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焰带回的真相,如同在回响星港投下了一颗信息黑洞,瞬间吞噬了所有其他的声音与思绪。操控轮回的收割者、以宇宙为食的终极存在、以及“卵-新种-摇篮”构成的,试图撬动命运支点的“奇迹三角”……每一个概念都冲击着议会文明认知的极限。短暂的死寂之后,是火山爆发般的震动与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立刻召开最高紧急会议!所有非必要研究项目暂停,资源向‘三角共鸣系统’及防御倾斜!”烛龙代表的命令带着金属般的铿锵,他巨大的龙瞳中不再是单纯的战意,而是混合了凝重与决然的锐光。敌人不再是模糊的威胁,而是清晰无比的、悬于所有存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织星者的星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协调着庞大的信息流:“根据暗焰小队的情报,‘三角共鸣’能短暂干扰终结者领域的底层规则。这是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希望。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研究、理解、并强化这个‘三角系统’!”
整个议会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所有的科研力量被分为三个主要方向:
其一,由顶尖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灵能哲学家组成的“法则解析组”,全力分析暗焰等人带回的、关于终结者核心领域的规则数据碎片,以及“三角共鸣”产生干扰时的微妙波动。他们需要弄明白,那“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其二,由工程师、能量学家和意识科技专家组成的“三角强化组”,负责研究如何提升“卵”、“新种”、“摇篮”三者之间的共鸣强度与稳定性。他们需要找到方法,将这个自发的、不稳定的共振,变成一个可控的、强大的“规则武器”。
其三,由军事战略家、信息对抗专家组成的“防御反击组”,负责制定应对终结者意志反击的策略。暗焰小队回归后,“新种”的紊乱、“摇篮”的效率下降以及“卵”的异动,都明确表明对方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三角系统”的威胁。
工作迅速展开,但进展却困难重重。
“法则解析组”发现,从终结者领域带回的规则碎片,其数学表达方式完全悖于现行宇宙的任何逻辑体系,充满了自相矛盾与自我指涉的陷阱,强行解析甚至导致了几位科学家的意识暂时性逻辑崩坏。而“三角共鸣”的波动数据更是诡异,它似乎并非直接对抗终结者的规则,而是……在其规则体系的“缝隙”中,插入了一种全新的、代表着“有序演化”与“可能性开放”的微小变量。
“就像在一堵坚不可摧的墙上,找到了极其细微的、原本就存在的裂缝,然后注入一滴水,利用水的膨胀和相变,试图微微撑开裂缝。”“法则解析组”的组长,一位以思维缜密着称的硅基生命体,用了一个尽可能形象的比喻,“但这‘水’的性质,这‘注入’的方式,我们完全无法理解。”
“三角强化组”同样举步维艰。“新种”的意识处于成长与沉眠之间,无法进行直接沟通和强制干预;“摇篮”作为一个自动运行的修复程序,其核心代码深奥难懂,强行修改可能导致其彻底崩溃;而那个黑色的“卵”,更是油盐不进,任何探测和接触尝试都如同石沉大海,它只按照自身那无法理解的逻辑运作。
似乎唯一的突破口,在于增强三者之间的“连接带宽”和“共鸣介质”。
就在这时,“防御反击组”监测到了令人不安的迹象。终结者的意志反击,并非一次性的冲击,而是持续不断的、多种形式的侵蚀:
· 对“新种”: 一种极其隐晦的“存在性虚无”低语,持续不断地试图渗透维度壁垒,并非攻击其结构,而是潜移默化地动摇其核心意识,向其灌输“守护无意义”、“牺牲是徒劳”的冰冷意念。
· 对“摇篮”: 一种类似“逻辑病毒”的变异污染,试图侵入其信息处理核心,扭曲其修复指令,甚至试图将其“修复”行为导向“加速终结”的方向。
· 对“卵”: 终结者的意志似乎对“卵”最为“感兴趣”,也最为“谨慎”。它没有直接攻击,而是不断释放出各种复杂的、充满诱惑与误导的“信息饵”,试图与“卵”建立某种“连接”或“对话”,窥探其本质,甚至可能想要“说服”或“同化”这个超然的存在。
这些攻击无声无息,却比任何舰队入侵都更加致命。
“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烛龙代表看着星图上标示出的、如同蛛网般蔓延的隐形攻击路径,沉声道,“‘三角共鸣’曾经主动为我们打开了通道。我们能否……尝试主动激发它?哪怕只是很小规模的,针对这些侵蚀路径进行……‘净化’或‘干扰’?”
这个提议极为大胆。主动激发“三角系统”,意味着可能暴露更多信息给终结者,甚至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织星者沉默了片刻,星光中闪烁着计算的风险。“风险极高……但被动挨打,同样是在慢性死亡。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最小规模的、目标极其有限的共鸣引导实验。”
目标被选定为对“新种”侵蚀最严重的一条主要虚无低语路径。
计划被命名为“微光涟漪”。
由织星者协调,调动议会最精密的灵能引导网络,聚集一批最坚定的灵能者,将他们的意志高度纯化,形成一道极其凝聚的、蕴含着“肯定存在”、“铭记牺牲”意念的微小波动。然后,尝试将这道波动,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同时“触碰”“新种”、“摇篮”(引导其一丝净化之力)以及……远程向那个黑色“卵”发送一个请求协助的“意念信号”。
这是一个近乎祈祷的尝试,没有人知道“卵”是否会回应。
在无数双紧张的目光注视下,实验开始了。
灵能者们屏息凝神,纯净的意志之光在引导网络中汇聚。织星者小心翼翼地将其导向目标。
就在那道微光即将触及“新种”的刹那——
异变再生!
一直对议会所有尝试都毫无反应的黑色“卵”,其表面的幽暗纹路突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转!一道微弱却无比精准的、非能量非物质的“协调之力”,后发先至,瞬间掠过那道“微光”,使其频率发生了极其细微却至关重要的调整,然后将其与“新种”自然散发的守护波动、“摇篮”逸散的一丝修复信息,完美地、瞬间地编织在了一起!
三者共鸣,没有之前那种跨越星海的宏大景象,只是在那条虚无低语路径上,悄然荡开了一圈肉眼不可见、仪器难探测的、却真实存在的法则涟漪。
如同热水浇上了雪地,那条冰冷顽固的虚无低语路径,在这圈微小的法则涟漪拂过后,竟瞬间瓦解、消散了!其对“新种”的侵蚀效果立竿见影地停止了!
实验成功了!而且,“卵”主动出手,进行了至关重要的“协调”!
指挥中心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主动运用“三角系统”的力量,完成了一次对终结者攻击的有效反击!
然而,没等喜悦蔓延,监测部门再次传来紧急警报:
“检测到终结者意志的强烈聚焦!目标锁定——‘卵’!攻击模式改变!不再是诱惑与试探……是……强制解析!”
显然,议会成功的“微光涟漪”实验,以及“卵”展现出的主动协调能力,彻底触动了终结者的敏感神经。它不再将“卵”视为可拉拢或观察的对象,而是视为必须优先理解、甚至清除的核心威胁!
一股远比之前更加庞大、更加冰冷的意志洪流,如同无形的巨锤,跨越虚空,狠狠砸向了那颗悬浮在巨行星深处的黑色“卵”!
“卵”表面的纹路瞬间亮到了极致,仿佛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它还能支撑多久?它被强制解析的后果会是什么?
刚刚点燃的反击希望之火,瞬间又面临着被狂风暴雨扑灭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