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殿中又转变了话题,说起了方梨即将收徒一事。
方梨收谁为徒,在京中并无风声,今日听她提起众大臣也是惊诧不已。
有的心思活络的人,想要将自家后辈送去国师府攀上方梨这棵大树。
也有看不惯方梨,想要将她除之而后快的人,抓紧机会贬低她。
“国师能掐会算我等都曾有幸得见,但是此般本领教与寻常人,莫不是要天下人都推崇掐算之道?如此这般,耕地谁去劳作?外地谁来抵御?”
“启禀陛下,我等也不是那是非不分之人,国师的神异我等有目共睹,可对于国师这样的人才,大羌所需终究在少数。”
“臣附议,国师之能,可收徒找寻继承者,但国师为收徒一事大操大办,极易引起民间向往,扰乱民心。”
“……”
现在这些站出来贬低方梨的人,有些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听见心声的人,也有些是听见心声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方梨产生怨对,从而被排斥在外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也有着另外一套目的。
既然方梨预言羌国将来会有大乱,那就更应该将方梨掌控起来,等到什么时候羌国即将遇上危机,便让她出谋划策。
这难道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吗,她的性命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何愁她不会为朝廷做事?
这些人都只是听过方梨与小宝的谈话声,并没有见识过方梨的特殊,甚至连对方梨产生杀意遭受反噬都还没体会到,便失去了听见心声的能力。
之后的计划里,他们对方梨产生臆想时的不适,他们也只当是方梨作为国师承了羌国气运,在冥冥之中被羌国国运所庇护。
只要她失了民心,失了国师身份,那这庇护将不复存在。
届时方梨就是一个知晓一些未来奇事的寻常人,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被关押吗?
方梨不知道他们的想法,皇帝和安王等人也不知道。
方梨:【他们什么意思呀?怎么反抗这么激烈呢?】
小宝:【我也不知道呀,听起来好像在说你不该收徒?但是又好像同意你找个继承者?莫名其妙的就吵起来了。】
方梨:【还什么耕种什么劳作,难道我收徒把全天下的百姓全收了?不学习,不吃饭,整日就枯坐冥,想想什么呢?收徒也是有条件的好吧?】
小宝:【要不然不收了吧,你之前想收徒,也只是想有一个身份高一点的徒弟,免得来了个新国师,没人保你。你现在把古大人的未来都透露给他了,修仙界的古天扬估计没机会来了,你也没必要有个身份高的徒弟撑腰了。】
方梨:【哼,真当我乐意了,自己潇洒不好吗?要不是之前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我连萧瑄也不收。】
方梨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不理会这些大臣的智障发言。
即便是很少参与讨论朝会的安王听明白了,现在有人反对国师收徒,国师还为此生气了。
这可如何了得?
“启禀皇兄,国师之才,并非三言两语便可道清,无论国师收多少门人子弟,皆是为我大羌未来考量,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臣弟附议。”
靖王也站出来支持安王的言论。
其他支持方梨的人,终于有机会在国师面前表忠心了,纷纷站出来反驳先前那些大人的意见。
他们一边反驳,一边惊讶国师要收的徒弟竟然是安王殿下!
那这岂不说明此事皇上知情?
安王要拜方梨为师,本就经过皇帝的考量,现在却突然被拿出来做文章,皇帝猜想估计是自知将来会被清算的人,坐不住了。
他们倒是聪明,知道在这种关头结个同盟。
皇帝敲了敲龙椅的扶手,殿中还在吵吵嚷嚷的两方立马暂停:“牛大人,你为何觉得国师收徒会影响到我羌国百姓呢?”
原本还保持着谦卑状态的牛大人因为听见皇帝的点名出现片刻僵硬,以往不是没有这种浑水摸鱼的情况,可没有哪一次皇帝会直接在大殿上点名,今天这是怎么回事?
牛大人顾不得多想,急忙出列,向皇帝躬身行礼后道:“回禀陛下,羌国几十年以来都没有国师收徒办宴会的先例,以往的国师都是自己在外云游寻找传人。”
“若是现在,百姓知道国师公开收徒,或许会在民间形成效仿之风,届时有极大的可能会引起动乱。”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也不叫人回去,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龙椅扶手,在大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看着皇帝没有回应,牛满山手下的人开始出来为自己的靠山求情,不过他这边出来的都是一些小喽喽,皇帝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要再等一等,他要借此机会将牛满山一党连根拔起。
没一会儿,他等的东西出现了。
【我不是已经找到徒弟了吗?我只是办个宴会介绍给大家认识认识,再说了乔迁宴也是宴会啊,我还将两个宴会合二为一了,这又节俭又有效率,百姓就算效仿,也是学到了我勤俭节约的美德吧?】
小宝也气愤不已,原本两场宴会可以吃很多瓜,它也是考虑到短时间内多次举办宴会,别人可能会对老大颇有微词,才同意老大的提议将这两次压缩成一场宴会。
这个牛大人是觉得办一场宴会也奢侈了吗?那岂不是一场宴会也办不了一个瓜也吃不了?
还什么百姓效仿,简直是笑话。
难道羌国之前没有国师吗?羌国之前的国师收徒虽然是从外面带了个小孩子回去,但那也是实打实的给众人引荐了呀,不就相当于宴会吗?
小宝越看这个牛大人越生气,它就是觉得牛大人就是看它的老大是一个弱女子,就想逮着她欺负。
言语上的欺负,它确实没办法反驳,只得骂骂咧咧的去查询他的资料,希望能够翻出点违法犯罪之事,好让老大狠狠出一口恶气。
【老大,你听好哦,这个牛满山不是个好人,你记下来给他告发了,让他去蹲大牢。】
方梨聚精会神,竖起耳朵,朝中能够听见心声的人也放缓了心情,立在一旁看好戏。
姜家人重重松了一口气,只要有方梨在的朝会,那可真是上的惊险又刺激。
安王知道自己拜师一事不会有什么阻拦后,默默回了队伍,不再死瞪着一双眼睛盯着上首漠不关己的皇帝。
靖王的嘴角也浮现出一抹笑容,想着接下来该送些什么宝物过去,才能让她缓解缓解心头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