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星依着这几月练熟的礼仪,缓缓起身屈膝,裙摆扫过地面时带着几分从容的弧度。
礼毕后,她抬眸时神色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和,声音清亮却不张扬:“多谢各位千金抬爱,只是小女子瞧着殿中诸位或吟月照山河,或咏佳节团圆,佳句连珠不绝,早已让人心生赞叹。方才又贪饮了几杯,实在不胜酒力,此刻哪敢贸然献丑?论及才情,小女子自愧不如。”
皇后娘娘端坐于帝侧,凤目微抬,先若有若无地睥睨了若昭公主一眼——那眼神里带着几分对女儿小动作的了然,却未有半分责备。待收回目光,她执起茶盏,语调悠悠却自带威仪:“侯府二小姐不必过谦。你的才名,京中早有流传,便是哀家,也时常听闻闺阁中有你的佳句传抄。今日这般好月色、好景致,你若能附上一句,倒也不负这满殿雅兴,断不会扰了众人的兴致。”
话里看似是劝,实则句句都将“才女”的名头往沈清身上推,明着是给台阶,暗地里却顺着若昭公主的心意,将沈清推到了不得不应的境地。
林晓星心里顿时掀起一阵哀嚎:不是吧不是吧!原主,你说你这么有才干嘛,年轻有为就把才名闯得人尽皆知。这下好了,连皇后都出面了,我这想摆烂都没地方躲!
此时魂在21世纪的沈清却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
林晓星心里虽仍在暗暗吐槽,面上却丝毫不显,只依着贵女仪轨缓缓直起身,敛衽垂眸,姿态恭谨无半分错处。待抬眸时,她目光澄澈地望向皇后,声音平稳却满含敬意:“是,臣女遵命。”
此时侯府夫人也因目前情形也紧张地暗暗攥紧了袖中的帕子,指尖微微发凉,面上却只能强装镇定,不让旁人看出异样。
只见林晓星一会假装看了看天,一会假装看了看御花园夜晚的景色,那模样瞧着,大家以为她在想借景抒情,构思诗句,惹得殿中众人都屏息等着。
只有林晓星自己知道,她是在搜肠刮肚九年义务剩下不多的墨水,现在恨不得和月亮相关的诗句能搬一句就搬一句出来。
诶有一句了,林晓星眼神一亮,款步上前,先是朝着皇帝与皇后盈盈下拜,仪态优雅,随后直起身,声如出谷黄莺,清晰又恭敬地说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臣女献丑了。咳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念罢,她微微垂眸,静待众人反应。
刹那间,全场仿若被定住一般,鸦雀无声,良久,唯有殿外微风拂过树梢,沙沙作响。
林晓星尴尬地站在原地,内心暗自怀疑,不是吧,难道背错了?此时脑子偏偏作对似的又想起来几首跟明月相关的诗词。要不换一句?正尴尬踌躇之间,一声清脆的掌声打破寂静,竟是皇帝率先回过神来,他满脸赞赏,抬手鼓掌:“好!好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短短十字,便将这中秋月色的雄浑与佳节思人的情思尽显!”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跟着附和。
礼部尚书连忙起身,高声赞道:“侯府二小姐果然名不虚传,此诗意境高远,直追古人!”
贵女们也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叹:“沈小姐才情卓绝,这诗一出口,真是技惊四座!”
一时间,满殿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那热烈的气氛仿若要将这中秋的夜色都烘得更亮几分 。
见赢得满堂喝彩,侯府夫人此时紧绷的神经也松懈下来,看来清儿这段时日只是藏拙了。侯府夫人暗暗笑叹。
听到掌声,林晓星反而紧张了起来。这……是不是装逼装大了?可是她当时只想得起这句,原作者是谁她现在都不确定。谁让九年义务教育只让填空诗句来着。作者谁记得啊。
“不可能!”若昭公主猛地站出来,拔高的声音惊得众人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