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的初冬,寒意渐浓,但工业厂区的热度却丝毫未减。惠民纺织厂的二十套纺织机全速运转,月产细布八千匹、丝绸两千匹,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纺织品散发着淡淡的棉麻清香;兵工厂借着煤矿充足的能源,锻造炉烈火不熄,除了供应部队的步枪、机枪,还研发出了耐用的农具(犁、锄、镰刀)与简易机械零件,每月产出铁器三千余件。然而,繁荣的产能背后,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军阀的陆路与内河封锁仍未解除,临城的纺织品、铁器虽在本地与周边小范围流通,却远不能消化如此庞大的产量,库房告急的同时,财政虽有纺织厂与煤矿支撑,却仍需大量资金采购工业设备、补充药材,长期依赖内销,终究难以为继。
“产品积压是小事,工业升级与物资短缺才是关键。”夏晚晴在十县经济会议上,将一份外贸通道规划图铺在案几中央,“我们有优质的丝绸、细布,有耐用的铁器,这些在海外市场都是紧俏货。江南商队在上海、广州经营数十年,与洋行、海外商会有着深厚联系,我计划打通‘临城-上海-海外’‘临城-广州-南洋’两条外贸通道,将产品远销海外,换回先进设备与紧缺药材,彻底摆脱对内陆商路的依赖。”
马小丑看着规划图上蜿蜒的运输路线,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上海、广州都是通商口岸,洋行云集,确实是外销的绝佳渠道。但路途遥远,还要经过军阀势力范围与茫茫海路,风险不小,运输、安保如何保障?”
“运输分三段推进:临城至徐州走陆路,由锐锋特种队与商队护卫联合护送,避开军阀主卡哨;徐州至上海\/广州走铁路与内河,借助江南商队的联络点协调,避开封锁;上海\/广州至海外走海运,由合作洋行提供货轮,保障海上安全。”夏晚晴早有周全计划,“至于产品竞争力,我已让技师将丝绸、细布做了样品改良,铁器也按海外标准调整了规格,质量绝不输江南乃至欧洲产品,价格却低三成,洋行必然感兴趣。”
林婉清补充道:“若外贸通道打通,按每月外销五千匹丝绸、一万件铁器计算,预计月增收三万银元,再加上换回的设备与药材,相当于节省了巨额采购开支,财政压力将彻底缓解。”
“好!”马小丑一拍案几,当即拍板,“全力支持!沈若雁调派两百名锐锋队员,组建专项护卫队;陈明协调徐州、上海的联络点,打通内陆运输关节;林婉清筹备外销物资的包装、核算;夏主事,外贸谈判、渠道对接,就全靠你了!”
联络洋行:样品为证,诚意搭桥
夏晚晴当日便带着十匹精选的丝绸、细布样品,五件铁器样品,乘坐商队快马赶往上海。上海作为远东第一通商口岸,外滩洋行林立,英、法、德、美等国的洋行鳞次栉比,江面上来往的货轮络绎不绝,空气中弥漫着中西交融的气息。江南商队在上海的分号早已接到通知,提前联络了三家实力雄厚的洋行——怡和洋行、旗昌洋行、礼和洋行,约定次日洽谈合作。
次日午后,三家洋行的大班(经理)如期而至。怡和洋行的英籍大班托马斯,身材高瘦,眼神挑剔;旗昌洋行的美籍大班约翰逊,性格直率,注重实际;礼和洋行的德籍大班舒尔茨,严谨细致,懂机械与纺织品。夏晚晴将样品一一陈列在分号的展示厅内,笑着开口:“三位大班,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想推介临城的特产。这些丝绸,采用冀南优质棉花,经上海最新式纺织机织造,质地细腻,色泽均匀;这些铁器,用莘县优质烟煤锻造,淬火工艺改良,耐用性远超同类产品,价格仅为欧洲产品的七成。”
托马斯拿起一匹湖蓝色丝绸,指尖划过布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丝绸的手感,堪比苏州上等丝绸,价格却低三成?夏小姐不是在开玩笑吧?”
