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那你可要好好办差,皇上虽仁慈宽政,但也不是没有脾气的。等本王回京,抽时间会给你美言几句的”。
“多谢王爷,下官在这里就先谢过了”!
原以为只是客套几句,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如今成亲王颇受皇上器重,如果他能给自己说说好话,那距离自己回京也就指日可待了!
“好说,好说。董大人,且等一刻钟,等我与刘大人交接完毕,本王和你一同回京”!
给你求情?开玩笑!难道等你回京了,再把我派过来?虽然为朝廷办差是好事,但总是与王妃相处异地,这时间久了,他还怪不习惯的,还是麻烦刘墉锁死在这个差事上吧!
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也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刘墉祈祷,说声不对住了!
……
一路上马不停歇,两人到达京城后,成亲王永瑆就在城门口与董诰分别,然后着急忙慌地朝王府赶去,董诰则直接选择进宫见驾。
……
养心殿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诰一时还没适应免跪的礼仪,直到跪在地上才反应过来,但已经被嘉庆帝亲手上前扶了起来。
“董爱卿快快请起!朕已宣诏,从今往后,除了大朝会和焚香叩天等重大场合,大清朝一概免除跪拜之礼,改为双手作揖之礼”。
“启禀皇上,微臣在天津的时候,已听刘墉刘大人提及此事了”。
“哦?刘墉去了天津,有没有当面给你们发牢骚啊”?
刘墉作为清流之首,虽文采了得,办事还算尽心尽力。但性格顽固的很,思想偏偏又趋于保守,让嘉庆帝对他又爱又恨!
“那倒没有,微臣瞅着应当是知道自己所犯之错了”。
“不提他了,这次回京,可是水师战船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马上就四月下旬了,如果天津水师战船在五月初还未试水成功,那他当初在众人面前夸下的海口就覆水难收了!
如自己料想的一样,皇上简单询问了几句之后,就直接询问水师战船事宜,果然他心里还是无时不刻记挂着这件事情。
董诰整理了一番措辞后说道:“微臣这次回京就是为了此事,前几日水师战船已在天津成功完成试水实验,各项指标均按照预订的目标完成,实验非常成功”!
“好!千秋功业,千秋功业啊!具体实验数据给朕详细介绍一下”。
嘉庆帝高兴之余还不忘问董诰索要数据参数,他记得前世的时候,甲午中日战争时候,水师战船的炮台射程仅仅只有几百米远,破坏力也非常一般。
而倭寇国的战船炮台射程却有上千米,面对射程如此巨大的差距,战争又怎么不会败?
后来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北洋水师成立,清军的水师战船炮台射程才提高到上千米乃至几千米之远。
“启禀皇上,水师战船炮台的射程大约有四五里那么远,至于破坏力出乎既定目标”。
随后,董诰就将炮台实验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包括炮弹爆炸后,现场的详细描述。
“不错!不错!不错”!
嘉庆帝闻言连夸三句,能以目前工业水平达到如此效果,已经远超自己的预料了。要知道,英吉利国这会儿的战船炮台射程也才三四里。
别看两者之间只差一里,可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时候别小看这一点差别,关键时刻可是能够制胜的关键所在!
“多谢皇上夸赞,不过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吴敬沐吴大人。要不是他临时起意地加以改装,可能现在射程上至少要折一半”!
“吴敬沐是个好样的!此番他没有和你一起回京吗”?
当初提拔重用吴敬沐,果然是最英明睿智的选择。嘉庆帝每每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夸赞自己的知人善用。
“并未,吴大人还在天津协助李将军完成所有半成品战船的建造”。
“原来如此,虽然此次实验的数据非常出乎朕的预料,但还不到骄傲自满的时候。战船的后续改进也要提上日程,朕的要求不高,三年内炮台的射程和破坏力上要翻上一番,董爱卿有没有信心”?
落后就要挨打,虽然目前大清朝的水师战船水平暂时领先世界,但科技一直在发展。
在英吉利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他们的工业水平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届时他们的水师战船也会迎来更新换代的时期。
要想历史不被重演,大清也要不断进步,不能安于享乐,满足于现状的虚荣昌盛的假象!
永远不能忘记伟人的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这…”。
董诰闻言犹豫着不知道如何回复,他知道吴敬沐脑海里还有一些新的构思,可那还没有完善,仅仅只是臆想阶段。
水师战船炮台能达到如今水平,已经耗费了他们所有的头脑。皇上还要他们在三年时间内,研制出更为厉害的炮台,说实话他没有信心。
可面对皇上的询问,董诰又不能说不能。只能让脑海飞速运转,看看能不能想一个万全之策。
……
“董爱卿有话直说便是,真完不成,朕还能杀你们不成?真把朕想象成嗜杀的桀纣之君了”?
“微臣不敢,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朕恕你无罪”!
嘉庆帝也知道让他们三年内研制出更为厉害的炮台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可如果不逼一把,又怎么大力出奇迹?
“启禀皇上,吴敬沐吴大人曾在战船实验那天提了一句,说他脑海里有还不成熟的最新构思。等他完善出来后,炮台的射程与破坏力都会提一个大的台阶”。
董诰将那日吴敬沐对成亲王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讲述给皇上听,至于真假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哦?果真”?
“千真万确,皇上!当时成亲王也在现场,他可以为微臣作证”!
“吴爱卿既如此说,想必不是无的放矢。朕打算让吴敬沐此次跟随和珅一起去英吉利等国深造学习一下,他原本就聪明好学,英吉利一行对他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原本吴敬沐就是使团成员的一员,只因他才学了得,成员培训中途被朝廷要走。先是培训冶金术,之后负责研制防弹衣,现在担任战船建造的负责人之一,可以说人尽其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