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福有点不理解,唐二爷也不瞒他,母亲看人很准,既然已经选择把一切告诉他,说明是信得过他的,自己对他,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不必吃惊,告诉母亲,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灵珠是救不住的了。
你仔细想想,他把可能知情的人都杀了,即使炅珠告到御前,没有证据,拿他毫无办法,但燕王没死,又与靖王达成默契,说明皇上对于那一石三鸟之计,也是明白的。
万一追踪到他头上,明面上,确实不好拿他怎么办,但他在皇上心里的形象,就会完全崩塌,目前为止,这不是他所希望的。
灵珠如果乖乖按她祖母的话做,他或许不会冒险痛下杀手,但灵珠魔怔了,非要去联系他,还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他不会让这么一大个把柄留下的。
尤其是他们三兄弟在芨荓宴上的表现,为什么要三兄弟表现一样?说明他们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如果不出意外,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恭王勾引利用了灵珠,同时偷到李二小姐的半副耳坠子,安排了这么一场谋杀,一举除掉燕王和唐家,顺带把靖王也废掉,如果运气好,估计可以连命也能丢掉。
三皇子恒王,出了名的有钱人,要发现点什么也容易,而且,他有钱,所以很想要唐家手中的兵权,拉拢唐家最好的手段就是联姻。
三皇子已经娶了文家女和钱家女,让唐家嫡女屈居侧妃之位,不太说得过去,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庶女惠珠。
但惠珠只是个庶女,而且非常不受宠,通过娶她来拉拢唐家,所得利益不大,但如果灵珠出了意外,那惠珠就成了大将军唯一的女儿,加上能干的信柏也是庶出,更容易被惠珠所说服。
于是,惠珠暗中使人偷换了避子药,目的当然就是除去灵珠的同时,也逮住了恭王。
恒王采用的手段和恭王差不多,只是他躲在后面,洞悉恭王的一切行动,反而抢得先机,如果顺利,他都不用出手,燕王一死,皇帝震怒,一定会彻查,首先跑不掉的就是唐家,接着是靖王,等斗得差不多的时候,灵珠怀孕的事也遮不住,那倒下的就是恭王,他这是一石四鸟。
只是事情不算顺利,眼看恭王的人就要被灭光,燕王一旦逃脱,对他们谁都没有好处,于是他的人立马跟上,可惜还是不成功,恰巧恭王的人为了把水搅浑,第一时间放出,是两伙不同的人在追杀燕王,恒王的人也只好顺水推舟,把消息卖给玲珑阁,把水搅得更浑。
礼王这边,利用灵珠去探一探虚实,同时,想着燕王重伤,一时半会好不了,五个杀手进去,没准就把燕王给解决了。
结果又失败了,礼王也不愿恭王他们暴露过早,所以给自己弄了个游荡皇子的名号,猛赚一笔的同时,把水搅得更浑,所以,他们三兄弟在芨荓宴时,在灵珠面前做了一模一样的动作,让旁人看不出任何端倪。
这些道理,我们能想清楚,恭王也能,他不会让灵珠成为被拿捏的,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灵珠走不走都活不了。
母亲忽略了一点,恭王他干这些事,能把痕迹一点点抹去,说明他对灵珠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只有灵珠身边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点,老太君已经想到了,所以才把三小姐身边的人换了,只留后面在三川镇买的那四个丫鬟近身伺候,出了七拐胡同的事后,车夫也被调走监视,而且老夫人也说了,三小姐处境很危险,她住的院子被严密监控起来,应该不会让他得手”。
“不,你们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四个丫鬟,她们虽然看似才被牙子买来的,与三小姐素为平生,毫无瓜葛,实际上,有谁真正调查过他们的家世?
信阳那边,由于已经肯定燕王被救,而他又按兵不动,那就得加码,派人去杀了信阳,同时在不经意间留下点指向燕王的线索,大哥本就已经犯了错,现在儿子又死了,在长期焦虑煎熬下,被猛然一激,很难不做出冲动之举。
所以,你必须赶到边关,把这些话全部告诉大哥,让他冷静处理此事。
正好昨天我已经派出人手去,打算把信柏接走,没打算接信阳,反而敲打了大哥几句。
唐家从这里到边关的渠道,目前还畅通,你们不必遮掩,直接快马昼夜兼程赶过去,希望能来得及。
如果杀手没到,那就让大哥把信阳捆好拉到这里,剩下的我自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