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星空解码与引力透镜
冰窟深处,时间仿佛凝固。只有钟清羽眼中闪烁的微光,显示着他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思考与计算。
他维持着手指与冰镜的接触,谐振感知被催发到极致,不再仅仅是扫描能量,而是深入到了冰晶的微观物理结构之中。
“排除幻术模型……能量残留特征不符,无神识干涉痕迹。”
“排除预存影像模型……结构内部无任何人为铭刻或能量存储单元。”
“开始分析冰晶分子排列与光子传导路径……”
阿雅和铁震屏息凝神,看着钟清羽如同石化般一动不动,只有他面前那悬浮的、由无数公式和符号组成的灵光界面在疯狂闪烁、推演。
突然,钟清羽的指尖微微一动。他感知到了!在冰镜那看似浑然一体的内部,存在着无数个极其微小的、排列方式与周围冰晶截然不同的特殊晶格节点。这些节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形成了一种复杂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天然形成的超微结构!
这种结构,对穿过它的光线(或者说,传播至此的宇宙信息)产生了某种极其微妙的影响。
“检测到空间曲率微变场……尽管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但其分布模式……”钟清羽喃喃自语,识海中的模型迅速重构,将那些特殊晶格节点的影响纳入计算。
他回想起地球上的一种天文观测技术——利用大质量天体(如星系团)作为天然透镜,放大和扭曲其后更遥远天体的光线,从而看到原本无法观测的宇宙深处。
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他脑海中炸开!
“难道……这整面巨大的冰壁,这蕴含了特殊晶格结构的玄冰,在某种宇宙尺度力量的巧合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引力透镜?”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但却是唯一能完美解释眼前现象的科学假设!
这冰镜并非“播放”影像,而是像一个巨大的、冰冻的“底片”,或者说一个极其精密的“光学仪器”,其内部天然形成的特殊结构,在漫长到难以想象的地质年代里,持续地、被动地弯曲和聚焦了从特定方向传来的、极其遥远的星光(包括可见光与其他电磁波)!
它所“记录”下的,不是法术创造的幻象,而是真实穿越了无尽虚空、可能来自数万、数十万乃至更久远年代的远古星光,被这天然的“引力透镜冰镜”捕捉并定格下来的影像!
那些星辰的运行轨迹,那些陌生的星座,并非虚构,而是远古时代的真实星空图景!
钟清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震撼。他开始尝试调整谐振波的频率,不再试图“解读”能量,而是像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一样,去微调这个天然“透镜”的“成像参数”。
嗡……
冰镜上的星光随着他频率的微调,开始发生变化!影像变得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甚至视角都似乎在发生极其缓慢的偏转!
“它……它在动?你看得懂这些星星?”铁震终于忍不住,瓮声瓮气地问道,眼前的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阿雅也睁大了那双星眸,小手紧紧捂住嘴。部落世代守护的秘密,这个被称作“先祖之眼”的冰镜,从未有人能像眼前这个外族人一样,让它产生如此明显的变化!
“我不是在看星星,”钟清羽的声音带着一种发现真理的颤栗,他缓缓道,“我是在阅读……历史。”
他指向冰镜中一颗异常明亮、散发着苍茫古意的星辰:“根据星体亮度衰减模型和光谱红移量初步推算,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颗星的光芒,它启程射向这片大地的时候,可能是在……十二万三千年前。”
“十二万年……”铁震双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这个数字对他而言,与永恒无异。
阿雅也彻底呆住,部落口口相传的“古老”,在这一刻有了一个具体到令人绝望的时间尺度。
钟清羽没有停顿,他的手指在灵光界面上快速划动,将冰镜中捕捉到的远古星空数据与他脑海中存储的、通过宗门典籍和自身观测建立的“当前星空模型”进行比对。
“星座相对位置偏移角计算……宇宙膨胀常数代入……”
“建立时空坐标转换模型……”
“尝试逆向推演……这片星空影像所对应的观测者位置(即冰镜形成时的地球位置)和观测年代……”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但钟清羽拥有最强大的工具——科学方法论,以及一个能够进行超高速计算的“科学修仙”大脑。
无数的数据流交汇、碰撞、计算。
终于,灵光界面上的混乱公式渐渐收敛,一个坐标和一个时间区间被清晰地标注出来,尽管误差范围依然很大,但指向已经明确。
钟清羽收回手指,冰镜上的星光缓缓恢复原状。他转过身,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发现惊天秘密的兴奋。
“这面冰镜,是一个窗口。”他看向阿雅和铁震,一字一句地说道,“一个通往至少十万年前的北境的窗口。”
“它记录下的,是这片土地在远古时期的星空。而根据星图逆向推算,当时这片大地的板块坐标、磁场极性,与现在有着巨大的差异。”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发现:
“所有的星辰轨迹,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焦点——一个在当时应该位于北境极北之地的,一个……能量源,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坐标’。”
“如果我的计算没错,那个地方,就是如今北境传闻中,最神秘、最危险的禁区——‘罪渊’ 的原始位置。”
星空解码完成。引力透镜,揭开了掩埋在时光尘埃下的古老秘辛。历史的轨迹与未来的危机,在此刻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