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座城市的公益巡讲落下帷幕,最后一站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内,当陈曦带着孩子们与糯米鞠躬致谢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场跨越半年、覆盖全国的“幸福分享”之旅,不仅创下了场场爆满的公益传播纪录,更将“爱与坚持”的核心力量,传递给了数十万听众。巡讲收官之际,陈曦四人站在聚光灯下,与所有参与者一同回望来路,总结这份属于公益、属于成长、属于所有人的精神财富。
核心传递:爱与坚持,是公益的底色
“30座城市,50场讲座,12万现场听众,10亿+网络曝光量。”陈曦站在总结舞台上,用一组数据勾勒出巡讲的全貌,但她随即强调,“数字背后,是无数颗被打动的心,是‘爱与坚持’这两个简单词汇,支撑着我们走过四年公益路,也打动了每一位参与者。”
这份“爱”,是多元的、包容的。是陈曦四人对特殊儿童的守护之爱——放弃高薪工作,扎根公益,陪伴孩子们从迷茫到自信;是跨界人士的共情之爱——江亦辰的歌声、沈清鸢的头盔、张教授的批注,用专业所长为孩子们赋能;是忠犬糯米的无言之爱——三年如一日的陪伴,用温暖治愈脆弱;更是无数听众的善意之爱——报名志愿者、购买非遗作品、传播公益理念,让微光汇聚成河。
而“坚持”,则是穿越岁月的力量。陈曦分享了最难忘的瞬间:“项目初期,我们连续三个月找不到捐赠方,非遗工坊面临关停;乐乐用竹丝编织第一朵‘幸福树’,失败了17次才成功;小宇的康复瓶颈期持续了半年,却从未放弃穿针引线。”正是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让“绿韵微光”从一个小小的帮扶点,成长为全国性的公益品牌;让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中突破自我,让公益理念在一场场分享中深入人心。
苏医生补充道:“爱与坚持,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爱,坚持便失去了温度;没有坚持,爱便难以落地生根。我们见过太多因一时感动而参与公益的人,但真正能改变现状的,是长久的坚守。”她分享了一位家长的故事:“西安的一位妈妈,听了第一场巡讲后,每周都带着自闭症儿子来中心做非遗康复,坚持了四个月,孩子终于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她说,是我们的坚持,让她学会了不放弃。”
成长收获:双向奔赴,是最好的成长
巡讲总结的核心,不仅是传递理念,更是见证双向成长。陈曦四人在这场公益传播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而孩子们、听众、合作方,也在“爱与坚持”的感染下,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
孩子们的成长最为直观。从最初躲在老师身后不敢露面,到后来主动站上全国舞台分享故事;从对非遗技艺的生涩好奇,到如今能熟练创作并融入个人创意。乐乐不仅能自信地向听众介绍竹编技艺,还成为了中心的“小老师”,教新加入的孩子编织基础纹路;小宇的羌绣作品被收录进《中国非遗少年图鉴》,成为非遗传承的小小代言人;朵朵则凭借清亮的歌声,受邀参加公益晚会,用《非遗童声》传递快乐。
听众的成长,体现在观念的转变与行动的落地。不少人从最初对特殊儿童的陌生、偏见,到后来的理解、接纳;从对公益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北京的一位大学生,听完巡讲后发起了“校园非遗公益角”,组织同学学习非遗技艺、制作文创产品,半年筹集善款5万元;上海的一位企业高管,不仅个人捐赠100万元,还带动公司员工参与志愿者服务,形成了“企业+公益”的长效合作模式。
合作方的成长,则体现在公益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各地非遗传承人从最初的“单向帮扶”,到后来与孩子们共同创作、开发跨界产品;企业从单纯的资金捐赠,到深度参与非遗文创开发、就业支持等环节;公益组织则借鉴“绿韵微光”的“非遗+康复”模式,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帮扶项目,让公益力量更具可持续性。
林砚舟感慨道:“巡讲让我们明白,公益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我们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也被他们的坚韧打动;我们在传递理念的同时,也从听众和合作方身上汲取力量。这种双向成长,让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未来展望:以爱为炬,让坚持延续
总结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巡讲收官的总结会上,陈曦四人公布了未来的公益规划,将“爱与坚持”的力量继续传递、延续。
首先,升级“全国非遗公益联盟”。联合30座城市的非遗传承人、公益组织、企业,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益平台。定期开展非遗教学交流、康复经验分享、文创产品联合开发等活动,让“非遗+特殊儿童帮扶”模式在全国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孩子。
其次,启动“特殊儿童非遗人才培养计划2.0”。在原有基础上,增设“职业技能培训”模块,针对16岁以上的特殊青少年,开展竹编、羌绣、剪纸等非遗技艺的进阶培训,联合文创企业设立“非遗就业岗”,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经济独立与社会融入。
再者,开展“爱与坚持”公益故事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普通人的公益故事、成长故事,通过新媒体平台、线下展览等形式进行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爱与坚持”的力量,激发全社会的善意与行动力。
沈亦舟补充道:“我们还会继续带着孩子们和糯米,开展‘公益回访’之旅,回到之前巡讲的城市,与志愿者、合作方、听众们再见面,分享孩子们的最新成长,也见证公益成果的落地。”
总结会的最后,陈曦带领团队、孩子们、志愿者代表与合作方代表,共同举起印有“爱与坚持”字样的非遗挂饰——这是孩子们特意为收官制作的作品,每个挂饰都融入了30座城市的非遗元素,象征着全国人民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与支持。
“公益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陈曦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爱与支持,未来,我们会继续以爱为炬,以坚持为翼,让特殊儿童在非遗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让公益的力量温暖更多角落,让‘爱与坚持’的精神永远传承,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永续的守护与传递中,书写出更璀璨的篇章。”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笑声、糯米的轻吠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温暖的旋律。这场跨越全国的公益巡讲,虽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爱与坚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