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桶金的由来,目前来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集市摸奖,成本低,回报高,虽然有点擦边球的嫌疑,但是好在这个地方,估摸也没人来管,但是只能干一炮,姑且不说后面有没人跟风弄,主要是购买力低,其次是,时间长了,万一有眼红的给举报了,还不一定能善终。
那么,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成本的钱咋来?另外就是物资的采购,最后是带不带村里的3位亲戚。
这个比较头疼,带,以二姨夫那嘴炮的性格,喝点酒,打个麻将,能将我家里老底给揭了,在目前这个农村来说,你家里有点小钱,没人说什么,但是你要是有个十万八万的,呵呵,姑且不说偷盗,就借钱的人都能踏破门槛。
不带,万一知道了,估摸着又上门来叭叭,我讨厌麻烦,何况在我心理来说,这3家亲戚,有不如没有。
后世,也就是明年下半年,深秋到初冬的时候,老妈病情严重,老爸带着老妈去县医院治病住院,这一走就是1个多月。但是,这3家亲戚,从来没一个上门说,到他家吃口热饭,睡他家,我二姨家的三姐,跟我一个小学,比我高一年级,上学下学都能碰到,也从来没张口说过,所以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那1个多月我是咋活下来的。因此这个梗横在心里几十年。
算了,不想这个破事,带不带的交给老爸头疼去。眼下,先把老哥拽回来再说。
1998年8月14日周五,晴。
晚间的饭桌上,南瓜糊糊,很好吃,配上泡的豇豆,更好吃。
“爸,明天我们上镇上看看老哥吧”看着老爸捧着碗在那吸溜,我准备先开口,问道。
老爸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老妈,没说去也没说不去,就这样僵持在那。
“他爸,去吧,小林子马上上学了,给他扯2件衣服,顺便给老大送点米。”老妈沉思了一下说道。
主要是最近这半个多月来卖了2次黄鳝,收入小三百,手头宽裕不少,所以老妈还是偏向去看看。
“行,那就一起去看看,也不知道老大学的咋样了,能出师不。”老爸放下碗,最后一锤定音的说道。
“好耶,那我去小洋家问问他爸明天早上上集不,上集的话我们坐他车到县道。”说完,不等老爸回复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哎,装孩子真累。”刚出门楼,我便停下脚步,慢慢的走了起来。没办法,自从报纸买回家,我没翻过字典,但是报纸看了一张又一张。老爸都跟老妈在厨房吐槽,不知道我是真的在那装,还是文曲星下凡。
“苏洋,苏洋,在家吗?”跑到苏洋家的场地边上,我便喊了起来,主要是他家有条狗给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隐形,因为去年我来这等苏洋上学,结果被他家的狗朝着屁股上就咬了一口,所以,现在学聪明了,远远地喊一声,让他出来接比较好。
苏洋听到声音,端着碗从大门口走了出来。
“二胖,在家呢,来吧,没事,狗拴起来了。”说完还不忘往嘴里扒拉稀饭。
走到门前,看到苏洋的父母都坐在桌子上,奶奶不在,估计端碗进房间了。
“小林子来了啊,吃了吗?这么晚了有事吗?”苏洋的母亲杨开芸开口问道。
“婶子,没啥事,我来就是想问问叔明天出不出车,我家明天准备上镇上,要是出车,准备坐车到县道,在坐车去镇子上。”我也没进门,就站在门口回道。
“嗯,明天要是不下雨就出车,早上6点,到路口等就行。”苏洋的父亲,苏建志的声音从座位上传来。
“好勒,叔,知道了。婶子,苏洋,那我回去了啊。”说完瞧了瞧锁在廊檐下的狗,扭头就走。
“爸,叔说明天不下雨6点出车,要坐车就去等。”一进门,我大嗓门说道。
“知道了,洗洗抓紧睡,明天还要早起”老爸瞥了我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无奈的说道。
其实,按照老爸的意思,肯定是一家三口抄小路走到镇上,但是,说实话,太远,比到集市还远,我还是其次,主要是我担心我妈受不了,老登就知道剩那几块钱,何必呢?
1998年8月15周六,晴,晴空万里。
天刚蒙蒙亮,我便在鸡叫和翻箱倒柜的问话中醒来。“老登也不知道喊我起来,是不想带我吗?”翻身下床,内心不爽的想道。
“抓紧洗脸,洗完抓紧吃,吃完把衣服换上。”老妈也在忙,看我起来,说道。
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最好的做法,就是乖乖听话。洗完脸,桌子上的碗里,一碗面,还卧了一个鸡蛋。
老爸已经在米缸那瓦米往化肥袋子里面装了。老妈也拾掇了一下自己,换上了半拉新的衣服,给把老爸的的确良的短袖衬衫给找了出来。
吃完饭,回到卧室,床上已经放了一条7分裤,一件深蓝偏藏青的短袖小褂。看样子今天全家是盛装打扮。这件短袖小褂,好像还是去年小姨结婚,老妈让裁缝给做的,就穿了那么一回。然后就收起来了,今天是第二次拿出来。
6点,老爸挑着担子,里面不出意外是七八十斤大米和一些蔬菜什么的。老妈拉着我,走向村路口。
路边,苏建志已经将三轮车停在路边,歪坐在驾驶位抽烟。
看老爸挑着担子来了,起身说道“三哥来了啊?”说完准备搭把手,把担子放到车上。
“嗯,这不是去镇上吗,麻烦了。”老爸卸下扁担,伸手将化肥袋子提起,苏建志伸手接过,放到车栏里。
我扶着老妈上车,老爸随后也上来了,不到10分钟,同村的几个叔、婶也上来了,挨个打过招呼,三轮车突突的冒着黑烟动了起来。
路,烂是真的烂,都是坑洼,走起来跟摇船一样,还没开到学校那,我就想吐了。
车到学校那边的路口,再次上了六七个人,刚好坐的满满的,我没办法只能起来,半蹲的依靠在老妈怀里,这是规矩,小孩子不占座位,当然,也不用给钱买票。
一路晃到县道,我们下车,老爸掏出来2块零钱,递给苏建志,苏建志摆摆手,意思是不要,老爸不好占便宜,好说歹说,放下2块钱,让他抓紧开车走。
等了约小半个小时,一辆破破烂烂的中巴车开来。人已经满了,没办法,挤吧,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再次挤上了这辆中巴车,好在中巴车比三轮车快,不到10分钟,已经开到了镇上的街道口。
下车,深吸一口气,这就是1998年的镇街道!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