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益巡讲的第一站,定在了繁华的上海。当“绿韵微光”团队带着孩子们的非遗作品、沈亦舟剪辑的《微光》短片,还有特殊嘉宾——治愈犬糯米,出现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时,立刻吸引了全场目光。作为首场巡讲的主讲人,陈曦身着融合竹编纹路与羌绣元素的非遗长裙,身边跟着温顺的糯米,刚走上讲台,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今天,我不仅要分享公益路上的故事,还要介绍我们团队最特别的‘守护者’——糯米。”陈曦轻轻抚摸着糯米的脑袋,温柔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开场暖场:忠犬互动,瞬间破冰
巡讲正式开始前,现场有些许拘谨。陈曦见状,笑着对台下说:“其实糯米不仅是孩子们的治愈伙伴,还是我们的‘暖场小能手’。”她示意饲养员老周解开糯米的牵引绳,糯米立刻心领神会,摇着尾巴慢悠悠地走到观众席过道,用脑袋轻轻蹭着前排听众的手心。
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紧张地让孩子伸出手,糯米温顺地舔了舔孩子的指尖,孩子瞬间露出了笑容,原本紧绷的氛围瞬间松弛下来。“糯米今年五岁了,已经在中心陪伴孩子们三年了。”陈曦看着糯米与听众互动的画面,轻声介绍,“它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参与了我们公益路上的每一个重要瞬间。”
沈亦舟趁机播放了一段短视频,画面里糯米陪着乐乐编织竹编、在康复训练室安抚情绪失控的孩子、收到“忠犬守护套装”时落泪的瞬间。短片播放结束后,陈曦说道:“今天,我想带着糯米,从‘陪伴’这个关键词切入,和大家分享‘非遗+特殊儿童帮扶’的故事,也想让大家看到,无言的守护,能带来怎样的力量。”
主讲时刻:初心、坚守与陪伴
陈曦的分享,从一个提问开始:“大家觉得,幸福是什么?”台下有人回答“家人安康”,有人说“事业成功”,也有人说“简单快乐”。陈曦笑着点头,然后展示了一张照片——乐乐抱着糯米,手里拿着自己编的“幸福树”,脸上满是羞涩的笑容。“对我们来说,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就是糯米这样的忠犬,用无言的陪伴,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
她缓缓讲述了“绿韵微光”的初心:“四年前,我第一次接触特殊儿童,看到乐乐因为自闭症,拒绝与所有人交流,只会蜷缩在角落;看到小宇因为脑瘫,手部力量薄弱,连最简单的抓握都做不到;看到朵朵因为语言发育迟缓,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一刻,我特别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陈曦分享了项目初期的艰难:“我们没有资金,没有场地,甚至没有成熟的教学方案。第一次尝试非遗教学时,乐乐把竹丝扔得满地都是,小宇因为穿线失败而崩溃大哭,朵朵则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不肯拿起彩纸。”就在她快要放弃时,糯米的到来带来了转机。“糯米是我们收养的流浪犬,它仿佛天生就懂得孩子们的脆弱,总是安静地趴在孩子们身边,用身体温暖他们。”
陈曦回忆道:“有一次,乐乐情绪失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喊大叫,所有人都进不去。没想到,糯米竟然从窗户缝隙钻了进去,趴在乐乐身边,用舌头舔他的手背。没过多久,乐乐的情绪就平静下来,还主动抱着糯米的脖子,第一次开口说‘我想编竹编’。”这个瞬间,让陈曦坚定了“非遗+陪伴”的帮扶理念。
她详细介绍了“绿韵微光”的帮扶模式:“我们将竹编、羌绣、剪纸等非遗技艺,与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相结合,通过动手创作,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让糯米这样的治愈犬参与其中,用陪伴缓解孩子们的焦虑,建立安全感。”
陈曦展示了孩子们的成长数据:“三年来,我们中心的32名特殊儿童,全部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乐乐从沉默寡言到能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小宇从无法抓握到能熟练绣出复杂的羌绣图案,朵朵从语言迟缓到能清晰地唱歌、讲故事。这些进步,离不开非遗技艺的滋养,更离不开陪伴的力量。”
她还分享了跨界合作的故事:“从顶流歌手江亦辰的专属歌曲,到赛车手沈清鸢的定制头盔,再到教授的手写批注书籍,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孩子们的故事和糯米的陪伴,加入了公益行列。他们的支持,让我们有能力升级教学设施,让更多特殊儿童受益。”
演讲过程中,糯米一直安静地趴在陈曦脚边,偶尔抬头看她一眼,或者摇一摇尾巴,仿佛在为她加油。当陈曦讲到感人之处,声音有些哽咽时,糯米突然站起来,用脑袋蹭了蹭她的手,台下立刻响起了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互动环节:故事分享,温情共鸣
