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九年的新年,没有长安的张灯结彩,没有侯府的温馨团聚,只有凛冽的北风卷着积雪,拍打在唐军将士的铠甲上,发出 “簌簌” 的声响。大军此时已行进至后世京城所在的区域,群山连绵,覆着皑皑白雪,轮廓间竟与裴安记忆中后世的景象有几分相似。
裴安勒住汗血马,驻足在一处山岗上,望着远处的山峦,眼神里满是复杂。他想起后世的家,想起现代的父母、朋友,想起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年货,心里泛起一丝淡淡的乡愁。穿越到大唐这么久,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可在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那份对故土的思念,还是忍不住涌上心头。
“将军,天太冷了,您还是回营吧。” 亲卫队长李虎策马上前,递来一件厚厚的羊皮袄,“将士们都在等着您呢,您说要给我们做‘家乡菜’,大家都盼着呢。”
裴安回过神,接过羊皮袄披上,笑着说:“走,回营!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也让咱们在行军路上,过个热闹年!”
回到大营,裴安立即让人去找食材。他记得这附近有村落,便派亲卫去村里收购面粉、羊肉、菜干,还有山里的野果。将士们听说将军要亲自下厨,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裴安准备食材。
“将军,您这是要做什么?” 一名年轻的士兵问道,眼睛里满是期待。
“这叫饺子,是我家乡的新年美食。” 裴安一边和面,一边笑着解释,“把羊肉和菜干剁碎,包在面皮里,煮熟了吃,象征着团圆。” 他手把手地教将士们包饺子,有的将士包的饺子歪歪扭扭,有的甚至露了馅,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营地里的气氛瞬间热闹起来。
除了饺子,裴安还琢磨着做卤煮 —— 虽然没有下水,他就用羊肉、豆腐、菜干代替,加上八角、桂皮等调料,煮出一锅香气扑鼻的 “不正宗卤煮”;他还让士兵把山里的野山楂洗净,裹上熬好的糖浆,做成了糖葫芦,酸甜可口,深受将士们喜爱。
除夕夜,大营里燃起了篝火,将士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卤煮,啃着糖葫芦,喝着御寒的烈酒。裴安端着酒碗,走到将士们中间,高声说道:“兄弟们,今年的新年,我们虽在行军路上,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我们并肩作战,就是一家人!我敬大家一碗,祝我们早日平定高句丽,凯旋回朝,与家人团聚!”
“好!” 将士们齐声欢呼,举起酒碗,一饮而尽。篝火映着将士们的脸庞,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满是坚定与豪情。裴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乡愁渐渐被这份温暖取代 —— 这里,也是他的家,这些将士,也是他的家人。
第二天一早,裴安刚走出帐篷,就看到两名驿卒牵着马,站在营门口。“裴将军,我们是从长安来的,给您送新年礼物的。” 驿卒递上两个锦盒,“一个是高阳公主殿下送的,一个是永嘉公主殿下送的。”
裴安接过锦盒,回到帐篷里打开。高阳送的是一件棉衣和一些药材,棉衣针脚细密,显然是精心缝制的;药材则是治疗冻伤和风寒的,显然是担心他在辽东受寒。裴安拿起棉衣,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 高阳终究还是惦记着他。
而永嘉送的,则是一件用羊皮缝制的斗篷,斗篷内衬铺着柔软的绒毛,摸起来格外温暖。裴安想起之前高阳送的装饰性披风,对比之下,永嘉的这件斗篷,显然更实用,也更用心。他将斗篷披上,心里满是感激 —— 永嘉虽看似放荡,却总能在细节处让人感到温暖。
新年过后,大军继续向辽东推进。李绩按照原定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进攻高句丽重镇盖牟城;另一路由裴安率领,进攻辽东城。唐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加上裴安提出的 “声东击西” 战术,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盖牟城一战,唐军斩杀高句丽守军五千余人,俘虏三万余人,缴获粮食十余万石;辽东城一战,裴安亲自率军攻城,他让士兵用抛石机将火油罐抛入城中,引发大火,趁乱率军攀上城墙,裴安甚至获得了先登之功,并斩杀高句丽守将,又获斩将之功,攻克辽东城,斩首三万余人。与此同时,张亮率领的水军也从莱州渡海,攻占了高句丽的卑沙城,直逼平壤。
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推进至安市城。可就在这里,唐军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 安市城守将杨万春勇猛善战,又熟悉地形,唐军多次攻城,都被击退,双方陷入僵持。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高句丽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援军,前来救援安市城。李绩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将领们纷纷主张正面迎敌,唯有裴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将军,高延寿、高惠真虽有十五万大军,却骄傲轻敌,认为我军久攻安市城不下,士气低落。我们可以假装粮草不足,引他们来攻,再设下埋伏,一举破敌。” 裴安指着地图,详细解释道,“我率五千骑兵,埋伏在城东的山谷里;将军您率主力,在城南列阵,假装迎敌;再派一支小队,袭扰敌军后方,断他们的粮草。等敌军进入埋伏圈,我们三面夹击,定能大破敌军!”
李绩看着地图,又看了看裴安,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成功!”
