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老王,在粗犷的汉子堆里,像一块历经风雨却依旧棱角分明的石头。他黝黑的面庞刻满风霜,两鬓已飞上几丝早来的秋霜,唯有目光里沉淀着一种难以撼动的分量。老王有句口头禅常挂在嘴边:“活儿干得干净,钱分得明白,兄弟才认你。”他这口中的“明白”二字,自有其沉甸甸的份量。
每次发工资的日子,老王总端坐在那张沾满灰土的旧桌子前。他一个个亲手将钱递到工人手中,厚厚一沓钱币,竟没有一张因迟疑而粘住他的手。发完钱,他常常从自己那份里抽出几张,径直塞给某个家中有急事的工人,只淡淡一句:“先应个急,活儿还得靠你顶住。”那几张钞票沾着老王手上的泥尘,沉甸甸的,如同无声的誓言。
而他自己呢?工地上啃冷馒头配咸菜是常事。那馒头硬得硌牙,他却嚼得专注,仿佛嚼碎的是自己的清规戒律。无论寒暑,老王必然第一个出现在晨曦的工地上,最后一个踏着暮色离开。安全帽的带子系得一丝不苟,工装上的每一粒扣子都严整地扣着。他巡视工地时,目光如炬,连墙角一颗松动的螺丝钉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站在高处,如同工地上无声的标杆。
一次惊险的意外后,老刘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断了腿骨。众人私下议论纷纷,以为老王会辞退这“麻烦”。然而老王却将老刘背回了工棚,只留下一句话:“老兄弟,安心养着,工钱照算。”工钱不仅照发,他还亲自端汤送药,如同照顾手足。老刘躺在简陋的床铺上,浑浊的泪无声地淌下,渗进枕头里——老王的宽厚,便如这无声的暖流,悄然流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直到那个暴雨如注的深夜,狂风撕扯着未完工的高楼外墙,悬挂的幕墙板材在风中如垂死的巨兽般呜咽哀鸣,眼看就要砸落。众人惊惧退缩之际,老王的身影却猛地拨开雨帘,第一个扑向那危险的吊篮。他嘶吼着,声音盖过风雨:“上绳子,跟我来!”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里,老王率先悬空于百米之上,雨水如鞭子抽打着他,吊篮在狂风中剧烈摇摆,每一次晃动都牵扯着下面无数颗揪紧的心。当险情终于排除,老王顺着安全绳索缓缓滑落地面,浑身湿透,泥水顺着裤管往下淌。他站稳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目光扫过一张张惊魂未定的脸,只沉稳地说了句:“没事了。”这三个字落地生根,竟比钢筋还要安稳。
老王身上那根安全绳,在风雨飘摇的危境中,早已悄然化作了另一根无形的绳缆。这绳缆坚韧如钢,一头拴着老王对“兄弟”的肝胆,另一头则牢牢系紧了工友们无言的追随。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最坚硬的骨架亦需最柔韧的筋脉维系;老王那根风雨中悬荡的安全绳,恰恰成了工地上最坚韧的纽带——它无声地告诉所有人:何为真正的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