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集:初到海外,文化冲击
阿姆斯特丹的第一晚,沈清漪住在靠近运河的酒店里。空气净化器嗡嗡地运转着,她洗完澡后,坐在书桌前,打开陆景深发来的项目资料,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荷兰语让她皱起了眉头 —— 虽然有翻译软件,但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还是让她心里没底。
“叮” 的一声,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是当地对接人安娜发来的:“沈总监,明天上午 10 点我们去拜访阿姆斯特丹养老协会的范德森会长,他英语不太好,我会带翻译,但可能需要您简单说几句荷兰语的问候语,我把发音标在附件里了。”
沈清漪点开附件,看着 “Goedemorgen(早上好)”“bedankt(谢谢)” 后面标注的中文谐音,忍不住笑了。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音,直到能流利地说出几句简单的问候语,才关掉电脑准备休息。可躺在床上,陌生的床品、窗外偶尔传来的电车声,还是让她辗转反侧 —— 她想念母亲做的糖醋排骨,想念阳光小区老人们的笑声,更想念陆景深温和的陪伴。
第二天早上,沈清漪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地点。安娜已经在那里等她,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资料:“范德森会长很看重家庭观念,您可以多跟他聊一聊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他对这个很感兴趣。”
走进养老协会的办公室,范德森会长热情地站起来迎接,握着沈清漪的手用生硬的英语说:“Goedemorgen,沈总监!”
沈清漪笑着回应:“Goedemorgen,会长!bedankt voor uw tijd(谢谢您的时间)!”
范德森会长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您的荷兰语说得很好!看来您很重视这次合作。”
接下来的交流很顺利,沈清漪详细介绍了陆氏智能适老设备的功能,还播放了阳光小区老人们使用设备的视频。范德森会长看着视频里张奶奶用语音指令打开收音机的画面,频频点头:“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很好,我们的老人也需要这样便捷的设备。不过,我们的老人更注重隐私,比如紧急呼叫系统,能不能设置‘是否需要自动通知家人’的选项?”
沈清漪立刻记录下来:“您提的建议很重要,我们可以在设备里增加隐私设置模块,让老人自主选择通知对象和通知方式。”
拜访结束后,安娜开车送沈清漪去项目现场。路上,沈清漪发现阿姆斯特丹的街道很窄,很多地方不允许大型施工车辆进入,这对设备的运输和安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考虑过,” 安娜解释道,“可以用小型电动车运输设备,再用手动叉车搬运到楼上,但这样会增加施工时间和成本。”
沈清漪皱了皱眉,心里开始盘算解决方案 —— 或许可以将智能扶手分成模块运输,到现场后再组装,这样能减少运输体积。她拿出笔记本,快速画下模块设计图,递给安娜:“你觉得这样可行吗?我们可以让国内的工厂按照这个设计生产,再运过来组装。”
安娜看着图纸,眼睛亮了:“这个主意很好!我下午就联系当地的施工队,确认组装的可行性。”
中午,安娜带沈清漪去了一家华人餐馆,点了一碗阳春面和一碟青菜。沈清漪喝着熟悉的面汤,眼眶有点发热 —— 这几天吃惯了当地的面包和奶酪,终于尝到家乡的味道。“这家餐馆的老板是浙江人,来阿姆斯特丹三十年了,” 安娜笑着说,“很多华人企业都喜欢来这里聚餐,您以后要是想家了,可以常来。”
下午,沈清漪去当地的养老院调研。一位 92 岁的老奶奶拉着她的手,用英语断断续续地说:“我女儿在加拿大,一年只能回来一次,我很孤单。要是设备能让我随时看到她就好了。”
沈清漪心里一动,立刻跟小唐视频,让他在智能扶手的屏幕上增加视频通话功能:“要简化操作步骤,老人只要说‘呼叫女儿’,就能自动连接视频,不用手动拨号。”
小唐在视频里比了个 “oK” 的手势:“放心吧,清漪姐,我明天就开始研发,一周内给你样品。”
调研结束后,沈清漪回到酒店,给陆景深打了视频电话。屏幕里,陆景深刚结束会议,领口的领带有点歪,他一边整理领带,一边笑着问:“今天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沈清漪把语言障碍、运输问题和老人的需求一一告诉他,还展示了模块设计图和视频通话功能的想法。陆景深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建议:“模块运输要注意接口的稳定性,我让技术部的人帮你做个受力分析;视频通话功能可以和国内的通讯公司合作,降低国际通话费用。”
挂了电话,沈清漪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满是踏实。虽然海外项目充满了挑战,但她知道,只要她保持初心,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就一定能让项目顺利推进。可她没想到,国内此时正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 林薇薇为了挽回顾辰,竟然想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