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的困境如同阴云笼罩在小院上空,连续数日,王婆子动用所有关系网打探,带回的消息却依旧不容乐观。县城里够格承接“凝玉膏”的铺子屈指可数,且大多背景深厚,门槛极高,对“清徽阁”这等毫无根基的新名号,连探口风的机会都不给。
“锦绣阁那边,老婆子我拐弯抹角托了几层关系,连他们二掌柜的面都没见着!”王婆子唉声叹气,脸上满是挫败,“只说他们东家眼光极高,非名家大作、百年老号或是极硬的关系引荐,根本不予考虑。咱们这……唉!”
周瑾亦是眉头深锁,他虽潜心技术,也深知若产品无法变现,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他看着那几罐精心打造的凝玉膏,如同看着蒙尘的明珠,心中焦灼却又无计可施。
就在气氛沉闷之际,周瑾翻阅着自己记录物料采购的账本时,目光偶然扫过一页,忽然顿住。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确定的光芒,望向正在凝眉沉思的沈清徽。
“姑娘,”周瑾的声音带着几分迟疑,打破了室内的沉寂,“关于这渠道之事,瑾……或有一人选,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清徽闻言,抬眸看他,目光平静无波:“先生但说无妨。”
周瑾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姑娘可还记得,之前为打造蒸馏器部件,曾需要一些品质上乘的铜料与特定工具,王婆婆多方寻觅不得,最终是通过一位在县城经营古玩修补的老匠人,辗转购得?”
王婆子立刻接话:“是有这么回事!那老匠人姓胡,手艺极好,就是脾气怪得很,等闲人求不动他。当时也是碰巧,提起周先生您的名号,说是故人之子,他才肯帮忙的。”
周瑾点了点头,继续道:“正是。胡师傅早年曾受家父些许恩惠。此次重逢,我与他偶有往来,曾听他提及县城中的一些人事。其中,便说到这‘锦绣阁’的东家。”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奇异的复杂:“锦绣阁的东家,姓谢,名长渊。并非本地商贾,乃是……乃是数年前因故被流放至本地的世家公子。”
“流放的世家公子?”王婆子瞪大了眼睛,显然第一次听闻这等内幕,“这……这样的人,还能开着县城最大的铺子?”
“这便是其不凡之处。”周瑾解释道,“据胡师傅所言,谢公子虽遭流放,家族势力在京城或许受挫,但其家学渊源、人脉网络犹在,且他本人极具才华与魄力。初来之时,境况想必艰难,但他竟能在这偏远县城,短短数年间,便将锦绣阁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本地首屈一指的高端商铺,专接府城乃至京城的订单,其顾客非富即贵。此人之能,可见一斑。”
沈清徽眼中掠过一丝兴趣。落难公子,绝境翻身,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更重要的是,周瑾描述的几点,正切中她目前的需求——拥有高端客户资源、具备卓越的品味与鉴赏力、且其本身处境微妙,或许不像那些根基深厚的本地豪商那般固步自封。
“此人风评如何?”沈清徽追问细节。
周瑾沉吟道:“胡师傅言,谢公子为人颇为低调,深居简出,但处事极为圆融,八面玲珑。于商业一道,眼光毒辣,且……极为重视‘品质’与‘独特性’。他曾言,锦绣阁立足之本,非在价昂,而在物精且稀。若能得他青眼,认为有价值,他或许愿意破格合作。只是……”
“只是什么?”王婆子急切地问。
“只是此人性情据说有些……难以捉摸。”周瑾斟酌着用词,“表面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但内里如何,外人难以揣度。且因其身份特殊,与之交往,福祸难料,或许会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麻烦?”沈清徽唇角微勾,露出一丝清浅的、却带着锋芒的弧度,“我等从立足白石村之日起,何曾远离过麻烦?与李地主之流周旋是麻烦,寻找渠道亦是麻烦。既都是麻烦,何不选一个可能带来更大收益的?”
她看向周瑾,目光锐利如刀:“周先生,依你之见,这位谢公子,可能识得我‘凝玉膏’之价值?”
周瑾迎着沈清徽的目光,肯定地点头:“若论识货,瑾以为,县城之中,恐无人能出谢长渊之右。他自幼耳濡目染,见识非凡,绝非孙货郎或普通铺子掌柜可比。凝玉膏之效,之精,之独到,或许正合他对‘物精且稀’的追求。”
“好!”沈清徽当即决断,“那便以此人为目标。”
王婆子却仍有顾虑:“可是丫头,咱们连锦绣阁二掌柜都见不着,如何能见得着这位谢公子?他那样的人物,岂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
“直接求见,自然唐突。”沈清徽成竹在胸,“需得寻个由头,让他主动产生兴趣。”她目光转向周瑾,“先生与那胡师傅既有旧谊,可否再劳烦一次,请胡师傅代为引荐?不必直接提及合作,只言故人之子得了一件稀罕物,想请谢公子这等方家品鉴一二。姿态需放低,但东西,要足够亮眼。”
周瑾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沈清徽的意图——以品鉴之名,行推销之实,既保全了双方颜面,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他肃然道:“瑾可以一试。胡师傅虽性子孤拐,但重情念旧,且对精巧之物亦有痴迷。以品鉴之名,他或愿相助。”
“那便如此定下。”沈清徽起身,走到桌前,拿起一罐凝玉膏,又取了一小瓶薄荷精油和玫瑰纯露,“便以此三物,作为叩门砖。王婆婆,备车,明日我与你、周先生一同前往县城。陈砺随行护卫。”
“姑娘要亲自去?”王婆子有些惊讶。
“既是可能决定‘清徽阁’未来走向的关键人物,我自然要亲自一会。”沈清徽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况且,我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位能让周先生如此评价的谢公子,究竟是何等人物。”
她目光扫过手中那几件凝聚了无数心血的产品,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渠道之困,破局的关键,或许就系于这位身世成谜、能力非凡的流放公子身上。
谢长渊。
沈清徽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
但愿你,真如周瑾所言,是个识货之人。
夜色渐深,小院内的灯光却久久未熄。一场关乎未来的重要会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远在县城的谢长渊尚不知晓,一位来自乡村、却怀揣着惊天野心的女子,正带着她的“瑰宝”,即将叩响他紧闭的门扉。命运的丝线,开始悄然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