裴安领命后,立即开始部署。他挑选了五千精锐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每人配备两匹战马,携带足够的弓箭和干粮,悄悄潜入城东的山谷埋伏起来。他还特意让士兵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堆满干草和火油罐,准备用火攻。
三日后,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大军来到安市城附近。他们看到唐军在城南列阵,阵形松散,果然以为唐军士气低落,立即下令进攻。唐军假装不敌,节节败退,引诱敌军进入山谷。
“杀!” 高延寿见唐军败退,以为胜利在望,下令全军追击。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冲进山谷,却不知已经踏入了裴安的埋伏圈。
“放箭!” 裴安站在山坡上,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士兵立即放箭,箭雨像蝗虫般飞向敌军,敌军瞬间倒下一片。高延寿大惊,想要撤军,却发现后路已被唐军截断。
“点火!” 裴安再次下令。士兵们点燃干草和火油罐,火焰瞬间蔓延,山谷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敌军乱作一团,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随我冲!” 裴安拔出横刀,率领五千骑兵,从山坡上冲了下来。他一马当先,横刀挥舞,斩杀了几名敌军骑兵。唐军将士们也士气大振,跟着裴安奋勇杀敌。
高惠真见势不妙,想要骑马逃跑,却被裴安盯上。裴安策马追上,两人在马上展开激战。高惠真手持长枪,刺向裴安,裴安侧身避开,横刀横扫,砍中了高惠真的肩膀。高惠真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裴安翻身下马,一脚踩在高惠真的胸口,横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厉声问道:“降不降?”
高惠真看着裴安冰冷的眼神,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喊道:“我降!我降!”
可裴安却没有手下留情 —— 他想起那些被高句丽军队杀害的大唐百姓,想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眼神一冷,横刀划过,高惠真的人头落地。
“高惠真已死!降者不杀!” 裴安举起高惠真的人头,高声喊道。敌军见主将已死,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这场战役,唐军斩首两万余人,迫降三万余人,缴获战马、武器无数,大获全胜。而裴安因策划并实施了这场战役,还阵斩高惠真,立下大功,被李绩上报朝廷,请求嘉奖。
可即便如此,安市城依旧久攻不下。随着秋冬来临,辽东的天气越来越冷,唐军的粮草渐渐耗尽,不少士兵都患上了冻伤,战斗力大大下降。就在这时,李世民的旨意传到了大营 —— 命唐军班师回朝。
裴安拿着圣旨,心里满是遗憾。此次征讨高句丽,虽然重创了高句丽的国力,歼灭高句丽军约十万人,攻克十余座城池,却未能彻底征服高句丽。但他也知道,陛下的决定是正确的 —— 再僵持下去,唐军只会损失更大。
班师途中,李世民又下了一道旨意:命裴安留守辽东,巩固占领区,为来年御驾亲征做准备;留下五万大军归裴安统领,李绩则率领其余将士回朝;裴安代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辽东的军政事务。
裴安接旨后,立即着手布置 —— 他派人修缮城池,安抚百姓,训练士兵,囤积粮草,为来年的战事做准备。辽东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裴安站在辽东城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高句丽领土,眼神里满是坚定 —— 来年,他定要彻底平定高句丽,为大唐开疆拓土。
而此时的长安,渭南侯府里,云儿正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桃花,眼神里满是思念。自裴安出征后,她每天都盼着裴安的消息,如今得知裴安要留守辽东,听到他身先士卒,先登、斩将,吓得花容失色,她再也忍不住,收拾了行李,带着几个亲卫和丫鬟,就要赶往辽东。
“云儿姐姐,你不能去!” 柒儿拦住她,语气急切,“辽东正在打仗,路途遥远,又不安全,你若是出了什么事,裴郎回来会怪罪我的!”
“柒儿,我知道你担心我,可我实在太想裴郎了。” 云儿的眼眶红了,“我已经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我不能再失去他。我要去辽东,陪在他身边,给他洗衣做饭,照顾他的起居。”
柒儿见云儿态度坚决,知道拦不住她,只能无奈地说:“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派些精锐亲卫保护你,再给你准备些药品和干粮。你到了辽东,一定要尽快给我送信,让我放心。”
云儿点点头,接过柒儿递来的包裹,带着亲卫和丫鬟,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
与此同时,柒儿也收到了暗卫送来的消息 —— 崔安在扬州大都督府任职期间,以权谋私,残害人命。他不仅贪污受贿,还强抢民女,导致当地数个家庭家破人亡;更令人不齿的是,他还养了娈童,私生活糜烂不堪。
柒儿将这些证据整理好,送到了高阳公主府。高阳看着证据,脸上满是苦笑 —— 她没想到,自己曾经倾心的男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之人。“我真是看走了眼。” 她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愧疚。
没过多久,李世民也让百骑司送来的证据 —— 里面不仅有崔安与清河崔氏勾结,想要通过高阳谋取更大利益的书信,还有崔安在外私设外室、生有多个孩子的证据。高阳看着这些证据,彻底对崔安失望。她拿起笔,给裴安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歉意,为自己之前的误解和斥责,向裴安道歉。
“裴安,之前是我糊涂,被崔安的花言巧语蒙蔽,误解了你,还对你恶语相向。如今我才知道,你一直都是为我好。我知道,我们之间再也回不去了,但我还是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祝你在辽东一切安好,早日平定高句丽,凯旋回朝。”
高阳将信交给驿卒,看着驿卒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复杂。她知道,这封信或许无法弥补她对裴安的伤害,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补偿,裴安在辽东英勇的表现,在高阳看来,是裴安在失去了做驸马的机会后,为了能够更好的立足朝廷而无奈的选择,他无权无势,本可以靠着侯爵以及驸马的身份在大唐安枕无忧,如今不得不再次以命相搏,高阳自觉欠裴安良多。于是高阳进宫请求李世民,召回裴安,而李世民正为裴安的有勇有谋而高兴,自然不允,但还是从百骑司和玄甲军中挑选精兵百人,充作裴安亲卫,两次大战,裴安亲卫已经伤亡殆尽。
而此时的辽东,裴安正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的天际。他不知道云儿正在赶来的路上,也不知道高阳给她写了道歉信。他心里想的,只有如何巩固占领区,如何为来年的战事做准备,如何早日平定高句丽,凯旋回朝,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