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暴雨像疲惫的巨兽,终于在黎明时分停歇。
苏家村的果园里,雾气裹着泥土的腥气,弥漫在晨光里。
原本郁郁葱葱的果林,此刻像被揉皱的绿绸,东倒西歪的果树枝桠上还挂着湿漉漉的泥块,地面淤积的泥水顺着地势缓缓流淌,在树行间冲出一道道浅浅的沟壑。
林舟穿着一双沾满泥浆的胶鞋,裤脚挽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点点泥星,正弯腰用铁铲挖着果树根部的淤泥。
铁铲插进淤泥的瞬间,发出“噗嗤”的闷响,带着湿滑的阻力。
林舟双手紧握铲柄,胳膊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将一铲铲发黑的淤泥甩到一旁的空地上。
连续挖了半个多小时,他的手掌心已经磨出了两个红通通的水泡,水泡被铲柄反复摩擦,隐隐作痛,但他只是咬了咬牙,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继续干活。
“林干部,歇会儿吧!这活儿哪能让你一个读书人干?”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果农王大爷,看着林舟卖力的样子,忍不住开口劝道。他手里的竹筐已经装满了折断的树枝,竹筐的提手在他粗糙的手掌里磨得发亮。
林舟直起身,捶了捶发酸的腰,脸上带着疲惫却温和的笑:“王大爷,没事,多个人多份力,早点把淤泥清完,果树恢复得也快。”
他看向不远处几棵被狂风刮倒的老苹果树,树干已经断裂,粗壮的根系裸露在外面,带着湿漉漉的泥土,心里一阵惋惜。
这几棵树是苏家村的“果树元老”,结出的苹果又大又甜,如今却毁于一旦。
旁边几个年轻村民正合力抬着一根倒伏的树干,树干沉重,压得他们脚步踉跄,嘴里哼哧哼哧地喘着气。
“这树怕是救不活了,”一个穿蓝色外套的年轻人擦了擦脸上的泥点,语气里满是可惜,“可惜了,长了这么多年。”
林舟走过去,帮他们稳住树干,仔细看了看断裂处:“能救,把断裂的地方处理干净,用支架固定好,再敷上杀菌药,说不定还能活过来。”他记得之前在农业技术手册上看到过类似的补救方法,此刻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低声的议论。
几个中年果农蹲在田埂上,手里夹着烟,眉头紧锁。
“清理淤泥、修果棚、买支架、买药,这一笔笔都是钱,”一个皮肤黝黑的果农吸了口烟,烟雾从他嘴角飘出,“我家这次受灾严重,哪还有钱投入重建?”
“是啊,”另一个果农附和道,“之前的苹果要么被淹了,要么被砸了,卖不上价钱,现在又要花钱重建,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林舟耳朵里。
林舟放下手里的铁铲,走了过去,在他们身边蹲下:“各位叔伯,我知道大家现在手头紧,受灾后心里也着急,但果园是咱们的根,不重建,以后的收入就更没着落了。”
“林干部,我们也想重建,可没钱啊!”黝黑的果农叹了口气,“要是投入了钱,最后果树长不好,那可就血本无归了。”
林舟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磨得有些发亮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他连夜整理的重建思路:
“我已经想好了,重建的钱分两部分来解决,一部分是申请乡村振兴专项补贴,我今天就去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另一部分是合作社众筹,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出资,等果园盈利了,再按出资比例分红。”
他指着笔记本上的字迹,耐心解释:“专项补贴主要用于修复公共设施,比如排水渠、村道;众筹的钱用来修复各家的果棚、购买苗木和农资。我已经算了一笔账,每家平均也就出几百块钱,实在有困难的,我们可以申请缓缴。”
几个果农互相看了看,脸上的愁云并没有完全散去。“补贴能申请下来吗?”有人忍不住问。
“能!”林舟语气坚定,“我已经整理好了灾情报告和重建规划,只要符合政策要求,补贴一定能申请到。而且,周副县长也很支持咱们苏家村的产业发展,他会帮我们协调的。”
上午十点,村支部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长条木桌周围,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有的还在低声议论重建的事。
林舟把一张大大的果园规划图贴在墙上,规划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排水渠、标准化果棚、应急物资储备库的位置,还有详细的尺寸和预算。
“大家看,”林舟指着规划图,“这是我们新的排水渠规划,比原来的宽一米,深半米,以后再遇到暴雨,也不用担心积水了。标准化果棚采用钢结构,抗风抗雨能力更强,里面还会安装滴灌设备,节省水资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应急物资储备库就建在村支部旁边,里面会储备沙袋、抽水泵、杀菌药、急救包等物资,以后再遇到自然灾害,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应对。”
村民们的目光集中在规划图上,有人点头称赞,也有人还是一脸犹豫。
