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与燥热,晚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温柔地拂过校园。当图书馆的灯光渐次熄灭,自习室的人潮逐渐退去,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却开始汇聚起另一股流动的生机。
米小圈换上宽松的运动服和跑鞋,独自走向操场。这已经成为他近期的一个新习惯。最初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体能测试,后来却发现,这每晚的四十分钟,竟成了他一天中最放松、也最接近自己的时刻。
操场上很热闹。有结伴而行、边走边聊的同学;有戴着耳机、节奏均匀的跑步达人;也有像他一样,速度不快,只是为了出汗和放空的“养生跑者”。跑道内侧的草坪上,还有人围坐成一圈弹着吉他,悠扬的旋律随风飘散。
做完简单的热身运动,米小圈踏上了熟悉的第二跑道。起初几步,身体还有些僵硬,白天的疲惫感尚未完全消散。但随着步伐的迈开,规律的呼吸逐渐建立,思绪也开始从繁重的课业中抽离出来。
脚步声在耳边规律地回响,配合着呼吸的节奏,像一种独特的白噪音,冲刷着大脑里的杂念。白天在《操作系统》课上纠结的“进程同步”问题,编程社项目里那个迟迟无法解决的边界bug,还有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压力……这些盘踞在心头的事务,似乎都随着一呼一吸、一步一踏,被暂时搁置,或者换了一种更平和的方式在脑海中流淌。
他跑过弯道,看着前方那个步伐稳健、不断超越他人的背影,心里默默给自己鼓劲。他跑过直道,听着旁边几个女生边跑边讨论着社团活动的笑声,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他跑过主席台,瞥见看台上依偎着的情侣,影子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在这个所有人都专注于自身运动、无暇他顾的环境里,他感到一种难得的自由。不需要与人交谈,不需要表现什么,只需要听从自己的身体,感受汗水慢慢渗出皮肤,感受心跳逐渐加快,感受腿部肌肉微微的酸胀感。
思绪飘得更远了。他想起了寒假里和姜小牙、车驰的聚会,那些毫无顾忌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他想起了开学时看到李黎的那个瞬间,她那利落的短发和沉静的眼神……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微澜,随即又消失在规律的脚步声中。有些心事,适合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奔跑中,轻轻地想,然后又轻轻地放下。
跑到第三圈时,他感觉有些吃力,呼吸变得急促,小腿像是灌了铅。一个声音在脑海里说:“停下吧,够累了。”但他咬咬牙,调整了一下呼吸,目光盯着前方不远处的路灯,心里默数着步子,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圈,就一圈。”
当他终于完成自己设定的五公里目标,缓缓停下脚步,在跑道边缘慢慢走动平复呼吸时,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极度舒畅的感觉席卷全身。晚风拂过汗湿的额发和脖颈,带来冰凉的惬意。他抬头望着墨蓝色的夜空,稀疏的星子闪烁着,远处教学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
操场上的人渐渐少了,吉他声也停了。米小圈做着拉伸,听着自己逐渐平缓的心跳,感觉白天积压的焦虑和迷茫,仿佛都随着汗水蒸发在了这晚风里。身体是疲惫的,但精神却像是被清空重启,变得清明而放松。
这操场夜跑,不再仅仅是锻炼身体。它成了他独处的仪式,是梳理心事的空间,是释放压力的出口,也是与自己对话的旅程。在那一声声踏实的脚步声和一阵阵温柔的晚风里,他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放下。带着一身轻快和重新充实的勇气,他走出操场,融入夜色,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这每晚的奔跑,正悄悄地塑造着一个更坚韧、也更平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