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紧张地过了七八天,这天下午,一匹快马带着捷报冲进了皇宫!
前线大将用兵如神,打了个漂亮的埋伏,把戎狄的主力包了饺子,歼敌上万,还把之前丢的两座城夺了回来!残敌已经逃回草原深处,边境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消息传开,整个皇宫都松了口气。
萧景渊紧绷了多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立刻下令,晚上在宫中设个小宴,不算太隆重,只请了些近支宗室和得力的文武大臣,后宫位份高的妃嫔也参加,算是庆祝一下,也安抚一下前段时间紧张的人心。
晚上,宴会的气氛很好。打了胜仗,大家都高兴。大臣们轮流向皇帝敬酒,说着恭贺的话。
萧景渊心情明显不错,多喝了几杯。
酒过三巡,他放下酒杯,目光在席间扫过,最后落在了坐在妃嫔席位的沈微婉身上。
她今天穿着符合她位份的礼服,颜色不算最出挑,但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的,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
萧景渊看着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在渐渐安静下来的大殿里显得很清晰:
“前些日子,朕忙于军务,日夜都在御书房。身体疲惫,精神也不济。”
众人都停下交谈,看向皇帝。
“那时候,”萧景渊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沈昭仪心细,时常惦记着朕。不仅送了安神的汤药,夜里……也曾来看望。”
他没有细说夜里具体如何,但这话里的意思,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一个妃嫔,能在皇帝操劳国事、身心俱疲的时候,送去关怀和安慰,这份心意,确实难得。
萧景渊的目光落在沈微婉微微低垂的脸上,声音比刚才更清晰了几分:
“有昭仪这般体贴入微、又能静心明性的人在身边,是朕之幸。”
有昭仪在,是朕之幸。
这话说得就很有分量了。这不是对美貌的夸赞,也不是对才艺的欣赏,而是对她这个人,对她那份在关键时刻能给予的慰藉和支持的肯定。
席间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了各种附和的声音。
“昭仪娘娘确实贤德!”
“皇上洪福齐天,才有如此佳人相伴!”
不少妃嫔看向沈微婉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羡慕,有嫉妒,也有深思。
坐在不远处的柳婉容,手里紧紧攥着酒杯,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脸上强装出来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沈微婉站起身,对着皇帝的方向微微屈膝:“皇上过誉了,臣妾只是尽了本分。”
她语气依旧平静,没有因为当众被夸奖而得意忘形。
萧景渊看着她宠辱不惊的样子,眼里的欣赏和那晚在书房时一样,甚至更加明显。他没有立刻移开目光,就那样看着她,那目光里的温度,几乎毫不掩饰地传达着他的情意。
直到沈微婉重新坐下,他才缓缓收回视线,端起酒杯,继续与大臣说话。
但刚才那一幕,已经深深印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沈昭仪在皇上心里的位置,不一般。不仅仅是宠爱,似乎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倚重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