“林干部,规划是好,可这钱还是个大问题啊!”角落里,一个老大娘开口说道,她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老伴,这次受灾后,确实拿不出钱来。
林舟看向老大娘,语气温和:“张大娘,您的情况我了解。合作社众筹对特殊困难家庭有减免政策,您家可以不用出资,等果园盈利了,照样能拿到分红。而且,我们还会组织志愿者帮您家修复果棚,您不用担心。”
苏晓也站起身,说道:“各位乡亲,重建果园不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以后的日子。大家想想,以前我们的果棚简陋,排水也不好,一遇到灾害就损失惨重。现在有了标准化的设施,以后的收成也能更有保障。我愿意用我的工资垫付几户贫困家庭的出资款,等合作社盈利了再还我就行。”
苏晓的话让村民们很受触动,之前那个黝黑的果农站起身:“既然林干部和苏老师都这么为我们着想,我愿意出资!就算现在苦点,以后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我也出!”“我家也出!”“只要能把果园建好,这点钱不算什么!”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林舟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
第二幕
第二天一早,林舟换上了一身相对干净的衣服,把灾情报告、重建规划、预算表仔细地放进公文包,然后骑着电动车赶往县城。
县农业农村局的办公楼不算高,但很整洁。林舟走进办事大厅,找到负责乡村振兴专项补贴的科室。
科室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处理文件,打印机“哒哒哒”地响着。
“您好,我是青杨镇苏家村的选调生林舟,我来申请灾后重建专项补贴。”林舟走到一个办公桌前,礼貌地说道。
工作人员抬起头,看了看林舟,又看了看他手里的公文包,问道:“有相关的材料吗?”
“有,”林舟把公文包里的材料一一拿出来,“这是灾情报告,里面有详细的受灾面积、损失情况;这是重建规划,包括具体的建设项目、位置、尺寸;这是预算表,每一笔开支都有详细的说明。”
工作人员接过材料,慢慢翻阅着。林舟站在一旁,心里有些忐忑。他知道,专项补贴申请竞争激烈,很多地方都在争取,能不能申请到,还是个未知数。
“你们的规划很详细,预算也比较合理,”工作人员翻完材料,点了点头,“但是,申请专项补贴的地方很多,我们需要审核后再上报,能不能批下来,还要看上级的安排。”
“我知道,”林舟连忙说道,“苏家村的苹果产业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次暴雨受灾严重,如果不能及时重建,很多村民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而且,我们的重建规划不仅能解决当前的灾后重建问题,还能提升果园的抗灾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符合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周明远副县长也很支持我们的项目,他让我代他向您问好,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提到周明远,工作人员的态度明显热情了一些:“周副县长我们知道,他是个办实事的好领导。既然是他支持的项目,我们会优先审核的。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消息,我们尽快把材料上报,有结果了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的,谢谢!”林舟连忙道谢,心里松了一口气。
从农业农村局出来,林舟立刻给苏晓打了个电话,把申请补贴的情况告诉了她。
“补贴申请有希望,你那边说服村民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部分村民都同意出资了,还有几户比较犹豫,我现在正去他们家走访呢。”苏晓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
挂了电话,林舟骑着电动车赶回苏家村。
与此同时,苏晓正在村里走访最后几户犹豫的村民。
她来到村民王婶家,王婶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家里只有她和一个上初中的女儿,这次受灾后,家里的果棚塌了一半,确实很困难。
“王婶,我知道您家里困难,”苏晓坐在王婶家的炕边,语气温和,“但重建果园是咱们唯一的出路。您想想,要是果棚不修复,以后再遇到灾害,损失会更大。现在合作社有减免政策,您家可以不用出资,而且我还可以帮您申请临时救助金,足够您家的基本生活了。”
王婶低着头,手里搓着衣角,叹了口气:“苏老师,我不是不想重建,我是怕建不好,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我一个女人家,也不懂怎么种果树,就算果棚建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好收成。”