陈曦的主讲结束后,进入了互动问答环节。台下的听众踊跃举手,问题涵盖了公益项目运营、非遗教学方法、治愈犬培养等多个方面。
一位公益组织负责人提问:“我们也想引入治愈犬参与帮扶工作,但不知道如何挑选和训练,请问你们有什么经验?”陈曦回应道:“挑选治愈犬,最重要的是性格温顺、有耐心,能适应与特殊儿童相处;训练方面,我们会邀请专业的宠物训练师,教它们基本的服从指令,比如安静陪伴、安抚情绪等。但更重要的是,让狗狗与孩子们自然相处,建立信任和羁绊,这种天生的陪伴感,比刻意训练更有效。”她还补充道:“糯米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却能精准地感知孩子们的情绪,用最温柔的方式陪伴他们。”
一位幼儿园老师问道:“我们园里也有几个特殊儿童,请问如何将非遗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陈曦分享了具体的方法:“可以从简单的非遗手工入手,比如让孩子们一起剪纸、编简单的竹编挂件,通过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鼓励其他孩子尊重特殊儿童的差异,包容他们的不同,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接纳。”
还有一位听众问道:“看到糯米和孩子们的羁绊,我非常感动。请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宠物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陈曦笑着说:“宠物能教会孩子责任、关爱和同理心。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宠物的陪伴更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会评判,不会催促,只会无条件地接纳和陪伴,这种纯粹的关系,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打开心扉。”
互动环节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她红着眼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的孩子和乐乐一样,拒绝与所有人交流,我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今天听了陈老师的分享,看到糯米的陪伴,我也想养一只宠物,尝试用陪伴的力量帮助我的孩子。”陈曦当场表示,会为她提供治愈犬挑选和训练的相关资源,并邀请她带孩子来“绿韵微光”中心参观交流。
互动环节的最后,陈曦邀请乐乐上台,与糯米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乐乐抱着糯米,小声说道:“糯米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编竹编的时候,它会趴在我脚边;我不开心的时候,它会舔我的手。有它陪着我,我就不怕了。”简单的话语,却让台下不少听众红了眼眶。
讲座落幕:微光传递,温暖延续
两个小时的巡讲,在温情与感动中落下帷幕。听众们纷纷走上前,与陈曦、乐乐和糯米合影留念,不少人还购买了孩子们制作的非遗挂件,用实际行动支持公益。
一位听众感慨道:“这是我听过最温暖的公益讲座,陈老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公益的力量,糯米的陪伴更是让我深受触动。以后,我会多关注特殊儿童群体,为公益事业尽一份力。”还有一位企业代表当场表示,愿意为“绿韵微光”中心捐赠一批非遗教学材料,并赞助下一场公益巡讲。
巡讲结束后,陈曦收到了系统提示音:“首场公益巡讲圆满成功,吸引1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增志愿者300余人,公益影响力持续扩大。‘幸福分享’计划获得广泛认可,后续巡讲邀约已增加至30座城市。”
陈曦看着身边的乐乐和糯米,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巡讲的成功,不仅在于传递了公益理念,更在于让更多人看到了特殊儿童的潜力和治愈犬的陪伴价值。未来,她会带着孩子们和糯米,走进更多城市,分享更多温暖的故事,让微光汇聚成炬,让公益的力量温暖更多角落。
离开会场时,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陈曦、乐乐和糯米身上,形成了一道温暖的剪影。乐乐紧紧抱着糯米的脖子,糯米摇着尾巴,脚步轻快地跟在陈曦身边。陈曦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心中充满了坚定:公益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有初心、有坚守、有陪伴,就一定能走得更远,让更多特殊儿童在爱与温暖中,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巡讲与传递中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