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传灯舟在无定族所在的星域停留了十年。
这十年里,他深入了解无定族的“无定之道”——他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却能通过“心契”感知彼此的道心;他们不依赖灵脉修行,却能从万物的变化中汲取力量。这种“随物赋形,以心为根”的修行方式,让林烨对守道之学有了新的领悟。
“守道,并非坚守一成不变的形态,而是守住那颗适应万变的道心。”林烨在《道途札记》中写下这句话时,无定族的族长——一位能化作星海的老者,正坐在他身边,以星光凝聚出茶盏,为他斟上一杯“流萤茶”。
“林烨道友说得极是。”老者的声音如同星河流淌,“无定族之所以能在混乱星海存活至今,靠的便是‘不执于形,只守于心’。只是我们不愿与外界过多接触,才渐渐被道途网遗忘。”
林烨笑道:“如今生命之网已覆盖诸天,若贵族愿意,我可为你们接入道途,让无定之道与万域交融。”
老者沉吟片刻,化作一道流光融入传灯舟的灯盏:“我族愿以‘无定之契’为证,加入生命之网。但有一个请求——保留我族的‘化形自由’,不被任何道统束缚。”
“这正是守道的真谛。”林烨将无定之契注入灯盏,灯盏立刻爆发出七彩光芒,与生命本源道产生共鸣。无定族所在的星域,第一次出现在道途总览上,标注着“随心化形,道心自定”。
接入道途网后,无定族的“心契”之术迅速传遍万域。五域的修士将心契与灵脉术结合,创造出“灵脉心通”,能在战斗中感知队友的心意,配合愈发默契;新五域的部落则用无定化形之术改良炼体术,让体魄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战力大增。
这一日,林烨收到万灵盟的传讯:道源之涡出现异常波动,创世、灭世与守道三股本源之力失去平衡,若不及时调和,生命之网可能会出现裂痕。
“是时候回去了。”林烨望着道途总览上闪烁的警示红光,对无定族老者道。
老者化作一艘流光船,载着传灯舟驶向道源之涡:“我族愿助道友一臂之力。无定之道,最擅调和失衡。”
道源之涡前,三股本源之力正激烈冲撞——创世之力过于强盛,导致部分域界灵脉暴走;灭世之力趁机滋生,让废弃星轨的死寂之气死灰复燃;守道之力夹在中间,已是强弩之末。
“是‘本源潮汐’!”守道使者的虚影出现,声音带着焦急,“万年前也曾出现过一次,险些让万界重归混沌。唯有找到‘道心归一’之人,才能平息潮汐。”
“道心归一?”林烨不解。
“即能同时容纳创世的生、灭世的灭、守道的衡,三股力量在体内和谐共生,不偏不倚。”创世使者解释道,“万年来,只有墨尘道友曾接近这种境界,却终究差了一丝。”
林烨忽然想起无定族的“心契”之术,又想起守脉晶石中交融的双域道心,心中一动:“或许,不必强求一人之力。万域道心汇聚,未必不能达到归一之境。”
他取出传灯舟的灯盏,将无定之契、星海盟约、守脉晶石的力量全部注入,朗声道:“万域的同胞们,道源之涡告急,需我等道心合一,共平本源潮汐!”
声音顺着生命之网传遍诸天。
五域的守道藤发出金色光芒,新五域的同源碑绽放七彩霞光,极光星海的时光道韵逆流回旋,无定族的流光船化作纽带……万域的道心之力如同百川归海,顺着生命本源道汇入道源之涡。
林烨站在漩涡中心,将万域道心之力凝聚成一道“归一光柱”,同时注入创世、灭世、守道三股本源。
“生灭相依,守衡为桥!”
光柱中,创世之力不再狂暴,化作温润的灵雨滋养枯寂;灭世之力不再噬灭,成为催生新生的“破茧之火”;守道之力则如同丝线,将二者紧密相连,形成一道新的“三元平衡阵”。
本源潮汐平息,道源之涡重新恢复宁静。三股本源之力缠绕旋转,散发出比以往更和谐的道韵,生命之网的裂痕也随之修复,甚至比从前更加坚固。
“成功了!”众使者的虚影同时露出欣慰之色。
林烨望着万域道心之力缓缓回流,心中豁然开朗——道心归一,从不是某一个人的修行终点,而是万域生灵共同的信念凝聚。
返回守脉塔的路上,无定族老者感慨道:“今日才明白,无定之道的最高境界,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与万域同心。”
林烨点头:“守道之路,本就是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过程。”
传灯舟的灯盏在星海中闪烁,照亮了归航的道途。灯盏中,无定之契与万域道心交织,形成一道“同心纹”,成为生命之网上最璀璨的印记。
五域的落星谷,守道传灯碑前又多了一群访客——他们是来自无定族的孩童,化作各种形态在谷中嬉戏,引得五域的孩子们阵阵欢呼。
一位老修士看着这和谐的景象,捋须微笑:“道心归一,万域归心。这或许,就是先辈们穷尽一生追求的境界吧。”
风拂过落星谷,守道藤的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远处的封灵坛,参天大树的枝叶舒展,覆盖了整个五域的天空,与生命之网遥相呼应,构成一幅万域同心的壮阔画卷。
林烨的传灯之路,还在继续。但他知道,此刻的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万域的道心,与他同在。五域的故事,也在这份同心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