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秋十月,大同府的天空格外高远,湛蓝如洗。

自大捷之后,整个大同府都沉浸在一种亢奋而又安定的氛围中。鞑靼主力远遁,边境的马匪被清剿一空,商路重开,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这座边塞重镇,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所有的改变,都源于那个男人——代王朱衡。

如今在大同府,百姓们可以不识总兵,不敬知府,但无人不知代王之名。甚至有孩童在玩闹时,都会用泥巴捏出火炮的模样,嘴里喊着“代王万胜”。

人心,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悄然易主。

这一日,通往代王府的官道上,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一支庞大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从远处行来。队伍前方,是明黄的仪仗和“肃静”“回避”的招牌。中央,一顶八抬大轿,由宫中健壮的太监抬着,轿子旁,簇拥着数十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个个面容冷峻,手按绣春刀。

京城来人了。

而且是带着圣旨的天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大同府。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天子使臣的风采,更想知道,皇上会如何封赏他们的守护神。

代王府门前,朱衡一身亲王常服,早已率领王府上下,以及大同府总兵李成梁等一众武官,在此等候。

朱衡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喜怒。

李成梁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却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他是个粗人,不懂朝堂上那些弯弯绕绕,但他本能地感觉到,这次的阵仗,太大了。寻常的封赏,何须出动锦衣卫护送?

“殿下,”他压低声音,凑到朱衡耳边,“来者不善啊。”

朱衡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王五站在另一侧,手一直按在腰间的枪柄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越来越近的队伍,如同一只护主的猎犬。

终于,队伍在王府门前停下。

轿帘掀开,一个面白无须,身穿大红砗磲补子蟒袍的太监,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了出来。他约莫四十多岁,眼神阴柔,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的张让。

“咱家张让,见过代王殿下。”张让的声音又尖又细,带着一股宫里特有的调子。

“张公公远来辛苦。”朱衡微微颔首,不卑不亢。

张让的目光在朱衡身上打了个转,心中暗暗称奇。眼前的年轻人,不过十七八岁,眉宇间却沉稳得不像话,面对自己这个天子近侍,丝毫没有寻常藩王的谄媚或紧张。那双眼睛,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收敛心神,清了清嗓子,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接过一卷明黄的圣旨,高高举起。

“代王朱衡,接旨!”

“臣,朱衡,接旨。”

朱衡整理了一下衣袍,领着身后众人,跪了下去。

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只有秋风卷起落叶的沙沙声。

张让展开圣旨,他那尖利的声音,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清晰,一字一句,传遍了整个王府前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代王朱衡,天潢贵胄,国之藩屏。自出镇北疆,克己奉公,励精图治。今鞑靼犯边,社稷震动,代王以监军之职,协同总兵李成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阵斩敌酋,扬我大明国威……”

开头的嘉奖之词,洋洋洒洒,说得天花乱坠。李成梁听得热血沸腾,与有荣焉。周围的百姓们更是激动不已,窃窃私语。

“听到了吗?皇上在夸咱们王爷呢!”

“那是!咱们王爷可是活神仙!”

朱衡静静地跪着,面沉如水。他知道,真正的戏肉,在后面。

果然,张让的语调一转,变得更加高亢激昂。

“……其功勋盖世,彪炳史册。若不加恩赏,何以慰忠臣之心,何以励天下之志?朕思虑再三,特加封代王朱衡为‘镇北王’,食邑两万户,位在诸亲王之上!”

“轰!”

人群炸开了锅!

镇北王!

位在诸亲王之上!

这是何等的荣耀!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

李成梁激动得浑身发抖,恨不得当场跳起来。他觉得,皇上圣明,没有亏待殿下!

然而,跪在最前面的朱衡,身体却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来了。

捧杀的第一步。

王五的脸色也变了,他虽然不懂太多朝政,但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这“镇北王”的头衔,太烫手了!

张让欣赏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顿了顿,让这颗重磅炸弹的余波飞一会儿,然后用一种近乎咏唱的调子,念出了圣旨的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为彰镇北王不世之功,朕效仿古之圣君,特赐九锡之礼!”

“一,赐车马,玄牡二驷,以彰其德!”

“二,赐衣服,衮冕之服,以彰其功!”

“三,赐乐器,轩悬之乐,以彰其仁!”

“四,赐朱户,丹漆其门,以彰其异!”

“五,赐纳陛,登殿不趋,以彰其劳!”

“六,赐虎贲,卫士三百,以彰其威!”

“七,赐弓矢,彤弓百,卢弓千,以彰其武!”

“八,赐斧钺,可专征伐,以彰其权!”

“九,赐秬鬯,圭瓒副焉,以彰其孝!”

张让每念出一项,周围的空气就仿佛凝固一分。

普通百姓听不懂“九锡”是什么,只觉得是天大的赏赐,欢呼声此起彼伏。

但李成梁,这位镇守一方的总兵,此刻已经不是激动,而是惊恐了。他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脸色煞白。

九锡!

他读过史书,他知道这两个字背后代表的血腥与杀戮!

王莽受九锡而篡汉!曹操受九锡而奠魏!

这哪里是封赏?这分明是催命符!

皇上这是在昭告天下:朕的这个弟弟,功高震主,野心勃勃,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这是要把朱衡放在火上,用天下悠悠众口来烤,用祖宗法度来烤,用文官集团的唾沫星子来淹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跪在最前方的年轻身影上。

接,还是不接?

接了,就是坐实了“乱臣贼子”的名头,从此成为朝野上下的公敌,天下藩王的眼中钉。皇帝随时可以一道旨意,号令天下共击之。

不接,就是抗旨不遵,公然打皇帝的脸。那更是现成的谋反罪名。

这是一个死局。一个用无上荣耀编织成的,精美绝伦的死局!

张让念完了圣旨,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居高临下地看着朱衡:“镇北王殿下,还不接旨谢恩?”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

秋风吹过,卷起朱衡的衣角。他依旧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像。

王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已经握住了枪套的纽扣。只要殿下一声令下,他有把握在三息之内,让这个传旨的太监和他身后的锦衣卫,全都变成尸体。

李成梁的呼吸也变得粗重,他看着朱衡的背影,心中天人交战。

终于,朱衡动了。

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越过张让,仿佛看穿了时空,看到了遥远京城里,那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兄。

他的脸上,没有愤怒,没有恐惧,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他只是,笑了。

那笑容很轻,很淡,却带着一种让张让心底发寒的意味。

仿佛在说:你的招数,我看穿了。

也仿佛在说:这点伎俩,还不够看。

然后,在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朱衡双手高高举起,声音朗朗,响彻云霄。

“臣,朱衡,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