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外围窥探的目光变得谨慎而克制,山谷内的修士们也渐渐习惯了两位元婴老祖坐镇所带来的安全感,各自沉浸在遗迹道韵的感悟中。这片土地,仿佛真的进入了一段平和的发展期。
剑洞深处,陆尘却并未有丝毫松懈。元婴初成,境界稳固,对他而言,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站在这个新的高度回望,他发现自己对这片天地,对自身的力量,乃至对那神秘的系统,都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
最直观的变化,来自于感知。
元婴期的神识,与金丹期的灵识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说以前他感知天地灵气,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观察一幅模糊的画卷,那么现在,这层玻璃被彻底移开了。画卷变得无比清晰,细节纤毫毕现。
他无需刻意催动,神识自然弥漫开来,便能清晰地“看”到空气中每一缕灵气的流动轨迹,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无形的脉络。他能“听”到地脉深处能量涌动的低沉轰鸣,能“嗅”到不同属性灵气之间微妙的排斥与吸引。甚至,当他静心凝神,能隐约触摸到支撑物质存在、空间稳定的某种最基本的“框架”痕迹。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和规则,虽然依旧模糊,却真实存在。
这种全新的感知能力,让他对阵法之道的理解,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往布置阵法,更多是依葫芦画瓢,按照系统兑换的阵图和方法,结合地形地脉进行构建。虽然精妙,但多少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现在,他能直观地“看”到阵法是如何引动、汇聚、转化天地能量的,能看到阵纹与灵气脉络是如何共鸣、交织,形成种种玄妙效果的。许多过去晦涩难懂的阵法原理,此刻豁然开朗。
他甚至开始尝试,在不改变阵法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微调一些次要阵纹的走向和能量节点,使其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更高,运转更流畅,消耗更小,威力却隐隐有所提升。这种从“使用者”到“理解者”乃至“微创新者”的转变,让他对力量的掌控感大大增强。
“元婴之境,果然大不相同。”陆尘心中感慨。这种对天地本质更深入的洞察,才是元婴修士真正强大的根基。
伴随着眼界和能力的提升,他的“胃口”自然也变大了。
西荒山目前的局面,是靠实力威慑换来的暂时和平。但要维持这种和平,并将利益最大化,现有的“产品”——五大遗迹散发的道韵——就需要更新换代了。以前主要吸引金丹和筑基修士,现在,是时候推出能真正打动元婴期老怪的“高端内容”了。
心念一动,意识再次沉入那浩瀚无边的系统商城。这一次,他的目光直接越过了那些适用于金丹期的功法和资源,投向了更高处,那片光晕更加璀璨、价格也令人瞠目结舌的区域。
这里的物品和知识,名称往往带着“本源”、“道纹”、“意境”、“虚空”、“混沌”等前缀,描述更是玄之又玄。什么“蕴含一丝空间法则碎片的奇物”,什么“可模拟领域力场的阵盘核心”,什么“直指神魂本源的观想图录”……每一样,都涉及到了元婴修士才能真正开始触碰的、更高层次的力量领域——那些关乎天地运行根本的“道理”和“规则”。
价格自然是天文数字。随便一件,消耗的传说度都足以让之前的他心疼好久。但此刻,陆尘看着自己面板上那依旧海量的传说度,心态已然不同。这些资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可以规划、可以兑换的战略投资。
他像是一个进入顶级藏宝库的鉴赏家,仔细浏览着这些高端货色,分析着它们的功效和可能的用途。虽然大部分他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更别提熟练运用,但却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让他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构想。
“法则……领域……”陆尘默默咀嚼着这些词汇。他知道,这些才是元婴期乃至更高境界修士真正角逐的力量。西荒山的遗迹,如果一直停留在吸引低阶修士的层面,迟早会失去吸引力。必须注入新的、更高级的“内涵”。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清晰起来——对现有的遗迹进行一轮“版本升级”。
升级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增强某种道韵效果,而是尝试融入一些模拟“法则”层面的东西。比如,在鬼谷子遗迹,是否可以布置一个能让人初步体验“推演”和“布局”这种接近因果法则感的幻阵?在欧冶子遗迹,能否模拟出某种涉及“物质重构”和“能量固化”的炼器至高意境?在本部遗迹,能否让丹韵、乐声和剑意,隐约触及“生命本源”或“神魂共鸣”的层次?
这绝非易事。靠他自己领悟和创造,不知要猴年马月。但系统商城里有的是现成的“道具”和“知识碎片”。他不需要真正掌握这些法则,只需要兑换出合适的“种子”,利用遗迹的环境和阵法进行放大和模拟,制造出一种“此地蕴含至高道韵”的假象和体验感。
这需要精心的策划、海量的传说度投入,以及对阵法更高水平的运用。但一旦成功,西荒山将不再仅仅是低阶修士的乐园,更会成为吸引元婴修士前来“悟道”的圣地!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可同日而语。
“看来,又有的忙了。”陆尘嘴角微扬,眼中闪烁着挑战和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