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张明心底。虽然早有预料,但当“适可而止”的指令真的传来时,那种无力感和荒谬感还是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让他窒息。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用尽全力凿开岩壁的矿工,却发现眼前仍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而身后传来命令:就此止步,封上洞口。
接下来的日子,一种诡异的平静笼罩下来。官方媒体对案件的报道开始转向“总结反思”、“制度建设”,强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反腐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郑部长、赵德胜等人的名字逐渐从新闻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学习会议精神、落实整改措施的通稿。
张明尝试着回归日常的记者工作。社里将他调到了新成立的深度报道部,给了他更大的选题自由。他开始接触一些环保、民生领域的调查,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战场上。但每每深夜伏案,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那些未解的谜团就像幽灵一样缠绕着他。
“槐树”到底是谁?那笔流向海外的巨额资金最终去了哪里?郑部长在最后时刻提到的“老板”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刺,扎在他的神经末梢,让他无法真正安宁。
他有时会去资料室,借口查阅旧闻,和周师傅闲聊几句。周师傅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有一次,在递给张明一叠旧报纸时,他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含糊地说了一句:“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好。”说完,便低下头,继续整理他的卡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张明心中凛然。周师傅的话,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某种警告?他越发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网,在悄然收紧,试图将那段血腥的往事彻底封存。
这种压抑的气氛,在郑部长案开庭审理那天达到了顶点。庭审不公开进行,戒备森严。张明作为关键证人之一,出席了庭审。他看到郑部长穿着囚服,被法警押上被告席。昔日那个意气风发、谈笑间决定他人命运的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此刻面色灰败,眼神空洞,仿佛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
庭审过程按部就班,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主要围绕郑部长收受赵德胜及鼎盛集团巨额贿赂、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等罪名展开。对于指使谋杀王海、以及更深层的“老板”和海外资金问题,起诉书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避而不谈。辩护律师的辩护也显得有气无力,似乎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
轮到张明作证时,他如实陈述了自己如何发现王海日记、如何与疤脸男接触、如何最终将证据上交的过程。但当公诉人和法官的问话有意无意地避开“槐树”和“老板”等敏感话题时,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他知道,有些真相,注定无法在这个法庭上言说。
庭审结束后,郑部长被带离法庭。在经过旁听席时,他的目光无意中与张明相遇。那眼神复杂难言,有悔恨,有绝望,有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命般的死寂。张明知道,郑部长选择了沉默,用他一个人的坠落,换取更深层势力的安全。这是一场交易,一场用生命和自由换取更大秘密保全的交易。
走出法院,阳光刺眼。张明感到一阵眩晕。法律的审判结束了,但正义似乎只得到了一半的伸张。王海的冤魂,或许能因赵德胜、郑部长的伏法而得到些许安慰,但滋生罪恶的土壤,真的被清除了吗?
几天后,判决结果公布:郑xx因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新闻通稿措辞严谨,肯定了司法机关的公正判决,强调了反腐的决心。民间舆论一片叫好,认为这是法治的胜利。
张明看着手机推送的新闻,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他知道,这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的妥协和未竟的追问。
晚上,他一个人来到江边老码头。夜色深沉,江水呜咽。他点燃一支烟,烟雾在黑暗中缭绕。他想起了王海,想起了李桂琴,想起了那个雨夜在破砖厂里的生死一线。所有的挣扎、恐惧、牺牲,最终换来了这样一个被精心修剪过的“真相”。
“不甘心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张明没有回头,是林雨。她总是能找到他。
“有点。”张明吐出一口烟圈,“感觉像拼尽全力打了一场仗,最后却发现只攻下了一个外围据点,敌人的主力早就转移了。”
林雨走到他身边,靠在栏杆上,望着漆黑的江面:“我理解。但这就是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据点攻下来,守住它。每攻下一个据点,黑暗就退后一步。也许我们这辈子都看不到敌人主力覆灭的那一天,但至少,我们为后来者开辟了战场。”
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像夜色中的灯塔。
张明沉默了片刻,将烟头扔进江里,看着那点红光被江水吞没。“你说得对。可能……是我太理想主义了。”
“不是理想主义。”林雨转过头,看着他,“是良心。有良心的人,才会不甘心。但我们要学会和这种不甘心共存,把它变成继续前行的动力,而不是压垮自己的负担。”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郑部长的案子结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完。赵德胜、郑部长留下的烂摊子需要收拾,被他们破坏的制度和风气需要重建。还有更多看不见的‘王海’和‘李桂琴’需要帮助。这些,都是我们的战场。”
张明看着林雨在夜色中轮廓清晰的脸庞,心中那股郁结之气渐渐消散了一些。是啊,战斗的形式变了,但战斗并未结束。揭露真相是一种战斗,重建秩序、守护平凡何尝不是另一种战斗?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林雨问。
张明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清凉空气,目光投向江对岸的万家灯火:“先把手里几个民生调查做完。然后……也许该静下心来,好好写点东西了。不是报道,是更……沉淀下来的东西。”
林雨微微一笑:“好。我支持你。”
两人不再说话,并肩站在江边,享受着这份劫后余生、看透世事后的宁静。江风拂过,带着远方的气息。真相或许有时不得不沉默,但追求真相的心,永远不会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