“绝无戏言。”夏晚晴让侍女展开丝绸,“临城拥有充足的原料与能源,劳动力成本合理,才能做到质优价廉。这批丝绸若销往欧洲、美洲,利润空间至少有五成。”
约翰逊拿起一把铁犁,掂量着重量,试了试刃口的锋利度:“这铁犁的工艺不错,重量适中,适合南洋的耕地条件。但临城地处内陆,运输如何保障?军阀封锁是否会影响供货?”
“运输通道我们已规划妥当。”夏晚晴取出运输路线图,“临城至上海的陆路、铁路运输由我们负责,全程有武装护卫,可确保物资安全抵达上海港;海上运输由贵洋行负责,我们按成交额的一成支付海运费用。供货方面,纺织厂月产丝绸两千匹、细布八千匹,兵工厂月产铁器三千件,可满足贵洋行的批量采购需求。”
舒尔茨最为谨慎,反复检查样品的质量,询问生产标准:“夏小姐,我们需要稳定的质量与供货,临城的工厂能否达到标准化生产?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们无法推向海外市场。”
“舒尔茨大班放心。”夏晚晴取出纺织厂与兵工厂的生产标准手册,“纺织厂有江南技师与德国工程师指导,铁器生产采用煤矿优质能源,均实行标准化流程,每批产品都会经过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绝不外销。我们可以签订质量保障协议,若出现质量问题,全额赔偿贵洋行的损失。”
三位大班交换了眼神,都看出了临城产品的巨大潜力。托马斯率先开口:“怡和洋行愿意合作,首批订购丝绸一千匹、细布两千匹、铁犁五百件,按夏小姐给出的价格,货到付款。”
约翰逊紧随其后:“旗昌洋行订购丝绸一千五百匹、细布三千匹、铁锄八百件,我们希望长期合作,若首批产品市场反馈良好,后续订单翻倍。”
舒尔茨也点头应允:“礼和洋行订购丝绸五百匹、铁器七百件,我们主要销往欧洲,对质量要求更高,希望夏小姐严格把控。”
夏晚晴心中大喜,当即与三家洋行签订合作协议,约定一个月后在上海港交货。洽谈结束后,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州,凭借江南商队在广州的人脉,与怡和洋行广州分行、宝顺洋行达成合作,敲定了销往南洋的首批订单,以丝绸、细布为主,铁器为辅,订单量与上海相当。
组建商队:武装护卫,打通内陆
上海、广州的合作敲定后,临城立即启动外销物资的筹备与运输工作。林婉清组织工人对丝绸、细布进行精细包装,用防潮油纸包裹,装入木质包装箱,外面印上“临城特产”“优质丝绸”等字样;铁器则涂抹防锈油,用稻草包裹,装入坚固的木箱,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沈若雁挑选了两百名经验丰富的锐锋队员,与商队的两百名护卫组建联合护卫队,由锐锋特种队的副队长赵刚带队。“从临城至徐州,全程五百余里,要经过吴化文的势力范围,沿途还有零星匪患,必须万分谨慎。”沈若雁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强调,“我们采用‘昼伏夜出’的方式,避开白天的关卡巡逻,夜间快速行军;遇到小股匪患,果断处置;若遇到军阀大股部队,尽量绕行,避免冲突。”
赵刚带领护卫队,分批次护送外销物资。第一批次物资包括丝绸三千匹、细布五千匹、铁器两千件,分装在五十辆马车上,于深夜从临城出发。车队沿着偏僻官道前行,马车上覆盖着厚厚的帆布,伪装成普通商队。锐锋队员们身着劲装,手持步枪,分散在车队两侧与前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行至济宁境内时,车队遭遇了一股百余人的匪患。“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留下买路财,否则别想过去!”匪首手持大刀,带领匪众围了上来。
赵刚毫不畏惧,一声令下:“锐锋队员,准备战斗!”队员们迅速散开,形成战斗队形,步枪上膛,瞄准匪众。“我们是临城国民军的护卫队,护送的是外销物资,识相的赶紧让路,否则格杀勿论!”
