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两人加班到深夜。
明良正在调试电机,忽然发现转速波动超过了 5%,他皱着眉,反复检查线路,却没找到问题。
书林凑过来,看着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想了想说:
“会不会是电磁干扰?
你用的微型电机线圈太密,通电时可能会干扰传感器信号。
我之前做光学加密时,遇到过类似问题,或许可以用屏蔽漆试试。”
明良眼睛一亮,赶紧找出屏蔽漆,小心地涂在电机线圈上。
再次测试时,转速波动果然降到了 2% 以内。
他松了口气,给书林泡了杯热咖啡,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
“书林姐,谢谢你。
要是没有你,我可能还在死磕线路问题。
不过微型机的动力系统,确实有很多特殊限制,之前有团队想把常规无人机的方案套过来,最后都失败了。”
书林接过咖啡,笑着说:
“该谢的是我才对!
这次跟着你,才知道微型无人机要考虑这么多细节,比如怎么在有限空间里布置散热通道,怎么让传感器和电机互不干扰。
我还攒了个新思路。
以后可以把蚊蝇无人机和战机的导航系统联动,用你的微型机做前置侦察,我的算法做数据加密,实战价值肯定更高!”
明良看着她眼里的光,心跳又开始加速,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工具,耳尖却红得发烫。
他知道,自己不仅被这个明媚又厉害的姑娘吸引,更在她身上看到了 “理论与实操碰撞” 的惊喜。
她懂的理论能为他的实操指路,而他的专业也能帮她填补微型化领域的空白。
几天后,新的蚊蝇无人机终于组装完成。
明良抱着测试台,书林坐在电脑前准备记录数据。
当那台小小的的无人机平稳起飞,在实验室里灵活穿梭,甚至能精准停在书架的缝隙里时,明良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书林也笑着鼓掌:“太好了!你的动力系统调试得太精准了,连这么窄的缝隙都能过去!”
明良看着书林的笑容,心里暗暗想:
以后要是有微型机的难题,一定要找书林姐一起讨论。
她的理论能帮他打开思路,而他也能帮她把理论落到实处。
这种互补的感觉,是他从未有过的。
而书林看着盘旋的无人机,心里也有了新的计划。
把微型无人机、常规无人机和战机的技术整合起来,形成 “空天地一体化侦察系统”。
她拍了拍明良的肩膀:
“以后有新想法,随时找我讨论!你的微型机技术,说不定能帮我解决战机侦察盲区的问题!”
明良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欢喜。
书林连续一周往微型无人机实验室跑的事,很快被明良的团队成员发现了。
这天中午,明良刚把书林送出门,回头就被三个同事围在了实验室门口,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挤眉弄眼地问:
“明良,可以啊!什么时候跟体系作战组的‘拼命三娘’搭上关系了?”
明良脸一红,赶紧把实验室的门关上,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
“之前打靶比赛,她不小心把我的蚊蝇无人机打坏了,现在过来帮忙一起重做。”
“打坏了?”
另一个短发姑娘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诧异,
“就你宝贝得不行、熬了三个通宵的那台?你没跟她吵架啊?
我听说卫书林搞科研的时候特别较真,之前有人跟她争算法思路,都被她怼得说不出话。”
明良赶紧摆手:
“没有没有,她态度特别好,还主动道歉,帮我做数据计算和编程,帮了我不少忙。”
他顿了顿,想起昨天书林帮他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时的从容,又补充道,
“而且她技术真的厉害,我之前卡了好久的电池调压问题,她半天就编好程序解决了。”
“那当然了!”
最旁边的小伙子拍了下手,语气里满是敬佩,
“你还不知道吧?
卫书林就是前些日子提交两份新型战机设计图的人!
听说测试数据特别漂亮,军备部都已经开始生产了!”
明良愣住了,手里的螺丝刀 “啪” 地掉在地上。
他之前只知道书林在体系作战组搞科研,却没想到她就是基地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战机设计天才”。
想起这几天书林在实验室里,一边帮他写程序,一边随口提出 “微型机与战机导航联动” 的思路,他心里瞬间涌上一股强烈的崇拜。
原来她不仅懂算法和光学,连战机设计这么复杂的领域都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