“王婶,您不用担心,”苏晓说道,“林干部会请农业专家来给我们指导,教我们怎么养护果树。而且,合作社也会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我也会经常来帮您,您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
她从包里拿出自己的工资卡,递给王婶:“这是我的工资卡,里面有两万块钱,您先拿着,要是家里有急用,就先用着。等果园盈利了,您再还我就行。”
王婶看着苏晓递过来的工资卡,眼眶一下子红了:“苏老师,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也不容易,工资也不高。”
“没关系,”苏晓笑了笑,“我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只要咱们的果园建好了,以后日子好了,这点钱不算什么。”
在苏晓的耐心劝说下,王婶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重建。苏老师,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
解决了最后一户村民的顾虑,苏晓松了一口气。
她走出王婶家,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就在这时,林舟的电话打了过来:“晓晓,我刚回到村里,村民们的意见都统一了吗?”
“统一了!”苏晓语气轻快,“所有村民都同意参与重建了,困难家庭的出资问题也解决了。”
“太好了!”林舟的声音里满是喜悦,“我现在去村支部,咱们一起整理一下出资名单,然后联系施工队。”
然而,就在林舟和苏晓整理出资名单的时候,镇党政办主任的电话打了过来。“林舟,苏家村的灾后重建项目,施工队必须由镇政府指定,你们不能自己找施工队。”
林舟皱了皱眉:“主任,为什么啊?我们已经联系了几个本地的施工队,他们有农业设施建设经验,报价也合理。”
“这是镇里的规定,”主任语气强硬,“指定的施工队有资质、有保障,你们自己找的施工队,出了问题谁负责?而且,指定施工队的报价虽然高一点,但质量有保证,这也是为了你们好。”
林舟心里很清楚,镇主任指定的施工队,其实是他的一个亲戚开的,报价比市场价高不少。
他说道:“主任,重建资金本来就紧张,我们应该选择性价比高的施工队,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且,我们会组织村民代表和纪检干部监督施工质量,不会出问题的。”
“不行!”主任态度坚决,“必须按镇里的规定来,否则补贴申请可能会受到影响。”
挂了电话,林舟脸色有些难看。苏晓看着他,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舟把镇主任的要求告诉了苏晓,苏晓也皱起了眉头:“这不是明摆着要从中牟利吗?我们不能让他们这么做,否则重建资金就不够了。”
“我知道,”林舟点了点头,“我们不能妥协。我会再和镇主任沟通,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就向县里反映情况。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为村民们负责。”
第三幕
三天后,村支部的院子里热闹非凡。
院子中间,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放着各个施工队的投标文件。
周围,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镇纪检干部和感兴趣的村民围了一圈,大家都在议论着即将开始的公开招标。
林舟穿着一身干净的衬衫,胸前别着工作证,正和镇纪检干部一起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性。
“所有投标文件都必须密封完好,开标前任何人都不能拆开,确保公平公正。”林舟一边检查,一边对周围的人说道。
阳光明媚,院子里的几棵大槐树郁郁葱葱,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村民们的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上午九点,公开招标正式开始。
林舟站在桌子前,拿起话筒:“各位乡亲,各位领导,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苏家村灾后重建项目的公开招标。首先,我代表村两委,感谢大家的参与和监督。本次招标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报价合理、资质齐全、有农业设施建设经验的施工队。下面,我们开始拆封投标文件。”
他依次拆封了五家施工队的投标文件,把每家的报价、资质、施工方案等信息一一写在旁边的黑板上。
黑板上的字迹清晰明了,所有信息都公开透明,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一家施工队,报价86万元,资质等级三级,有两年农业设施建设经验……”
“第二家施工队,报价78万元,资质等级二级,有五年农业设施建设经验,曾参与过周边乡镇的果园改造项目……”
“第三家施工队,也就是镇政府指定的施工队,报价105万元,资质等级二级,有三年建设经验……”
当看到镇政府指定施工队的报价时,周围的村民们都发出了惊讶的议论声。
“这么贵?比其他施工队贵了二三十万!”“这也太离谱了吧?他们是想把我们的重建资金都赚走吗?”“我们坚决不同意选择这家施工队!”
