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26日,周一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老家那边,经过电话聊天,我知道了,在吴双海的努力下,那条破路终于动工修建了,用老妈的话来说,在开学,你就能骑着自行车上学了。
当然,我更看重的不是骑车上学,相比骑车,我更喜欢跟发小一起走路上下学,当锻炼身体了。其实最主要的是,下雨天不用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泥巴上了。
同时,今天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周六,徐若溪已经将公司注册好的资料拿了回去,资料很齐全,所以不需要费心。
经过徐若溪最近几天的调查资料,和赵卫国给的资料来看,目前西方纳斯德克的股市一片欣欣向荣。徐若溪在我的指挥下,综合研判了以后,提供了4个股票待选。
一个是q,目前涨势很好,只不过价格有点偏高,目前已经到140多鹰元\/股,另外一个是AoL,这个也不差,只不过价格低一些,目前是100多鹰元\/股。
我仔细了回忆了一下,2000年之前,纳斯德克涨势幅度最强的应该就是AoL,q都要差一些,但是我只知道一个关键的节点,那就是2000年1月1日之后,纳斯德克开始大范围跳水。
但是现在来说,做AoL有点风险了,必定时间太迟了,最后的涨幅不一定有q强,所以我仔细思考了一番以后,决定还是对q下手,必定这一家后世很熟,靠手机芯片做到全球前几名的科技公司,咋买也不会亏的。
另外一个就是,万一出现蝴蝶扇动翅膀的作用出现一些变革,也问题不大,最多多拿几年,到智能手机出来以后,肯定还是会大涨的。
“小林哥,综合来看,我个人更看好q,目前涨势很强,另外在大环境的背景下,我个人判断还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
我听着徐若溪的分析,没有说什么,但是脑子一直在转动回忆,后世对股票市场研究的不多,最多就是几个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会聊到。
而关注q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后世的关键制裁事件,为此我还特意跑到某顺看了一眼他的股票,所以多少有点印象。加上目前徐若溪的分析,我觉得可以干他。
“徐姐,资金到了吗?”我还是比较关注这个,因为周五下午我已经将5000万资金打入了一个担保账户,赵卫国那边已经传真过来回执。
“早上,银行已经打过来电话,刚到,一共625万鹰元,我这边建议留下25万做应急支出,剩下的全部买入q,您看怎么样?”徐若溪此时靠在老板椅上,看着外面的香江的景色,嘴角挂着自信的笑容说道。
“可以,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吧,但是记住一点,买入以后进行关注就行,尽量不要操作了,等待后续的变革。”随后我仔细想了想后,不放心的又叮嘱说道:“你一定要保持关注,只要超过650鹰元,立马平仓,不要犹豫,明白吗?”
徐若溪听到我的话,眉头皱了皱,然后摊开一个好看的笔记本,认真的写下了650这个关键的数据以后说道:“小林哥,是不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超过650以后,立马挂单平仓?”
“对,这一点一定要记清楚,如果按照你的分析,目前的纳斯德克就好似一个疯狂的牛在不停的奔跑,但是肯定会突然刹停的,这个数字和现在的股价来说,已经翻了4倍了,我们不能因为贪心,而忽视了风险,记住,落在我们口袋里面的钱,才是我们的,明白了吗?”
说实话,我现在有点担心徐若溪会不听劝,看到那个大盘走势以后,会一直贪多。那样会出事。
可惜了就是资金有点少,才650万,也买不到多少,想到这里,脑海里一个主意瞬间炸开,那就是加杠杆啊,我咋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我既然知道后面是一路上涨的走势,那么加杠杆就是无风险的扩大收益的最佳手段。
想到这里,我立马说道:“徐姐,联系我们的开户券商,问问能不能帮我们增加资本,600万太少了。就像我之前做期货的那样,用少的资金撬动更多的手数。”
本来杠杆2个字都到了嘴边,最后还是被我咽了下去。现在秉持着能装就装吧!不能什么专业的词都往外面蹦。
听到我的问话,徐若溪突然双眼放光,说道:“小林哥,这个叫杠杆,可以是可以,但是风险太大,这弄不好血本无归了。”
我沉默了一下,具体的风险我只能说大概了解,但是现在的情况来说,想要赚大钱,必须加杠杆,要不然600万能干什么事情?
“加,跟券商沟通,按照最大限度杠杆的加,放心,没问题。”我最后还是拍板加杠杆,不加都对不起这次机会。
后面公司要不要融资都得看这一哆嗦了。只要赢了,短期就不用考虑融资问题。
“行,那我立马去办,争取下午谈妥,明天进入。”徐若溪立马说道。
“行,去吧!”
这边徐若溪挂了电话,立马打电话联系券商经理,约了一会11点见面,共进午餐。对方欣然同意。
徐若溪在国企别的本事没有学到,很多的人情世故,倒是学的有模有样。
中午11点,约在了一家有名的粤菜馆,位置是徐若溪提前定的,靠窗,坐在餐桌,就能看到中环外面的车水马龙。
券商经理,是一名年纪约45左右的中年,梳着油腻的二分头,普通话说的还不标准,徐若溪气的只好用英语沟通起来。
这让这个券商经理很是诧异。不过随后又转变了态度,开始聊了起来。
券商经理原本以为来的是大陆妹,没想到英语这么好,就收起轻视之心。一顿饭,吃的波澜不惊,徐若溪也问了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加杠杆问题。
目前,香江的加杠杆做法非常普遍,可谓是,不加,你都别说是老炮。所以对徐若溪提出的问题解答的也很耐心,但是也明确的表示了其风险,和强平比例,最后还说了利息问题。
徐若溪听的也很认真,至于所谓的风险,目前徐若溪不考虑,尤其是我之前期货市场的操作,让徐若溪有点迷之自信。
只不过利息的话,有点偏高,但是徐若溪仔细想了想,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没利息人家吃啥?随后经过愉快的交谈以后,表示吃饭以后,就去公司签署文件,资金次日就能到账。
但是由于第一次合作,加上资金本来就不大,所以,尽管徐若溪施展了各项谈判手段,最后,也只谈下来一个10倍的杠杆,只不过利息方面,没有便宜多少,按照目前3%的利率,按天收取。
徐若溪简单的算了一下,这费用不算低了,要是5个月,这差不多就得有70万鹰元的利息了。
签好合同以后,徐若溪再次打了电话,告知了具体的事情,我表示认可,对徐若溪的当断则断的果敢进行了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