都未必能每家一辆!”
何雨柱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娄叔,自行车虽然是必需品,但它不是消耗品。
一辆好车,保养得当,用个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都是常事。
我们现在卖得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像样的、老百姓负担得起的国产车。
我们填补了这个巨大的空白,所以井喷了。
但您别忘了,我们不是唯一的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