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有诗:“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语初看似拙,细思则如饮清泉,甘冽直沁心脾——原来那沉默的避让处,竟藏着一份洞穿尘嚣的清醒与自在,是更高明也更深邃的“便宜”。
人遭辱骂,常如油锅溅水,立时沸腾。本能气血上涌,非要争个高下,辩个黑白,让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似乎如此才不失体面尊严。殊不知这逞一时之快的“胜”,恰是落入了困兽相斗的陷阱,缠斗愈久,心神愈耗,反将自身拖入泥潭,何“便宜”之有?那喧嚣的争斗场里,从来难有真正的赢家。
记得旧居巷口有位卖菜的阿婆,其貌平凡,却总有一份异于常人的从容。一日,一壮汉因菜价零头斤斤计较,言语渐渐粗鄙不堪,最后竟叉腰当街唾骂。围观者渐多,议论纷纷,皆以为阿婆必当反唇相讥。却见她只是静静听着,手中依旧不紧不慢地擦拭着青椒上的露水,仿佛那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不过是穿巷而过的风声。骂者声嘶力竭,见她毫无反应,如重拳砸在棉花堆里,竟渐渐气短力竭,自觉无趣,最终悻悻而去。
阿婆这才抬头,对旁边担忧的邻人淡然一笑:“句句都听得真真的,可若搭腔,岂不是陪他站进烂泥塘里打滚?他骂干了自会走,我少生场气,菜也早擦干净了——这还不是大便宜?” 其言语朴素,却道尽了“不应对”的真智慧。她“分明了了知”,却选择将那些言语的尘埃轻轻拂落,而非让它们污染自己的心田。这份沉默,非怯懦,非无知,恰是心灵拥有强大过滤屏障的明证。省下的心力,便成了滋养自己的清泉。
原来真正的“便宜”,在于守护了心灵不被无谓的喧嚣所劫掠。省下唇舌相争的气力,便是养精蓄锐;免去情绪被拖拽的消耗,便是延年益寿;护住心境不受搅扰的澄明,更是千金难买的清福。这份“便宜”,岂是口舌上的一时胜负所能比拟?
寒山子的智慧,如古井映月,照见人心。当外界的恶语如狂风骤雨般袭来,那“不应对”的沉默,正是心灵深处最坚固的屋檐——任它雨横风狂,我檐下净地无尘。省下的心力,便成了滋养自己的清泉;护主的澄明,更是千金难买的福田。原来最深的便宜,并非在争夺中取胜,而是在纷扰中守住了自己那片不被惊动的天地。
这沉默的屋檐下,自有一片天地。它容你静观那骂声如何徒劳地撞上心壁,最终碎落成尘;容你听见风雨之外更恒久的声响——那是自己平稳的呼吸,是生命内在从容的节律。当你不卷入那场喧嚣,便已在更高的地方,俯瞰着那场徒劳的风暴。这沉默的屋檐,这俯瞰的位置,这份超然的自在,才是寒山子所言的“大便宜”。
那骂声越是响亮,越反衬出沉默者内心的禅境之深。天地如秤,最终称量出的便宜,从来属于那些懂得在喧嚣中默守灵台清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