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终于达到了鼎沸,聒噪的声音穿透层层隔音,模糊地传入病房,与室内恒定的、冰冷的寂静形成尖锐的对比。窗外梧桐枝叶繁茂,绿得近乎墨色,在炽烈的阳光下纹丝不动,仿佛也被这闷热的天气蒸腾得失去了活力。
然而,病房内的“气候”,却远比窗外更为酷烈。这里没有四季轮转,只有一场在绝望中寻求生机的、无声的炼狱。新的治疗方案,如同预期般,展现了它狰狞的面目。
治疗开始的第三天,第一轮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便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起初只是轻微的恶心和食欲不振,萧逐云尚能通过更精细的流食和耐心的安抚来应对。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
剧烈的、无法抑制的呕吐成了常态。即使胃里早已空无一物,萧惊弦的身体依旧会不受控制地痉挛,干呕出苦涩的胆汁。每一次呕吐都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让他虚脱地瘫在床边,面色由苍白转为骇人的青灰,额头上沁出豆大的冷汗,呼吸急促得如同离水的鱼。萧逐云只能红着眼眶,一遍又一遍地替他擦拭嘴角,清理污物,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琉璃,心却像被一次次撕裂。
更令人揪心的是严重的腹泻。这几乎剥夺了萧惊弦最后一丝尊严和安宁。他需要频繁地、毫无预兆地清理身体,虚弱的他甚至无法独自完成这最基本的需求。每当这时,萧惊弦总是紧闭双眼,眉头死死拧在一起,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床单,指节泛白。那不仅仅是对生理痛苦的忍耐,更是一种深切的、无法言说的屈辱和无力感。萧逐云看在眼里,痛彻心扉,他只能强压下翻涌的心酸,用最平静、最不带任何异样的语气,一边动作迅速地帮他清理、更换床单,一边低声安抚:“爸,没事的,很快就好了,这是药在起作用,挺过去就好了……” 他不敢流露出丝毫的怜悯或厌恶,生怕伤及父亲早已脆弱不堪的自尊。
靶向药还引发了严重的口腔溃疡和皮疹。萧惊弦的口腔内壁布满了破溃的点,连吞咽一口清水都如同受刑,疼得他浑身颤抖。营养师特制的、毫无刺激性的营养液,对他而言也成了灼热的岩浆。萧逐云只能用小勺尖蘸着冰镇的生理盐水,极其轻柔地涂抹在他的口腔内壁,或者用极细的棉签沾取专门的药膏,一点点地涂抹在溃烂处。每一次上药,萧惊弦都会发出压抑的、从喉咙深处溢出的痛苦呻吟,身体下意识地绷紧、退缩。萧逐云的手稳得像手术医生,心却疼得滴血。他恨不得能替父亲承受这所有的苦楚。
而皮疹则从躯干开始,蔓延到四肢,呈现出大片大片的红斑和密集的小水疱,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瘙痒。萧惊弦在意识模糊或睡梦中,会无意识地用手去抓挠。为了防止感染和加重皮损,萧逐云必须时刻警惕,一旦发现父亲有抓挠的迹象,就立刻轻轻握住他的手腕,或者用冷毛巾小心地敷在患处,以缓解灼痒感。他整夜不敢深睡,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要起身查看一次。
这还仅仅是靶向药带来的“开胃菜”。当一周后,低剂量的免疫疗法药物加入治疗方案后,更大的考验降临了。最令人担忧的“免疫风暴”征兆开始若隐若现——持续不退的低烧,心率莫名加快,各项炎症指标开始异常升高。李主任和医疗团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24小时严密监控着各项数据,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
萧惊弦的体温时常徘徊在38度左右,虽然不算极高,但对于他虚弱的身体而言,已是沉重的负担。发烧带来的是更深的疲惫、头痛和肌肉酸痛。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半昏半醒的状态,意识模糊,时而发出含糊不清的呓语,时而又会因某个部位的突然剧痛而猛地抽搐一下。
萧逐云就守在这炼狱的中心。他几乎不眠不休,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他像一台精密而不知疲倦的机器,运转着:监测体温、记录出入量、喂药、擦拭身体、处理呕吐和腹泻、安抚因痛苦而躁动的父亲、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他的动作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刻板的轻柔与稳定,仿佛任何一丝急躁或慌乱,都会惊扰到在痛苦中挣扎的父亲。
但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的悲恸之海。他看着父亲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看着那双曾经充满睿智和力量的眼睛如今只剩下痛苦和茫然,看着生命的气息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心痛。他常常在给父亲擦拭身体时,看到那瘦得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的胸膛微弱起伏,眼泪就忍不住要夺眶而出。但他总是迅速仰起头,拼命眨回泪水,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挤出一个勉强的、安抚性的微笑,尽管他知道父亲可能根本看不清。
最艰难的时刻,是在深夜。当万籁俱寂,只有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时,萧惊弦有时会从痛苦的昏睡中短暂清醒。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会用极其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
“……难受……”
“……疼……”
甚至有一次,他意识不清地喃喃:“……让我……走吧……”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萧逐云的心就像被千万根针同时刺穿,痛得无法呼吸。他紧紧握住父亲的手,将额头贴在他冰凉的手背上,用沙哑却无比坚定的声音一遍遍重复:
“爸,我在!我在这儿陪着你!坚持住,一定会好的!我们不是说好了,还要去看樱花吗?爸,为了我,再坚持一下,求求你……”
他的话语,与其说是在鼓励父亲,不如说是在支撑自己那即将崩溃的信念。他不能倒下,他是父亲唯一的依靠,是这片黑暗苦海中,唯一的光。
治疗之苦,如同没有尽头的酷刑,日复一日地折磨着病榻上的萧惊弦,也煎熬着守护在侧的萧逐云。但在这极致的痛苦中,一种更深沉的羁绊也在悄然生长。每一次痛苦的忍耐,每一次无声的扶持,都在诉说着超越言语的深情。他们共同承担着这份苦难,用爱与意志,筑起一道抵御绝望的、摇摇欲坠却始终未倒的堤坝。
窗外,蝉声依旧聒噪,夏日的生机勃勃,仿佛是对室内这场生死挣扎最残酷的讽刺。
窗内,痛苦无声,却震耳欲聋。
但紧紧相握的手,从未放开。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