匪首见对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心中有些畏惧,但仍不甘心:“少废话,留下一半物资,否则我们就不客气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赵刚一声令下,步枪齐射,匪众惨叫连连,倒下一片。剩余的匪众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逃窜。赵刚没有追击,让队员们快速检查车队,确认物资无损后,继续赶路。
行至徐州境内,遇到了吴化文的巡逻队。赵刚按照事先约定,让商队的联络官上前交涉,递上夏晚晴托人转交的信函与一笔银元。巡逻队队长见信函上有吴化文的亲信签名,又得了好处,便挥了挥手:“放行!”
经过五日五夜的艰苦行军,第一批次物资顺利抵达徐州火车站。陈明早已协调好火车车厢,物资快速装上火车,运往上海。赵刚带领护卫队原地休整,准备迎接下一批次物资的护送任务。
与此同时,运往广州的物资也通过“临城-商丘-汉口-广州”的路线,在联合护卫队的护送下,避开军阀封锁,顺利抵达广州港。夏晚晴的江南商队分号早已做好交接准备,将物资运往洋行指定的货轮码头。
货轮启航:扬帆出海,初获佳绩
上海港的码头,阳光明媚,万吨货轮“怡和号”停泊在岸边,工人正将临城的丝绸、细布、铁器小心翼翼地搬上船。托马斯站在码头,看着源源不断的物资,对身边的夏晚晴说道:“夏小姐,没想到你们能按时交货,物资质量也与样品一致,我对合作充满信心。”
“托马斯大班放心,临城会严格遵守协议,确保后续供货及时、质量稳定。”夏晚晴回应道,“这批物资销往欧洲、美洲后,若市场反馈良好,我们可以扩大合作规模,提供更多品类的产品。”
“怡和号”鸣响汽笛,缓缓驶离上海港,朝着大西洋方向启航。与此同时,广州港的“宝顺号”货轮也满载着临城的物资,驶向南洋。站在码头,夏晚晴望着远去的货轮,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物资的外销,更是临城打破封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一个月后,上海怡和洋行传来捷报:“怡和号”运载的临城丝绸、细布在伦敦、纽约市场大受欢迎,丝绸因质地优良、价格实惠,被当地商人抢购一空;铁器适合农耕与日常使用,在美洲中西部与欧洲乡村销量火爆,首批物资获利丰厚,要求立即追加订单。
几乎同时,广州宝顺洋行也传来好消息:运往南洋的丝绸、细布因符合当地气候与审美,深受华人与土着居民喜爱,铁犁、铁锄等农具解决了南洋耕地的劳作难题,订单量翻倍,要求下月供货量增加五成。
消息传回临城,十县军民欢欣鼓舞。马小丑拿着洋行发来的电报,激动地说道:“好!太好了!外贸通道打通了,我们的产品得到了海外市场的认可!夏主事,立即组织扩大生产,满足洋行的追加订单!”
夏晚晴早已做好准备:“纺织厂已扩招三百名工人,月产丝绸提升至三千匹、细布一万匹;兵工厂新增两座锻造炉,月产铁器提升至五千件,足以满足洋行的订单需求。”
林婉清核算了首批外销的收益:“首批外销物资销售额共计五万银元,扣除运输、海运、包装成本一万五千银元,纯利润三万五千银元,官府分得两万一千银元。加上纺织厂、煤矿的收入,本月财政总收入达到八万四千银元,支出四万九千银元,盈余三万五千银元,财政压力彻底缓解!”
