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世界影视行业的现状,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如斯巴达克斯等投资过千万的大制作。
但整体的风向还是以小成本小制作为主。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武振邦的超能力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他拿钱不当钱的大力投入下,想捧红一部影片,几个明星简直不要太简单。
他完全照搬后世好莱坞大片的商业制作流程,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战,即将在这块南半球的巨大土地上上演。
没有硝烟的战争,才是武振邦这种腹黑男最喜欢的。
二人正在交流年后的影视发展大计。
一个明目皓齿的小姑娘快速跑到二人身边,如同小时候一样,抱住武振邦的大腿。
所不同的是,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吭哧吭哧的往上爬了。
武振邦大喜,把幼妹武家宁抱起来放在他和夏梦二人中间的长椅上。
“快上学了,高兴吗?武振邦调侃的问道。
武家宁撅了撅小嘴:
“不高兴,我不喜欢和一群小屁孩玩。”
武振邦误以为小妹不喜欢念书,马上语重心长的教导起来:
“不喜欢也得念书啊,不学习到足够的知识,将来你如何才能够立足于同类的巅峰呀?你看哥就是……”
武家宁几次想打断老哥的长篇大论,无奈人微言轻,一时半会儿插不上嘴。
夏梦在一旁拍了武吴振邦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说教,向武家宁问道:
“小宁你说说,为什么不愿意跟同学们玩。”
“他们都太幼稚了,我喜欢的他们都听不懂!”
“哦。那你说说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数学,甘石星经、伽利略、哥白尼、还有发现了哈雷彗星的埃德蒙哈雷”
武家宁掰着自己的手指头如数家珍的说道。
武振邦表情开始变得严肃:
“为什么要喜欢这么多外国的天文学家?”
“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呀!”
武家宁歪着小脑袋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大哥说道。
“咱不先说哥白尼和伽利略,就说你最后提到的这个埃德蒙哈雷,他是1705年的人
他在天上观测到了扫帚星,于是灵机一动,就算出了这颗星星,每76年来到近地点一次。
你猜猜这种可信性有多少?他自己都不一定能活76年。”
武家宁张着小嘴,往后自己的世界观被颠覆了。
“大哥你是说???……”
“没错,就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我国最早发现扫帚星的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13年。
我国最早关于扫帚星(彗星)的记载是在《春秋》中,时间为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 。
《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中记载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是我国古代对彗星的称呼,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哈雷彗星的一次最早记录 。
足足早了埃德蒙哈雷的发现2300多年,那你猜猜哈雷彗星的发现荣誉到底该归谁?”
武家宁彻底呆滞了,想了好久问:“哈雷把咱们国家古代的发现据为己有了?”
“也不全据为己有,只是他故意没有说自己的发现的前因后果,这就是典型的我没隐瞒,是你没问我的狡辩逻辑”
“还有哥白尼的日心说是1543年提出的比我们战国时期提出的混天说晚了近1900年。
可全世界都知道是哥白尼最先提出的日心说,而且还有人知道,这理论的出行是我们早在近2000年之前就提过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武家宁彻底无语了,一副那种偶像塌房的失落感。
“这说明科学文化的定义权话语权在谁的手中,谁说的就是真理,至于真相是怎么样的不重要。”
武振邦搂着小妹安慰道:
“所以你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争取长大以后,让我们华人掌握真正的话语权,或者让真正的科学话语权更加的客观,而不是为某一个势力或国家服务的附属品”
夏梦看到武家小妹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心疼的把她搂了过来:
“你现在还小,不必为这些事情烦恼,这些由你大哥去做,你就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武家宁乖巧的点点头,夏梦的这番教育孩子的言论,令武振邦侧目。
你别说这理论和后世的解放孩子天性理论高度吻合。
人生的剧本,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应该是朋友的外篇。
孩子就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填鸭似的灌输教育,让他们过早的背负起太多成年人的期待。
武振邦看着夏梦温柔安抚小妹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他放缓了语气,摸了摸武家宁的头:
“大哥刚才话说得重了,其实喜欢这些天文学家也没错,他们确实推动了科学进步,只是我们不能忘了自己老祖宗的智慧就行了。”
武家宁吸了吸鼻子,小声问:
“那我以后还能喜欢伽利略吗?他的望远镜好厉害。”
夏梦笑着帮她理了理刘海:
“当然可以呀,就像你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肉,也不妨碍你尝尝隔壁阿姨做的糖醋鱼呀。重要的是知道哪些是自己家的宝贝,哪些是别人的好东西,学会分清,也学会借鉴。”
武振邦附和道:
“你梦姐姐说得对。就像哈雷彗星,咱们先记录,哈雷算出了周期,这都是贡献。
以后你学多了知识,说不定能把咱们老祖宗没说完的道理接着讲明白呢。”
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武家宁突然从长椅上跳下来,小跑到不远处的花坛边,摘了朵小雏菊别在夏梦头发上:
“那我既要学甘石星经,也要学望远镜原理,将来做个厉害的人!”
“在你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之前,大哥只是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然后才是厉害!”
武振邦和夏梦相视而笑,晚风带着花香吹过,长椅上的讨论声渐渐变成了轻快的笑声。
只有天边的晚霞知道,一颗关于科学与传承的种子,已悄悄在小姑娘心里发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