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王氏所说的“二气”,指的是阴阳,“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地”指的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大概上天有阴阳之气运行于四季之中,大地有五行分布在九州之内,正如朱子所说的五行的本质在大地中具备,其气在天空中运行,所以上天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大地有金、木、水、火的分布,都是时间和地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今谈论命理的人,只知道讨论阴阳五行,却不知道同时考虑地域方位以及昼夜的阴晴变化,因此出现了出生的年、月、日、时相同,但人的贵贱、寿命长短却截然不同的情况,于是就说五行没有依据,引发了世人不相信命理的疑惑,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啊。
唉,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没有谁能逃脱五行的范畴,九州划分疆界,各地的风气不同各有适宜之处,阴晴寒暖的道理也难以完全一致。
人承受着天地间的灵气而出生,在某一个时刻所获得的气各自有所不同,所以人的贵贱、寿命长短,难以仅仅用生辰八字来局限判断。
况且,在昼夜阴晴的变化中,有寒冷也有温暖,在阴阳的造化之中,有令人欣喜的也有令人忌讳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制约变化,高低轻重的不同,其中的精妙之处在于懂得灵活变通,不能固执地用一种观点来论断。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基本概念阐述:
提出二气为阴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时为春、夏、秋、冬,地为冀、青、兖、徐、扬、荆、梁、雍、豫九州。指出天有阴阳行于四时,地有五行具于九州,五行之质在地,阴阳二气在天,时地相互为用。
二、批判片面论命:
批评当下谈命者只知论阴阳五行,却不考虑方隅与昼夜阴晴,导致出现年日月时相同但贵贱寿夭迥异的情况,便认为五行无据,这是对命理学的误解。
三、五行时地得时得地:
甲乙寅卯属木,生于兖、青为得地,春令为得时。
丙丁巳午属火,生于徐、扬为得地,夏令为得时。
戊己辰戌丑未属土,生于豫州为得地,四季月为得时。
庚辛申酉属金,生于荆梁为得地,秋冬为得时。
壬癸亥子属水,生于冀、雍为得地,冬令为得时。
四、五行分季详述:
分季节阐述了木、火、土等五行在不同时间、地域的吉凶情况。
如春季之木,正月见火则生意蔼然,二月遇土培植为佳,三月见土福寿绵延。
夏季之火,四月火势渐盛,五、六月火炎之极,得水制之则为将相。
春季之土,正月得火以温之则荣华莫比,二月遇木同躔有灾病等。
五、强调通变论命:
指出昼夜阴晴有寒暖,阴阳造化有喜忌,生克制化、抑扬轻重,妙在懂得通变,不能偏执一端来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