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停机坪还沾着凌晨的露水,杜鲁门?康纳利攥着公文包的指节泛白,里面装着的是他在龙国采访李默然时的全部录音带与手稿。
引擎的轰鸣声尚未完全消散,他便提着行李箱快步穿过人流,出租车的仪表盘指针在晨光里一点点爬升,朝着《时代周刊》总部的方向疾驰。
“这份采访不能等。” 杜鲁门对着后视镜里自己略显疲惫的脸喃喃自语。
三天前在龙国京市的录音棚里,那个刚满 16 岁的男孩抱着吉他,说话时还带着少年人的腼腆,可一谈起音乐眼睛就亮得惊人。
当时他只觉得这是个有天赋的艺人,直到整理资料时才发现,那些数字背后藏着怎样的震撼 —— 单张专辑 4000 万张销量,比麦当那的纪录足足多出近 2000 万张;11 张专辑累计 1.2 亿张的销量,连迈克?杰克逊巅峰时期的专辑总和都要逊色几分。
上午九点整,杜鲁门推开社长办公室的门,将装订整齐的资料册递了过去。
社长艾伦?佩里正揉着眉心处理晨间文件,见他进来便随手接过资料,指尖刚触到 “李默然” 三个字时还漫不经心,可当目光扫过 “4000 万张” 的销量数据,他突然停下了笔,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杜鲁门站在桌前,能看到社长的眉头从微蹙到舒展,最后竟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叹。
“难以置信。” 艾伦?佩里把资料册往桌上一拍,指腹反复摩挲着李默然的采访照片,“你知道吗?去年我们选的年度音乐人,单张专辑最高销量也才 1800 万张。这个龙国男孩,居然在一个被认为‘音乐市场尚不成熟’的国家,创下了这样的纪录。”
杜鲁门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底的疑虑:“boss,我承认他的成绩很惊人,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从来都是聚焦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毕竟来自龙国,而且只有 16 岁,读者会不会……”
“读者要看的是真实的影响力,不是刻板印象。” 艾伦打断他的话,伸手从书架上抽出过往的杂志,“你看,1984 年我们用迈克?杰克逊做封面,是因为他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
“几个月前用麦当那,是因为她改变了女性在乐坛的形象。现在,这个叫李默然的男孩,用音乐打破了国界的限制 —— 你敢相信吗?他的专辑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欧洲、东南亚都卖疯了。这不是影响力是什么?”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立刻把资料送排版部,让他们调整本期封面设计,标题就用‘龙国少年:改写全球音乐版图的新力量’。对了,亚洲地区的发行量增加 30%,尤其是龙国、香江和虫国,那里有他最多的听众。”
杜鲁门愣了愣,原本的疑虑在社长的笃定里渐渐消散。
他应声接过资料册,转身时正好撞见排版部的主管,对方一听要换封面,立刻召集团队忙碌起来。走廊里很快传来打印机的嗡鸣,李默然抱着吉他的照片,正从一张张白纸上缓缓浮现。
同一时刻,太平洋彼岸的东虫,放送协会总部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工作人员山田明彦捧着一本刚从纽约寄来的《时代周刊》,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他敲了三下门,得到回应后才快步走了进去。
会议桌旁坐着七位高层,会长原正人正低头看着高清电视技术合作的文件,听到脚步声便抬了抬头:“什么事这么着急?”
“会长,您看这个。” 山田将杂志递了过去,指着封面那个笑容干净的少年,“龙国的艺人李默然,登上了这期《时代周刊》的封面。”
原正人接过杂志,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睁大。他快速翻到内页,当看到 “单张专辑 4000 万张”、“11 张专辑 1.2 亿张” 的数字时,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钢笔从指间滑落到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嘶国!16 岁?这数据比迈克?杰克逊的《颤栗》还要恐怖!”