换回物资:设备药材,缓解困境
两个月后,“怡和号”货轮从欧洲返回上海港,带来了临城急需的先进设备与紧缺药材。夏晚晴亲自赶往上海,接收物资:工业设备包括五套最新式的纺纱机、两台机床、三台蒸汽动力机,这些设备比临城现有的更为先进,可大幅提升纺织厂与兵工厂的生产效率;药材包括奎宁五千瓶、阿司匹林一万瓶、磺胺类药物三千瓶,还有大量的中药材与手术器械,足以满足军医馆一年的使用需求。
“夏小姐,这些设备是欧洲最新研发的,纺纱机的效率是传统设备的十五倍,机床可精准加工机械零件。”托马斯向夏晚晴介绍道,“药材都是从欧洲、印度采购的优质品,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阿司匹林可缓解疼痛、退烧,都是临城急需的物资。”
夏晚晴让工人将设备与药材小心翼翼地卸下船,通过联合护卫队护送,运往临城。设备抵达临城后,德国工程师克虏伯与米勒亲自指导安装调试。“这些纺纱机的设计非常先进,采用自动化进料与断线报警功能,能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产品质量。”克虏伯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对身边的纺织技师说道。
机床被运往兵工厂,兵工厂的工匠们在米勒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巧。“有了这两台机床,我们可以精准加工步枪、机枪的核心零件,提升武器的精度与耐用性,还能研发生产更复杂的机械产品。”兵工厂厂长兴奋地说道。
药材运抵军医馆时,白若曦亲自前来接收。看着一箱箱奎宁、阿司匹林,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夏主事,太感谢你了!这些药材来得太及时了!之前军医馆的药品只够维持半个月,现在有了这些药材,无论是士兵受伤,还是百姓生病,我们都能从容应对了!”
她当即组织医护人员将药材分类入库,对奎宁等特效药实行严格管控,优先保障重症患者与前线士兵的使用。不久后,临城西部的村落爆发流感,白若曦及时调配阿司匹林与中药材,组织医护人员上门诊治,很快控制了疫情,百姓们纷纷称赞:“有了白医生和这些洋药,我们再也不怕生病的!”
除了设备与药材,夏晚晴还通过洋行换回了一批工业原料,包括优质钢材、染料、棉纱等,解决了临城工业生产的原料短缺问题。纺织厂用上了新的染料,织出的丝绸、细布色彩更加鲜艳、持久;兵工厂有了优质钢材,锻造的武器、铁器质量更上一层楼。
外贸常态化:货通江海,经济盘活
随着外贸通道的稳定运行,临城的外销进入常态化。每月有两批物资从上海、广州港启航,销往欧洲、美洲、南洋等地;每月也有两批设备、药材、原料运抵临城,支撑工业升级与民生保障。外贸利润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每月稳定贡献三万至四万银元,加上纺织厂、煤矿的收入,临城财政彻底摆脱困境,实现大幅盈余。
财政盈余后,马小丑将资金投入到民生与基建工程:十县的学堂全部修缮完毕,聘请了江南的教师,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读书;道路、桥梁得到全面修缮,方便物资运输与百姓出行;军医馆在各县城设立了分馆,配备了医护人员与药品,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纺织厂、兵工厂、煤矿的工人薪资提高了两成,福利待遇改善,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临城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打响了名气,“临城丝绸”“临城铁器”成为优质、实惠的代名词。海外商人纷纷通过洋行联系合作,希望代理临城产品;江南的商户也慕名而来,想要与临城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夏晚晴顺势成立了“临城外贸商会”,吸纳本地商户与江南商户加入,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扩大外销规模。
军阀们得知临城打通外贸通道,打破了他们的封锁,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张敬尧曾试图在徐州拦截临城的外销物资,却被联合护卫队击退;孙殿英想要在运河上刁难,却发现临城的物资早已改走铁路与海运,无从下手。他们的封锁,在畅通的外贸通道面前,彻底沦为摆设。
夕阳西下,临城的码头热闹非凡,运输外销物资的马车络绎不绝,工人忙碌地装卸货物;上海港、广州港的货轮上,“临城特产”的标识格外醒目,扬帆驶向世界各地。夏晚晴站在临城的高台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马小丑走到她身边,感慨道:“夏主事,是你打通了外贸通道,让临城的货物流通江海,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让我们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
“马司令,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夏晚晴笑着回应,“外贸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可以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发展更多产业,让临城成为连接中国内陆与海外的商贸枢纽,让乱世中的百姓,都能在这里找到安稳与希望。”
晚风拂过,带来远处工厂的机器轰鸣声与码头的喧嚣声,交织成一曲繁荣发展的赞歌。临城,这座曾经被军阀封锁、面临困境的小城,凭借着工业的崛起与外贸的畅通,已然成为乱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货通江海,不仅带来了财富与物资,更带来了希望与生机,为马小丑保境安民、逐鹿天下的抱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