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内,刹那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方才还因“长孙皇后”幻影而弥漫的温情与唏嘘,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寒流冻结。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错愕与难以置信,甚至有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晋阳公主?那个刚刚从鬼门关被太子抢回来、年仅六岁的小兕子?!
陛下和两位皇子,尤其是太子殿下,对这位小公主的疼爱,今日众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你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如今已是二十多岁的壮年男子,竟妄想求娶一个六岁稚童为妻?这何止是荒谬,简直是......禽兽之行!
不少老臣气得胡须直抖,看向禄东赞的目光充满了鄙夷与愤怒。
龙椅上,李世民脸上的温和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威压。他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他没有立刻发作,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锁定了禄东赞,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禄东赞,你......再说一遍?朕,没有听清。”
这平静之下,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禄东赞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帝王之怒,心头也是一凛,但他既然敢开这个口,自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笑容,再次右手叩胸,躬身道:
“回禀伟大的天可汗陛下,外臣请求的,正是迎娶陛下的爱女,晋阳公主李明达,为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妃。此举必将使我吐蕃与大唐,亲如一家,永结同好!”
他刻意忽略了晋阳公主的年龄,只强调两国联姻的好处。
李世民气极反笑,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刀:“禄东赞,朕的兕子,今年方才六岁!你家赞普,是打算迎娶一个女儿回去......当妹妹养吗?!”
这话已是极重的嘲讽,殿内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嗤笑。
禄东赞面色不变,显然早有准备,他朗声道:
“陛下息怒!外臣深知晋阳公主年幼,然正因如此,方显我吐蕃诚意!赞普愿以正妃之礼相迎,待公主及笄之后再行大婚。在此期间,公主可在吐蕃接受我吐蕃最高贵的教养,亦可由陛下派遣女官,嬷嬷随行照料。
此举非为一时之欢,实为百年之好!陛下对公主爱若珍宝,我吐蕃亦将视公主为雪山明珠,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随后禄东赞大手一挥,洋洋洒洒道:“陛下,臣等迎娶晋阳公主,必然不会委屈了她的,我们吐蕃,会在离天国最近的地方,为公主修建一座属于她的最伟大的宫殿,给我们的王和公主殿下居住!”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将禽兽之举包装成了长远投资和极致尊重。
但真正促使他做出这个惊人决定的,有两个更深层的原因,盘旋在他的脑海:
第一,利益最大化。他原本的目标可能是其他适龄的宗室女,甚至李世民其他不太受宠的女儿。
但今日亲眼目睹晋阳公主病危时,大唐皇帝与太子的疯狂与失态,以及那枚起死回生的“仙丹”......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小公主在大唐皇帝,尤其是在那位手段莫测的太子心中,地位无与伦比!
娶了她,就相当于握住了一张极重的情感牌,未来在与大唐的交往中,吐蕃将占据极大的主动。这份联姻带来的政治利益,远超娶其他任何一位公主。
第二,也是更隐秘、更让他心头炽热的原因,那个能幻化出“长孙皇后”的神奇宝物!(他并不知道这是玩偶技能,以为是某种大唐秘宝)此物既能映照人心,幻化出已故之人,那若是落到吐蕃手中,岂不是可以......幻化出他们吐蕃伟大的先祖、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
想象一下,让那位英明果敢、战无不胜的格萨尔王的“幻影”亲自来教导如今的赞普松赞干布,传授他兵法,智慧与王者之道!甚至,此宝可以成为吐蕃的镇国之宝,世代用于教育未来的每一位赞普!如此一来,吐蕃王朝必将代代出明君雄主,何愁不能崛起于高原,甚至......与东方的巨唐一较高下?
这个念头,在他看到长孙皇后出现的那一刻,就如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开来。
求娶晋阳公主,既是政治上的最优解,也是谋取这件国之神器的最佳掩护和契机!
“父皇!”魏王李泰首先按捺不住,跳了出来,指着禄东赞怒道,“此獠狂妄!兕子尚在稚龄,岂能远嫁苦寒之地!其心可诛!”
李承乾没有立刻说话,但他周身散发出的冷意,比李泰的怒火更加摄人。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禄东赞,那眼神深处,却是浓浓的杀意,如果眼神能杀人,就已经将他杀了个千百遍了。
他轻轻将怀中的小兕子往身后护了护。
小兕子虽然不太明白和亲的具体含义,但感受到殿内突然紧张的气氛和阿耶、哥哥们身上那股不善的气息,她害怕地缩了缩脖子,小手紧紧抓住了李承乾的衣袍,小声嘟囔:“大锅,兕子不要嫁人,兕子要留在阿耶和大锅身边......”
这声稚嫩的童言,如同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李世民心中压抑的滔天怒火。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案上杯盏嗡嗡作响!
“禄东赞!”他声如雷霆,再无半分之前的客气,
“朕念你是吐蕃使臣,一再以礼相待!你却敢在此大放厥词,辱朕爱女!莫非以为朕的横刀,不利否?!”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恐怖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太极殿,所有大臣齐齐躬身,连大气都不敢喘。
禄东赞在这股威压下,也是面色发白,冷汗涔涔,但他强自支撑着,还想再争辩:“陛下......”
“够了!”
这一次,打断他的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并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吐蕃大相,本宫只问你一句。”
他一步踏出,目光如两道冰冷的闪电,直刺禄东赞:
“你吐蕃,是想要一个活着的盟友,还是想......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