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楼”在京城声名鹊起,“山海皮草”在沪上惊艳亮相,南北两地的生意如同上了发条般高速运转起来。然而,表面的风光之下,孟礼欢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和清醒。他深知,无论是极致新鲜的空运海鲜,还是顶级奢华的皮草山货,其生命线都牢牢系于一条稳定、高效、可靠的供应链之上。这条“山海之间的隐形桥梁”,才是他所有产业真正的命脉所在。
北京,雨儿胡同四合院的书房里,灯光常常亮至深夜。桌上摊开着铁路时刻表、民航货运手册、手绘的渤海湾海图,以及写满了各种数字和符号的草稿纸。孟礼欢眉头微蹙,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脑海中不断推演、计算。
“欢哥,这是这个星期‘山海楼’的海鲜消耗量和预定清单。”孟小军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兴奋,也有一丝忧虑,“照这个趋势,咱们现有的空运频次,怕是很快就要跟不上了。而且,有些客人开始预定周末的宴席,对海鲜的鲜活度要求更高。”
孟礼欢接过清单扫了一眼,点了点头。生意好是好事,但也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极限挑战。空运成本高昂,不可能无限制增加班次,而且飞机起降、货物交接都有固定时间,如何精准衔接,确保食材在最短时间内从海里直达餐桌,是个极其精细的系统工程。
“光靠咱们自己盯,不行了。”孟礼欢放下清单,站起身,在屋里踱了两步,“得把这条线,彻底理顺,形成规矩。”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靠山屯这个源头。他给孟礼兵和老刘叔去了电话,不再是简单下达指令,而是提出了更系统化的要求。
“兵子,听着,以后出海,不能光看运气。”孟礼欢对着话筒,声音沉稳,“要根据潮汐、 moon phase(月相)、海流情况,提前规划捕捞区域和目标鱼种。建立捕捞日志,记录每次出海的时间、地点、收获、天气海况。我们要摸清这片海的脾气,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备货,而不是等酒楼要了才临时抱佛脚。”
电话那头的孟礼兵听得有些懵,但还是努力记下:“明白,欢哥!俺们以后出去,都带上本子记!”
“还有,海货上岸后的初步处理,必须标准化!”孟礼欢继续强调,“什么样的鱼用什么方法保活,什么样的虾用什么方式暂养,温度、氧气、包装材料,都要有讲究。老刘叔是行家,你们多听他指挥。咱们卖的就是‘鲜’字,源头把控不好,后面全白搭。”
解决了源头,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运输环节。孟礼欢带着韩立军,几乎成了首都机场和海军相关后勤部门的常客。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协调舱位,而是希望通过秦海龙的关系,尝试建立一种更稳定、更优先的合作模式。
在机场货运区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对一位负责货运调度的科长,孟礼欢没有空谈交情,而是直接摆出了数据和方案。
“张科长,这是我们近三个月通过贵机场货运的海鲜数量和价值统计。”孟礼欢将一份手写的表格推过去,“您看,总量在稳步上升,而且都是高价值货物。我们希望能签订一个长期合作协议,固定每周二、四、六的舱位,优先级提高,费用我们可以按协议价上浮一点。”
张科长看着表格上那不断攀升的数字和货值,有些动容,但依旧面露难色:“孟同志,你的货物价值高,我们也知道。但民航货运有严格的计划和规定,固定舱位和优先级……这个不太好办啊。”
孟礼欢早有准备,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张科长,我知道规矩。但我们这货,它不一样。除了商业价值,偶尔也有些……特殊任务,需要最快速度送达,耽误不起。您行个方便,建立个绿色通道,不仅是帮我们,也是帮……某些不便明说的部门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当然,该有的手续和费用,我们一分不会少,甚至可以在协议外,额外支付一笔‘加急服务费’。”
他这话半明半暗,既点出了与秦海龙那边千丝万缕的联系,暗示了可能存在的“特殊任务”,又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张科长沉吟良久,看着孟礼欢那坦诚而笃定的眼神,最终缓缓点了点头:“原则上……可以试试。但必须严格符合规定,手续齐全!”
