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公府。
书房内。
成国公林彭山坐在主位之上,身边是正妻赵氏。
两排座椅坐着的是林家的当家人们。
林家二老爷率先汇报:“大哥,我查王家,前段时间查到的线索,现在都断了,应该是有人给他们收尾。”
不然他绝对能把王家的违法犯罪的证据查出来。
“事情大吗?”
换句话说,查出来给他们定罪定的深吗?
林家二老爷摇摇头,颇为遗憾的说:“不大,大概是是得到的教训深刻,王家人胆子小了许多。”
林彭山点点头:“行,老二你派人看着他们家便是,不必再查下去。”
再查下去,怕也查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还要浪费人力。
林家二老爷:“行,那我把人手收回来。”
一件事完毕,赵氏看一眼林彭山开口。
“宫里传来消息,娘娘手中权力被分,陛下动手了。”
一时间,都沉默不语。
谁能想到,陛下会加入战局,来跟他们分胜负。
林家三老爷是一个着急性子,他忍不住再问:“大哥大嫂,真的确定吗?五皇子是陛下看重的继承人?”
陛下明明待他们家的七皇子最好,时常夸奖,且受宠,可谓是诸皇子之最。
储君之位,明明只需要等到太子不行,他们接受就好的。
可这,平白无故的多一位敌人。
这敌人还是重要裁判。
赵氏多想告诉他,不是,可查处的种种证据显示,陛下对五皇子真的爱。
“确定,你不用怀疑的。”
“你大哥亲自查的,除此之外,还特意留一丝线索给承恩公府,让他们也查一遍,结果一样。”
“不然,两家也不能合作的。”
林家三老爷脸色颓废起来,一只手朝着脸上揉来揉去。
心情烦躁不已。
世子看到,又看向众人,直到和他爹的视线对准。
他叹气,还是站起来。
朝着众人郑重道:“二叔,三叔,咱家没有后路可退。”
作为宠妃的娘家,他们不仅有实力还有帝王宠爱,又怎么能始终保持着谦虚啊!
世子又想想,他们家确实骄傲的厉害。
跟皇后娘家,太子舅家都斗的旗鼓相当,陛下还拉偏架,向着他们。
这,谁能不迷糊!
“哪怕对手是陛下,也要放手一搏,不然只能等着全家死。”
七皇子不上位,流放对他们来说都是恩典。
林家二老爷三老爷叹气。
但这就是事实。
看他们认清现实,林彭山才站出来:“坐回去。”他对着世子道。
世子退下。
他看向众人:“我和老姜已经准备合作,今日后不必再对姜家势力动手。”
“至于啥时候动手,那就要看,咱们和陛下对峙的时间。”
反正论时间,他们家有优势。
姜家,太子的病还不知道啥时候复发,到时候一个呜呼,人就没了,而且太子还没有一个儿子接力。
到时候,他们必胜无疑。
至于陛下,他和老姜已经盯住五皇子,还是趁着对方势力未成的时候。
如今双方势力对比,他们正处于最强盛的时候,五皇子则是还没有长成。
“对了,告诉其他人,各家都谨慎些,莫要被人抓住靶子。”
世子和其他人都点头,表示明白。
“爹,一旦陛下堂堂皇皇的支持五皇子,我怕门下势力会人心涣散。”
这担心是真实的,那毕竟是陛下。
和陛下对着干的是御史,是丞相,是权臣,大多数臣子还是顺从着较多。
林彭山面无表情看儿子一眼道:“这船已经上来了,那里容易下去。”
“脑子清醒的知道现在该做什么,至于不清醒还扰乱人心的,直接杀鸡儆猴。”
世子拱手道:“是,爹。”
林家二老爷三老爷也跟着行礼表示明白。
赵氏在这时候又张口道:“七皇子的婚事,你们怎么说?给他订下哪家贵女?”
婚约大事,是拉拢人存在的,她想,如今趁着陛下还未曾光明正大的支持五皇子,赶紧定下来。
把人拉上自家船上。
虽说这事办的不地道,但能咋办!
赵氏表示她想要赢,想要做最后赢家。
皇子婚事,大家还是有些分寸的,都看向林彭山。
林彭山倒是真有看好的人家,他直接道:“信国侯嫡长孙女。”
“你们觉得如何?”他又看向其余人,问道。
赵氏首先说道:“极好,第一代信国公跟随开国皇帝,为人聪慧,旁的开国功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他家全家安全,只是从国公降为侯爷。”
“虽然这一代信国侯稍显平庸,但他家世子可是美名在外。”
“你要是有法子,尽快定下来吧,一旦被人得知皇帝心意,人家怕是淌咱家的浑水。”
成国公点头:“行,我亲自去和人商谈。”
“对了,别忘了,你和宫里娘娘说一声。”他对着妻子道。
虽然是外孙,但也是皇子,他不能全权做人的主。
但他知道自个亲闺女,这婚事肯定没问题。
赵氏应承下来。
很快,其他事情也被一一商议完成。
姒徽音也收到了母亲的信。
展开来看,是婚事。
再一看人,确实不错,上一世也是这个人,只可惜七皇子落败,全家被牵连。
好的姻亲对象,真的难得。
她也不舍得放弃,哪怕知道上一世她们都失败了。
“好,这婚事极好。”说着她把信纸给烧毁。
“春琴,给我爹回信,让他尽快办成。”
春琴脸上喜色满满:“是,娘娘。”
她也高兴,自己宫中殿下要成婚了。
“奴婢先恭喜娘娘,喜得佳媳。”办事之前,春琴把喜庆话发送到位。
姒徽音看她一眼:“本宫收下你的喜意,若能成功,少不了你的好处。”
“是,多谢娘娘。”春琴脸上笑着,转身,离开。
“冬画,去七皇子处,让他明日来本宫这里一趟。”姒徽音吩咐道。
总不能婚事得另一个当事人不知道情况。
冬画也离开,独独剩下姒徽音一人在喜悦当中。
可惜没等她高兴多久,秋书脚步匆匆得赶来。
她面色严肃,甚至带些慌乱。
走到身前,低声道:“娘娘,不好了,太子殿下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