副会长大桥?康雄立刻凑了过来,盯着杂志上的数据皱起眉头:“会长,会不会是数据造假?龙国的音乐市场一向小众,怎么可能有人比迈克、麦当那卖得还多?我上个月和山姆家 RcA 公司谈合作时,他们还说龙国艺人在海外几乎没什么知名度。”
“康雄,你这段时间确实太忙了。” 理事局长小口昭二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李默然的专辑在我们国家没有任何宣传,却悄悄卖了 50 万盒磁带。你想想,中森名菜和松任古由实的专辑,今年最高销量也才 45 万盒,他已经超过她们了,仅次于井阳水、南方星和安全的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桥?康雄张了张嘴,最终只是伸手抓过杂志,反复确认着销量数据,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就在这时,理事兼节目本部长高井洁突然开口:“会长,我有个提议 —— 今年的红白歌会,邀请李默然来出演怎么样?”
话音刚落,经营委的石原立刻摇了摇头:“不行。你忘了今年 8 月份的事?曾康弘在中秋节跑去拜神坑,那边的民众反应很激烈,现在两个地方的文化交流几乎陷入停滞,他怎么可能愿意来?”
“该死的曾康弘!” 高井洁猛地拍了下桌子,声音里满是愤怒,“好好的中秋,非要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现在连累我们连优秀的艺人都邀请不到!”
“慎言!” 原正人突然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窗外,“这里是放送协会,小心被记者听到。”
高井洁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低下头:“对不起,会长,失礼了。”
原正人叹了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重新落回杂志上李默然的照片:“红白歌会月底就要举行,收视率压力很大。高井,你现在就去准备邀请函,越快越好。不管能不能成,先把手续递过去,毕竟他的音乐在我们国家很受欢迎,说不定…… 会有转机。”
“嗨!” 高井洁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出会议室。
他回到办公室后,第一时间拨通了龙国合作方的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邀请函的措辞改了又改,既想表达诚意,又要避开敏感话题,直到中午才终于确定了最终版本。
而在香江,劲歌金曲与中文金曲的主办方也正为邀请李默然的事忙碌着。
tVb 的会议室里,总监陈志明拿着一份播放数据,脸上满是兴奋:“你们看,李默然的《85 狂热》在我们电台的播放量,连续三个月都是第一,粉丝寄来的点播信堆了满满一柜子。如果能邀请到他来劲歌金曲,今年的收视率肯定能破纪录!”
“可中文金曲那边也在抢人啊。” 副总监林慧敏皱着眉,“他们已经在联系了李默然的工作室,我们得加快速度。”
陈志明立刻拿起电话,转了几次电话,才拨通了羊城新世代那边的电话。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原本紧张的语气立刻变得温和:“您好,我是 tVb 劲歌金曲的陈志明,我们非常希望能邀请李默然先生参加今年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不知道他有没有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李强温和的回应,说需要和李默然商量后再回复。
陈志明挂了电话,长长舒了口气,看向林慧敏:“至少有希望。”
林慧敏笑着点头:“我当然知道,我妹妹就是他的粉丝,那天还特意请假去排队呢。如果他能来,不仅是我们的荣幸,也是粉丝们的心愿。”
此时的羊城新世代影音公司,李默然刚进来
李强就将《时代周刊》的封面杂志和几份邀请函递到他面前,笑着说:“你现在可是全球都关注的音乐人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还有虫国红白歌会、香江的两个颁奖典礼,都向你发出了邀请。”
李默然接过杂志,看着封面上的自己,脸上露出几分腼腆的笑容:“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红白歌会的邀请函,你怎么看?” 李强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毕竟现在两国的关系有点敏感。”
李默然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划过邀请函上的文字:“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只要他们是真心邀请我去唱歌,我就愿意去,我还想圈他们的钱呢。不过,我得先确认一下那边的态度,不能让粉丝们担心。”
至于香江的两个颁奖典礼,他笑着点了点头:“香江的粉丝既然那么支持我,能去和他们见面,当然好。”
李强见他做出决定,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李默然的吉他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这个 16 岁的少年,正用他的音乐,跨越国界与偏见,在全球的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时代周刊》的封面,不过是他音乐旅程中的一个起点,更多的精彩,还在后面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