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麻糊亮,东拉河面上还浮着一层薄纱似的雾气,罐子村北头那王满银家院坝里就窸窸窣窣有了动静。
院坝四角挂着的马灯,灯罩子擦得亮堂,吐着昏黄的光,硬是在清冽的晨风里撑开了一片暖融融的亮堂地。光线落在人脸上,影影绰绰的。
堂嫂陈秀兰是个利落人,早早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婆姨,在院坝角落里用土坯临时垒了个灶,架上大铁锅,锅里热气腾腾地蒸着玉米面馍。
那馍馍黄澄澄的,个头实在,已经蒸好的几屉摞在旁边,散发着朴实的粮食香气。
旁边两大桶猪骨萝卜汤也咕嘟咕嘟滚开了,汤面上漂着几点油花,闻着就让人肚里暖和。
几个过来帮忙的大婶,拿着碗勺,给早早过来帮忙的众人分发着热乎的馍和冒着热气的汤。没人喧哗,只有碗筷碰撞的细碎声响和压低的说话声。
罐子村的迎亲唢呐班子是五个上了年纪的老汉,两个吹唢呐的,一个吹高音,一个吹低音,另外三个负责打鼓、拍镲、捣锣,家伙事儿都旧了,却擦得干净。
他们今天要跟着去双水村迎亲。这年头,上面提倡“节俭办婚事”,讲究个“三不”——不下请帖,不请客,不办酒席。
其实哪用提倡,村里家家户户那点口粮,糊弄饱肚子都难,谁家还办得起酒席?
可支书王满仓还是把唢呐班子请来了,王满银也是下了血本,让同学刘正民帮忙弄来了百多斤玉米面。
酒席肯定是没有,每人管几个玉米面馍,一碗萝卜汤,也算是全了礼数,给王满银撑个场面。
新旧两孔窑洞的门窗上都贴上了大红囍字,浆子抹得足,贴得端正,那鲜红的颜色映在黄扑扑的窑面上,格外扎眼,也给这清苦的院落添了几分难得的喜气。
五个知青,和王满银熟络的很,也一早过来帮忙了,搬着从队部借来的长条桌、板凳,拾掇着零碎家伙什。
院里人影晃动,脚步声、低语声、偶尔的笑声混在一起,透着一种忙碌的期盼。
大队长王满江站在院子当间,双手叉着腰,嗓门比平日里亮堂了许多,他今天是这场婚礼的主事:
“桌子往这边再挪挪!对嘞,就这儿!过会儿亲朋老友都会来,大家经心点”
他脸上泛着光,王满银这小子,往年里看着游手好闲不靠谱,可今年为了娶兰花儿大变样。
尤其是前几天,不知从哪学来的“磁铁取铁”的能耐,愣是把那头噎住快不行了的大青牛给救了回来,他有能耐,我们可不能给他丢面。”
七点钟光景,日头刚从东边山峁上冒出点金边,把山脊梁染了一道亮色,尽管还带着一丝寒意。
迎亲的队伍算是准备妥当了。大家喝了热乎乎的萝卜汤,吃了软和的玉米面馍,身上有了热气,精神头也足了。
打头的是王满石老汉驾驭的驴车,车轱辘洗掉了泥点子,驴脖子上还系了截褪色的红布条,算是点缀。
唢呐班子五个老汉抱着各自的家伙什,挤坐在驴车上,他们是喜庆开路的。
第二辆也是驴车,赶车的是村会计陈江华,车板上放着一筐掺了少许白面的二合面馍馍,算是细粮了;
一篮子包着红纸的喜糖,看着喜庆;还有一条“红延安”香烟,用红纸仔细地裹着半边。
媒人兼懂礼数的领头人——支书王满仓,和迎人的婆姨、王满江的儿媳罗海芸,一左一右坐在车帮两侧,稳当当的。
两辆驴车后面,就是新郎官王满银了。他今天可是拾掇得焕然一新:藏蓝色的列宁装(干部服)穿得笔挺,脚上一双皮鞋,擦得能照见人影,头发用水梳得服服帖帖,胡茬子刮得溜光,脸上那笑意藏都藏不住,跨骑在那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上,真是精神抖擞。
.他身边是三个“护驾”的——好友刘正民、知青苏成,还有民兵队长王向东,也都推着擦得干净的自行车,人人胸前别着朵手巧的婆姨们剪出来的小红纸花。
队伍最后,是两辆套着黄牛的架子车,光板车上铺着干净的草帘,这是预备着拉嫁妆的。
用两辆驴车,两辆牛车,四辆自行车迎亲,别说在罐子村,就算在石圪节公社也是少有的排场,这也显见王满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孙家兰花的陪嫁家什被褥指定少不了。
“时辰到了,起身!”王满仓支书一声吆喝,驴车轱辘“吱呀呀”地转动起来。
头辆车上的唢呐班子立刻卖力地吹打起来,尖锐欢快的唢呐声冲破了清晨的宁静。
在院坝下围观的村民们的注视,惊呼声中,队伍浩浩荡荡出发,支书王满仓哟嚯着,抓了几把喜糖扔向跟在车队旁的娃娃们,引得一阵欢呼。
迎京车队在欢快的唢呐声中,出了罐子村,顺着东拉河边那条坑洼的土路,往双水村方向去了。
秋日早晨的风带着河边的湿气,吹在人脸上有点凉,可吹不散这队人马心头的热火。
欢快的唢呐声、鼓镲声,惊起了河滩芦苇丛里几只早起觅食的水鸟,扑棱棱地飞远了。
眼看就要到双水村地界了,唢呐声吹得更起劲了,呜哩哇啦地宣告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离孙家坡底那院坝还有一截子土坡路,队伍就被闻讯赶来的双水村村民给拦住了。大人、娃娃挤在路两边,嘻嘻哈哈地看着热闹,等着讨要喜糖、喜烟。
孙家兰花家的婚礼算是彻底点燃了双水村人的热情。
曾经穷的一烂包的孙家,今年真是风光无限。
大家曾嘲笑孙家大女子,和罐子村不务正业“二流子”王满银好上了。
但事情的发展超乎大家想象,王满银这个“二流子”好像有些家底,时常接济孙家,偶尔甚至传出孙家还吃过几顿白面馍。
又传出王满银教孙家用蚯蚓喂猪,而且喂出了大名堂。地区单位都高价买了去,让孙家彻底还清了欠帐。
孙家今年又挖了新窑,听说木料也是王满银拉过来的,那可是新木料呀,哎!孙家走了啥狗屎运。早知道,把自家闺女介绍给王满银就好了。
还有,孙家为兰花准备了整个新家的家俱嫁妆,这可是双水村头一份,怕很长时间,也是独一份。
就连曾经米家镇富裕人家的银花嫁过来时,也只带了两床被褥,百十斤玉米面而已。
一桩桩,一件件,怎么能不让这次婚礼,轰动双水村,怎么能不来看看热闹。
王满银没有让他们失望。来接亲的队伍可是有两台驴车,两台牛车,四辆自行车。这夸张的迎亲车队,就算摆在原西县,也顶有排面。
更何说,还有唢呐乐队开道,欢喜连天,配合着漫天洒下的糖果,让场面火爆之极。也让孙家院坝外格外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