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的头个晴天,雁归村的打谷场被晒得发烫。金黄的糜子粒摊在竹席上,像铺了层碎金子,村民们拿着木耙来回翻动,木齿划过糜粒的 “沙沙” 声,混着风里的粮香,让整个村子都透着股踏实劲儿。苏晚秋蹲在席边,抓起一把糜粒放在掌心,对着太阳看 —— 籽粒饱满,没有霉点,这才放心地直起身。
“晚秋,你快来看看!西边的席子被风刮翻了!” 张婶的喊声从场院那头传来。晚秋跑过去,只见半张竹席掀在地上,糜粒撒了一地,正被风往场院外吹。她赶紧蹲下身拢糜粒,手指被地上的碎石子硌得生疼也顾不上 —— 这可是二十斤糜子,够一家四口吃三天的。
村民们也都围过来帮忙,陆承泽抱着几根木杆跑过来:“咱们用木杆把席子压牢,再在四周堆上土埂,风就刮不动了。” 他昨天在农书里看到过防风吹翻晾晒粮的法子,现在正好用上。大家跟着他的法子,把所有竹席都用木杆压住,场院四周堆起半尺高的土埂,总算稳住了晾晒的糜子。
苏小石头拎着个小布兜,在场院角落里捡散落的糜粒,连嵌在土缝里的都用小手指抠出来:“三姐,我捡了这么多,能煮小半碗粥呢!” 晚秋摸了摸他满是尘土的小脸,心里软乎乎的 —— 经历过饥荒的孩子,最懂粮食的金贵。
可没等大家松口气,张富贵的驴车就停在了场院门口。他跳下车,三角眼扫过满地的糜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苏晚秋,谁让你们在这晒粮的?公社刚通知,这打谷场要征用给红旗村晒红薯,你们赶紧把糜子挪走!”
“挪走?” 老村长拄着拐杖走过来,烟袋锅子往鞋底一磕,“这打谷场是雁归村的老场院,打解放就用,凭啥给红旗村?红旗村有自己的场院,比咱们的还大!” 村民们也跟着附和,有的把木耙横在身前,显然不想让张富贵胡来。
张富贵却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往老村长面前一递:“这是公社的通知,上面有书记的签字!你们要是不挪,就是违抗公社命令,到时候扣了你们的口粮,可别怨我!” 纸上的字歪歪扭扭,签字处模糊不清,一看就是伪造的。
陆承泽接过纸,仔细看了看:“张副主任,公社通知都会盖公章,你这张既没公章,签字也不对 —— 书记的‘李’字是木子李,你这上面写的是里外里,明显是假的!” 他之前帮公社书记整理过文件,对书记的笔迹很熟悉,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张富贵脸色一变,赶紧把纸抢回来揉成一团:“我…… 我拿错了!反正公社说了,你们这场院得让出来!” 他说着就要去掀竹席,却被晚秋拦住了。
“张副主任,你要是再胡来,我们就去公社找书记对质!” 晚秋声音清亮,“你之前扣工具、加公粮的事还没算完,要是再伪造通知,耽误我们晒粮,让糜子发了霉,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她知道,张富贵最怕去公社对质,只要把话点透,他就不敢再闹。
张富贵看着晚秋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怒气冲冲的村民,只能悻悻地说:“算你们厉害!我倒要看看,你们的糜子能不能顺利晒完!” 说完,他跳上驴车,灰溜溜地走了。
一场风波过去,大家赶紧接着晒粮。晚秋趁人不注意,悄悄从空间里舀了点灵泉水,混在带来的水桶里,用瓢往糜粒上轻轻洒了点 —— 灵泉水能防止糜子发霉,还能让粮粒更干燥,储存时间更长。她嘴上说是 “老辈传的草木灰水”,村民们也没怀疑,跟着用草木灰水洒在糜粒上。
等到傍晚,糜子总算晒透了,颗粒干爽,抓在手里沙沙响。大家把糜子装进口袋,往村里的粮仓运 —— 粮仓是用土坯砌的,里面铺着干草和油纸,防潮效果很好。老村长拿着杆秤,每袋糜子都称了重量,记在账本上:“今年收成不错,扣完公粮,每户能分一百五十斤,困难户多给二十斤!”
分粮的时候,却出了点小插曲 —— 李大夫家的丫丫得了风寒,李大夫要带丫丫去县里看病,急需粮食换钱,可按分配,他家只能分一百五十斤。李大夫蹲在粮仓门口,愁得直叹气:“这可咋整?丫丫的病不能拖,可粮食要是都换了钱,冬天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晚秋看在眼里,心里盘算着 —— 她空间里存着不少年前攒的细粮,要是拿出来点接济李大夫,既能帮他救丫丫,又不会引起怀疑。她走到李大夫身边,假装从自家的粮袋里往外倒:“李大叔,我家分的粮够吃,给你三十斤,你先带丫丫去看病,等以后有了再还。”
村民们见了,也都纷纷往李大夫的粮袋里倒粮:“李大夫,我给你十斤!” “我给你十五斤!” 张婶更是把自家多给的二十斤困难户补贴都倒了进去:“李大夫,你平时帮咱们看病不收钱,这点粮算啥!”
李大夫看着满袋的糜子,眼眶红了:“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等丫丫病好了,我一定好好给大家看病,报答大家的恩情!” 老村长也抹了抹眼睛,对晚秋说:“晚秋,还是你带得好头,咱们雁归村,就该互相帮衬!”
夜幕降临时,粮食总算分完了。每家每户都扛着粮袋,脸上带着笑容往家走。苏小石头扛着个小粮袋,跟在晚秋身边,小嘴里哼着村里的童谣:“糜子黄,糜子香,今年丰收不饿肠……” 晚秋看着弟弟开心的样子,又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 —— 粮仓里的糜子足够大家过冬,张富贵的阴谋也落了空,这个冬天,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
回到家,苏老太看着满袋的糜子,颤巍巍地抓了一把,放在嘴里嚼了嚼,眼泪掉了下来:“有粮了…… 终于有粮了……” 晚秋知道,这袋糜子,不仅是粮食,更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暗暗发誓 ——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带着家人和村民们,好好活下去,再也不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