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淮,没有如愿。
母亲并没有认真教他修剑,她从五湖四海托朋友,搜罗一切能改变灵根的神器、药物。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孟淮,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单灵根的孩子。
好,他试。
那就让他们如愿。
他试了一年又一年,母亲失望的眼神越积越多,父亲对他的不满越攒越巨。
终于,他们放弃了!
母亲收了一个小徒弟—潘年,母亲要开始教导他修剑了。
孟淮终于可以开始修炼了!
日月交叠,阴晴雨雪,他笨拙地跟在潘年后面练剑,一刻也不敢松懈。
可他在剑修一道,没有天赋。
竹简上繁复的剑诀,他半点都不通,剑气没有成为制敌的利器,反而成了让自己受伤的罪魁祸首。
潘年和他就大不一样了。
潘年师兄进步神速,仅凭着对剑道的理解,他十日筑基,一下成为山中新秀。
母亲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父亲也对他称赞连连。
孟淮呢?
谁会在乎他?
他应该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躲起来,关起来,不要出现在人前,不要让父母丢脸。
“孟淮,昨日留给你的剑诀,你还没有记住吗?”
母亲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她的眼神中是不满、是痛苦。
“你已经是双灵根,先天不足,还如此地不努力,你想要做什么!”
父亲更是恶意十足。
孟淮,你修仙是为了什么?
那时的他,拼命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同。
但他知道,修剑一道,他走不通。
孟淮开始不顾别人的眼光,满昆仑的转,他不信双灵根就是废物,他不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他想要找到自己的道!
鲁长老,他是个和善的人。
孟淮趁着他教习弟子的功夫,躲在树上偷学。
鲁长老看是他,想到这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强压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修体啊,他们怎么会答应。
碍于鲁长老的面子,父亲只是将他的腿打断,让他没有办法再去偷学。
“你以为,你在修体一路又能有什么作为?”
他在床上整整躺了四十九天。
他盯着屋顶上的三百六十片瓦,数了一遍又一遍。
从日升数到月落,从仲春数到盛夏。
从那以后,他知道,在昆仑,他是没有办法修仙的。
也是一次拂柳秘境,南宫煜带着太微的弟子来昆仑参加。
孟淮找到煜长老,问她能不能将自己带回太微。
南宫煜双手环胸,“虽然你是上品灵根,但你已经修炼了昆仑心法,何能再入我太微?”
他当着南宫煜的面,将佩剑扎进心肺,自废功法。
孟淮跪在地上,大口大口吐着血,狼狈至极,“现在,可以了吗?”
南宫煜颇有兴致地看着他,“你叫什么?”
“孟...米汉,我叫米汉。”
米汉,你修仙是为了什么?
虽然很可笑,但他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居然还是希冀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问心石大亮,他的修为再攀一层。
二问:你能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吗?
不知怎的,听到这个问题,米汉的脑海中划过父母的声音。
“你又能做成什么?”
他的眼前划过,数瓦片的四十九天。
他倒退两步,心口一甜,刚刚级级攀高的修为,开始快速倒退。
原来,他还是没能走出昆仑。
“米汉,你要和我们回太微吗?”
颜书的话惊醒了深陷回忆中的米汉。
回太微吗?
“我没有办法突破金丹,回去了也是等死。”
颜书看着笼罩着死气的米汉,她伸手把他拽了起来。
断腿渗血,一滴一滴顺着衣角滴落草地。四周躲藏着的野兽,受鲜血的蛊惑,低沉地吼叫。
但碍于颜书和杨芙,他们不敢上前享受美味的食物。
“你不想突破金丹吗?”
米汉垂目看她,“我说,我没有办法,你听不懂吗?”
“你不敢突破金丹吗?”
“你是不是耳朵有毛病啊...”
颜书松开手,米汉又摔回了地上,尘土混着血气飞扬。
她打开传音符联系潘年,让他来接米汉。
“不要因为打不过你爹就这么颓废,你连我都打不过,打不过孟长老是正常的。”
“但米汉,”颜书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很强,你在体修一道的天赋,无人可敌。”
“你当初为了破关师兄的土牢符,一年窜了好几个等级,那股子冲劲哪去了?”
“你才二十五岁,你的成就一定会比孟长老要高。”
“你得好好活着,才能看到。”
颜书真是个奇怪的人。
柔柔弱弱的外表,纤细的四肢,自己一只手就能掰断。
但她说的话,总是能让人信服。
她说,米汉,你未来的成就一定会比孟长老要高。
真的吗?
米汉在心底,小声地问自己。
他透过昏暗的日光,努力去看颜书的眼睛。
她的眼睛,黑白分明,里面蕴含着诚恳和笃定。
是真的,至少颜书是这么认为的。
原来,他也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杨芙也认真地点了点头,“米师兄,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哦!”
她大着胆子,还是将两瓶回春丹放到了米汉头边。
潘年来得很快,远处他的身影渐渐走近。
“别等我都突破金丹了,你还在筑基。”颜书的眼神流转,里面充斥着,菜,就多练。
“你放屁。”
潘年来时就听到这三个字,他耸了耸鼻子,扬起笑意,“颜师妹,杨师妹,这里就交给我吧,天色不早了,你们早些回去休息。”
颜书点了点头,“多谢潘师兄了。”
潘年搀着米汉离开,颜书没有刻意提高音量,“米汉,我们在太微等你。”
看着米汉的身影消失,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但颜书和杨芙没有停留。
她们确认了米汉性命无虞,接下来就要操心自己的性命了。
虽然夜间的两界山充斥着危险,但夜间的昆仑,同样可能成为两人的葬身之地。
逃!
合璧不停,两人按着来时的路,原路返回。
她们抛弃了所有小路,哪怕再绕更多的路,只走大城。
一路急行军,尽管比去时绕了更多的路,也只花了七日左右。
终于,她们来到了蒲山界下。
山后便是渤海了,翻过此山,她们就能回到太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