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侯府高墙内的沈清辞,一夜无眠。
指间仿佛还残留着那玄铁令牌冰凉的触感,耳畔回响着萧景珩低沉而笃定的声音。
“盟友”二字,重若千钧,意味着她已半只脚踏入了一个更深不可测、更危险,却也可能更广阔的世界。
翌日,她强压下纷乱的心绪,首先通过柳嬷嬷,向陈娘子传递了隐晦的警示,让她近日务必谨慎,留意“锦绣阁”的动静,但并未提及已寻求外援。
她需要亲眼验证,萧景珩的承诺是否真的如此迅捷有效。
验证来得快得惊人。
不过两三日功夫,陈娘子那边便悄悄递来消息,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后怕:
原本气势汹汹、联合了几家商铺打算挤压她生意、甚至扬言要让她在京城待不下去的“锦绣阁”东家,竟突然态度大变!
不仅主动撤回了所有刁难,其掌柜还亲自上门赔礼道歉,言语间极为恭敬,甚至透露出希望以后能“合作共赢”的意思。
一场眼看就要降临的灭顶之灾,竟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柳嬷嬷转述时,手都在发抖:“小姐……那位萧公子……真是……真是手眼通天啊!”
沈清辞听完,沉默良久。
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的同时,却涌起一股更深的寒意。
萧景珩的能量,远超出她的预估。
解决这样一场商业纠纷,对他而言似乎只是举手之劳,轻描淡写至极。
这种绝对的力量差距,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同盟中的脆弱位置。
他兑现了承诺,现在,轮到她了。
她不能只享受庇护而不付出。
盟友关系需要价值对等才能维持。
她必须展现出自己的用处。
机会很快来了。
几日后的雅集上,那位苏小姐忧心忡忡地提及一桩烦心事:
其父苏翰林近日奉命整理勘误一批前朝典籍,其中涉及大量算学、水利方面的图表,年代久远,模糊不清,且多有错漏。翰林院中几位擅长此道的老先生皆束手无策,进度极其缓慢,苏翰林因此承受了不小压力,连日愁眉不展。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沈清辞心中一动。
算学、水利图表?
这似乎触及了她的知识盲区,但……
《百工辑要》中确有少量涉及测量、计算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她拥有超越时代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雅集结束后,她立刻闭门翻阅《百工辑要》,并结合自己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试图理解那些古代图表的内在规律。
她发现,许多错误并非无迹可寻,往往符合常见的抄写或刻印失误模式。
她尝试着用表格对比、图形还原、逆向推导等方法,竟真的成功复原、勘误了几处疑难之处!
她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她能提供给萧景珩的第一次“回报”。
苏翰林的事虽看似只是文牍工作,但若能解决,必能赢得苏翰林的好感,更重要的是,她能借此向萧景珩展示一种独特的能力——
一种超越时代的知识处理和信息复原能力,这远比提供一件具体物品或一条情报更有战略价值。
她没有选择直接联络萧景珩,而是采取了一种更迂回的方式。
她将几处最关键的勘误结论和推导思路,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将其夹在一本无关的诗集中,让柳嬷嬷再次前往知味斋,交给周掌柜,只说:“小姐近日研读诗书,偶有所得,录于纸上,或对居士有所启发。”
她故意说得模糊,既传递了信息,又保持了矜持和神秘感,将解读的主动权交给对方。
这一次,萧景珩的回应不再是召见,而是一份“回礼”。
几日后,柳嬷嬷从周掌柜那里带回一个沉重的书匣。
里面并非金银,而是整整一套市面上极难寻到的、前朝算术大家的孤本刻印集!
附带一张素笺,上书:“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小姐慧心,解我友人燃眉之急。此物或可助小姐更进一步。珩。”
他果然立刻明白了那纸条的价值,并迅速将其利用,解了苏翰林之困!
而他回赠的礼物,更是精准地投其所好——正是沈清辞目前最需要的、更深度的知识来源!
这份心思缜密、投桃报李的作风,让沈清辞心情复杂。
他尊重她的智慧,认可她的价值,并以一种极其得体的方式给予回报,这让她的警惕心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丝微妙的被欣赏感和满足感所侵蚀。
然而,这和谐之下,观念的差异也悄然浮现。
在随后一次通过周掌柜转递的简短通信中,萧景珩似乎无意间提及处理“锦绣阁”的手段:“……区区商贾,略施薄惩,以儆效尤即可,无需耗费过多心神……”
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视众生如蝼蚁的漠然。
他关心的是结果和效率,至于“锦绣阁”东家之后是否会报复更弱小的商人,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这种属于上位者的冷酷,让沈清辞感到一丝不适。
她不禁想起小蝶,想起那些在权力面前无力挣扎的微小个体。
她提笔回信时,在讨论完正事后,鬼使神差地多加了一句:“……风熄野火,固然爽利,然火星溅落,或引燃它处枯草。须臾不敢或忘,终是百姓生计。”
她试图委婉地表达,在解决麻烦时,也应尽量顾及更底层之人的生计。
萧景珩的回信很快,却只有一句话:“小姐仁心。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妇人之仁,恐误大事。”
“妇人之仁”!
四个字,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刚刚建立起的那点默契和欣赏。
沈清辞捏着信纸,指尖微微发白。
她清楚地感受到了两人之间那深不见底的鸿沟——不仅仅是权力地位,更是根本理念和视角的差异。
他欣赏她的“慧心”,却轻视她的“仁心”。
在他眼中,或许效率、大局、最终目标才是最重要的,过程中的“微小”代价可以忽略不计。
一种混合着失望、愤怒和无力感的情绪在她心中蔓延。
盟友? 是的,他们因利益和各自的能力而暂时结盟。
爱人?绝无可能。不仅因为她不敢,更因为理念的根本不同。
那丝因欣赏而生的微妙悸动,迅速冷却下来。
她再次清醒地认识到,与萧景珩的关系,必须保持在纯粹的利益交换和智力合作层面,绝不能掺杂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尽管理念相左,同盟却已无法轻易脱离。
她需要他的庇护和资源,他似乎也看重她的独特能力。
这条合作之路,注定将伴随着不断的张力、试探、磨合与碰撞。
沈清辞收起那套珍贵的算术孤本,也将那点刚刚萌芽便迅速枯萎的情愫,深深埋藏。
前路漫漫,她需更加谨慎,既要借力前行,更要守住本心。
智珠已投,波澜渐起,而这,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