镇纪检干部也皱起了眉头,他看了看林舟,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
林舟继续拆封剩下的投标文件,最后一家本地施工队的报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第五家施工队,报价72万元,资质等级二级,有六年农业设施建设经验,曾参与过我县多个乡村的灾后重建项目,施工质量受到一致好评。”
这个报价是所有施工队中最低的,而且资质和经验都很靠谱。
村民们纷纷点头:“这家好,报价合理,经验也丰富!”“就选这家吧,既能节省资金,又能保证质量!”
接下来,评标环节开始。
评委由村民代表、村两委成员和镇纪检干部组成,他们根据报价、资质、施工方案、工期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评分过程全程公开,每个评委的打分都写在纸上,公示给大家看。
最终,第五家本地施工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中标。当林舟宣布结果时,院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太好了!选对了!”“林干部,你真是为我们办实事啊!”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向林舟表示感谢。
镇政府指定的施工队负责人脸色难看,他走到林舟面前,语气不善:“林舟,你这么做,就不怕得罪镇领导吗?”
林舟看着他,语气坚定:“我只知道要为村民们负责,要把重建资金用在刀刃上。公开招标是公平公正的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干预。如果你对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但不能在这里无理取闹。”
镇纪检干部也站出来说道:“本次招标程序合法,结果有效。希望大家遵守招标结果,不要从中作梗。”
施工队负责人见状,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几天后,中标施工队的车辆和设备开进了苏家村。
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一字排开,施工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精神饱满地准备开始施工。
村民们自发地来到村口,给施工队员们递上茶水和水果。
“辛苦了,师傅们!”“希望你们能把我们的果园建好!”施工队员们笑着接过茶水,纷纷表示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施工。
林舟和苏晓也来到施工现场,看着施工队开始清理排水渠的地基,心里充满了期待。
“晓晓,你看,我们的重建终于开始了。”林舟说道。
苏晓点了点头,脸上带着笑容:“是啊,以后我们的果园会越来越好的。”
就在施工队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时,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施工现场附近。
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人,正是李曼的舅舅,建材厂老板。
他走到施工队负责人面前,递上一支烟:“王老板,我是建材厂的,你们重建需要的钢材、水泥,我这里都有,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你看能不能从我们厂里采购?”
施工队负责人看了看他,摇了摇头:“抱歉,我们的材料采购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的,不能私下更换供应商。而且,你的建材厂之前有违规占地的记录,我们不敢用你的材料。”
李曼的舅舅脸色一变,语气有些不善:“王老板,你不给我面子?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管你是谁,我们都要按规矩办事。”施工队负责人态度坚决,“如果你再在这里干扰施工,我们就报警了。”
李曼的舅舅见状,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林舟和苏晓看在眼里,相视一笑。
施工队继续忙碌着,挖掘机轰鸣着挖开地基,装载机将泥土运走,施工队员们各司其职,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林舟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施工进度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他每天都会来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苏晓也经常来施工现场帮忙,给施工队员们送水送食物,有时候还会帮着记录施工数据。
村民们也时不时地来看看施工进度,看到排水渠一点点加宽加深,标准化果棚的框架一点点搭建起来,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舟站在田埂上,看着施工现场忙碌的身影,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果林,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苏家村的果园建好,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
(第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