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青林镇的山林尽染,一片绚烂。石泉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村民们正在开展义务劳动,配合施工队进行路基平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腾站在工地旁的山坡上,看着这条即将改变石泉村命运的公路。这条路是县委书记高志宏调研后特批的项目,县交通局亲自勘测设计,总投资八十万元,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石泉村的交通瓶颈。
李镇长,按照这个进度,年底前就能通车了!工程队长兴奋地汇报。
李腾点点头,目光却投向更远处。这条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石泉村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有了这条路,山泉水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藤编产品和中药材也能更方便地运出大山。
质量一定要保证。李腾叮嘱道,这是石泉村的生命线。
您放心,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离开工地,李腾来到藤编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二十多名成员,产品种类增加到三十多种,在县百货公司设立了专柜,月销售额突破五千元。
陈老根正在指导几个年轻人编制新设计的藤编果盘,见到李腾,连忙迎上来。
李镇长,您看这个新样品怎么样?陈老根递过一个造型别致的藤编果盘,这是按照您从市里带回来的样品改进的。
李腾仔细端详,果盘用细藤精心编织,既古朴又实用。
很好!李腾赞许道,这个产品很有市场潜力。下周县里要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我们可以带这个去参展。
真的?陈老根激动地说,那我们得多准备一些!
不仅要准备产品,还要准备现场演示。李腾说,让城里人亲眼看看藤编的制作过程,更能体现产品的价值。
离开藤编合作社,李腾又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刘明正带着几个村民在地里忙碌,见到李腾,兴奋地跑过来。
李镇长,好消息!县医药公司派人来看过我们的药材,说品质很好,愿意签订长期收购合同!
李腾心中一喜:条件怎么样?
价格比市场价高百分之十!刘明激动地说,他们还答应提供技术指导。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中药材种植是石泉村的长期项目,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村民们的信心会更足。
抓紧时间把合同签了。李腾说,同时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走在回村的路上,李腾心情复杂。石泉村的三个项目都走上了正轨,村民们的生活明显改善,这让他感到欣慰。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高志宏书记调研后,石泉村成了全县的焦点,各级领导、兄弟乡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推动者,李腾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
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县委办的检查组上周又来了青林镇,这次的重点明显是他。各种迹象表明,他在石泉村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
李镇长!耿大山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怎么了?李腾问。
县委办刚来电话,说明天市委农村工作调研小组要来咱们村,带队的是市委分管农业的副秘书长!
李腾心中一紧。市委级别的调研,这可不是小事。
通知各项目点,做好接待准备。李腾镇定地说,特别是汇报材料要准备好。
回到村委会,李腾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布置明天的接待工作。会议结束后,他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审阅汇报材料。
夜幕降临,石泉村的灯火比半年前明亮了许多。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后,村里的用电质量明显改善,不少村民家里添置了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电。
李腾站在窗前,望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石泉村的变化有目共睹,但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张薇打来的。
还在村里?张薇问。
嗯,明天市委调研小组要来,得准备一下。
别太累了。张薇关切地说,婚纱照的样片出来了,我寄到你镇上了,估计明天能到。
李腾这才想起,他们的婚礼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举行了。这段时间忙于工作,婚礼的筹备几乎全是张薇在操办。
对不起,薇薇,婚礼的事让你费心了。
说什么呢!张薇嗔怪道,我知道你工作忙。只要你到时候准时出现就行了。
挂断电话,李腾感到一阵温暖,也有一丝愧疚。他继续修改汇报材料,直到深夜。
第二天上午,市委农村工作调研小组准时到达石泉村。带队的是市委分管农业的副秘书长周建明,四十多岁,气质儒雅。
陪同前来的还有县委书记高志宏、县长等县领导,宋知远、吴国忠等镇领导全程陪同。阵容之强大,让石泉村的干部群众既紧张又自豪。
调研第一站是山泉水厂。新建的厂房里,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这个水厂解决了多少就业?周建明问。
正式工人十五名,临时工十名。李腾回答,都是本村村民。
产品质量怎么控制?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每批产品都要经过检验。还定期送样到县卫生局检测。
周建明仔细查看了生产记录和检验报告,满意地点头。
在藤编专业合作社,周建明对现场演示的藤编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
这个产业很有特色!周建明赞许道,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我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新产品。李腾介绍道。
这个思路很好!周建明眼睛一亮,把传统工艺和现代需求结合起来。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刘明专业而自信的讲解给调研小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年轻人不错!周建明对高志宏说,有知识、有干劲,是农村需要的人才。
高志宏笑道:他是省农业大学的高材生,主动回乡创业。我们县里正在总结这种返乡青年的经验。
调研结束后,周建明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令人意外的是,他让李腾做主汇报。
李腾沉着地走到台前,打开手写的汇报材料。这半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各种汇报场合,但面对市委领导,还是感到一丝紧张。
各位领导,我将从三个方面汇报石泉村的发展情况...李腾的声音平稳有力。
他详细介绍了石泉村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长短结合,确保可持续发展;如何发动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汇报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典型案例,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频频点头。
汇报结束后,周建明作总结讲话:今天来石泉村,我很受启发!石泉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好经验!