“这个您放心!”孟礼欢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有了相对固定的航空舱位和优先权,运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就有了基本保障。
航空问题初步解决,地面接驳和短途运输就成了下一个瓶颈。海鲜下飞机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运抵“山海楼”和后厨?孟礼欢将目光投向了韩立军。
“立军,以后机场这条线,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孟礼欢对这位大舅哥委以重任,“你去弄一辆专用的冷藏车,车里要配发电机和保温箱,确保温度可控。飞机落地前,你必须带人在货运区等着,货一到,立刻查验、签收、装车,然后以最快速度送回酒楼。路上哪怕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影响食材品质!”
韩立军感受到肩上的担子,用力点头:“欢子,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让货在我这儿掉链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孟礼欢甚至拉着韩立军和孟小军,进行了一次次模拟演练。从飞机落地时间预估,到货运站提货流程,再到市区最佳行驶路线选择,以及遇到突发交通状况的备选方案,都反复推敲。他还借鉴了后世物流公司的管理经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交接单,要求每个环节签字确认,明确责任。
与此同时,上海的皮草供应链相对简单,但同样需要精心维护。孟礼欢叮嘱孟繁贵老叔,皮草的储存环境必须恒温恒湿,定期通风除尘,并建立了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每次往上海发货,都选择铁路快运,由韩立军或孟小军亲自押运,确保这批价值连城的货物安全抵达。
这条跨越千里的“山海供应链”,在孟礼欢近乎偏执的打磨下,渐渐变得清晰、顺畅、高效起来。
靠山屯的渔民们,在孟礼兵和老刘叔的带领下,开始学着看潮汐表,记录海况,捕捞和初处理更加规范有序。
机场那边,有了长期协议和“加急费”,孟礼欢的货总能得到优先处理,甚至有了专门的对接人员。
韩立军开着新买的二手冷藏车,熟悉了北京的大小街道,成了连接机场和“山海楼”最迅捷的纽带。
“山海楼”的后厨,则根据稳定的到货时间,精准安排菜品准备和客席预定,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笼罩了北京城。孟礼欢被电话铃声惊醒,是韩立军从机场打来的。
“欢子,坏了!飞机晚点了!而且晚点不少!这批对虾和大黄鱼,怕是要耽搁!”韩立军的声音带着焦急。
孟礼欢瞬间清醒,他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飞机可能的到达时间,冷藏车的保温极限,以及酒楼明天中午预定的宴席……
“立军,别慌!”孟礼欢声音沉稳,“你就在机场等着,随时关注航班动态。我联系酒楼那边,让他们做好预案。记住,货一到,立刻检查状态,如果对虾活力不足,优先保障大黄鱼!路上开稳点,但也不能太慢!我这边协调后厨,看能不能把部分海鲜菜调整到晚上……”
他条理清晰的指令,让电话那头的韩立军迅速镇定下来。结束通话,孟礼欢又立刻拨通了“山海楼”的值班电话,与守在那里的孟礼兵沟通应对方案。
那一夜,雨声淅沥,孟礼欢书房里的灯一直亮着。他守着电话,如同船长守在暴风雨中的驾驶舱,协调着这条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飞机在延误两个多小时后降落。韩立军接到货时,对虾虽然不如平时生猛,但大部分依然存活,大黄鱼状态尚可。他按照孟礼欢的指示,优先将大黄鱼迅速送回,同时对虾也做了紧急降温和增氧处理。
第二天中午,“山海楼”的宴席有惊无险。虽然个别对虾菜品口感略有影响,但清蒸大黄鱼的极致鲜美,依旧赢得了满堂彩。客人们并未察觉背后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只有孟礼欢和核心团队知道,他们精心构建的这条“生鲜高速路”,经受住了一次突如其来的考验。
经过这次事件,孟礼欢对供应链的细节把控更加严格。他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进行简单的“冷链”延伸,比如在包装箱内使用更多可重复利用的冰袋、探索不同季节的保温材料等。
看着南北两地的生意在这条日益稳固的供应链支撑下,蒸蒸日上,孟礼欢站在四合院的院子里,望着秋高气爽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供应链,就如同他布下的一张无形之网,精准地捕捉着来自山海的价值,并将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张网,才是他未来商业帝国,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