他环视会场,目光最后落在李腾身上:乡村振兴,关键在干部。李腾同志作为年轻干部,能够扎根基层,带领群众闯出新路子,这种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周建明对高志宏说:志宏同志,红星县要好好总结石泉村经验,在全市推广。这样的典型,要大力宣传!
座谈会结束后,周建明特意把李腾叫到一边:李腾同志,你的工作很扎实。市委正在关注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你的表现很突出啊。
谢谢秘书长鼓励,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不骄不躁,很好。周建明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努力!
送走调研小组,石泉村顿时沸腾了。市委领导的肯定,让村民们的发展信心空前高涨。
李镇长,周秘书长这么肯定咱们的工作,以后就好干多了!耿大山兴奋地说。
李腾却保持着清醒:领导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鞭策。接下来,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在返回镇里的车上,钱卫东主动坐到李腾身边:李镇长,今天真是给咱们青林镇长脸了!周秘书长很少这么表扬一个村的工作。
李腾笑笑:是石泉村的村民争气。
不过啊,钱卫东话锋一转,周秘书长也说了,工作要稳扎稳打。你们还是要谨慎,步子不能迈得太快。
李腾听出了话外之音,但不露声色:谢谢钱镇长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回到镇上,李腾立即向宋知远汇报了调研情况。
周秘书长对石泉村的工作很满意。宋知远欣慰地说,县里对你的工作很认可。现在石泉村经验要在全县推广,你要承担更多责任了。
李腾很平静:宋书记,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把石泉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村。
这个思路很好。宋知远赞许地说,党委研究过了,准备让你牵头,在全镇推广石泉村经验。你要好好总结,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当晚,李腾在办公室加班整理石泉村的发展经验。夜深人静时,他想起周建明的话,心中泛起波澜。
作为一个年轻干部,能够得到市委领导的认可,他当然感到高兴。但他更清楚,这份认可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石泉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张薇。
调研结束了?张薇问。
嗯,刚回镇上。
听说很成功?跟着一起去的宣传部同事,说周秘书长在回市的车上特意提到了你。
李腾心中一动。张薇在宣传部的消息很灵通。
周秘书长确实说了些鼓励的话。
市里最近正在重点培养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你在石泉村干得这么好,肯定会被重用。
李腾沉默片刻:薇薇,我现在最关心的不是个人进步,而是如何把石泉村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明白。张薇温柔地说,但个人成长和工作成绩并不矛盾啊。你在石泉村干得这么好,得到重视也是应该的。
挂断电话,李腾陷入沉思。确实,组织的重视可以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他的经验能够得到推广,就能为更多像石泉村这样的贫困村提供借鉴。
第二天,李腾收到县委的通知,要他牵头总结石泉村经验,在全县推广。与此同时,多个乡镇组织干部前来石泉村参观学习。
李腾更加忙碌了。白天,他要接待各地的考察团,介绍石泉村经验;晚上,他要整理材料,撰写经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基层干部,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好经验。他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周末,李腾终于抽空回到市里,和张薇一起查看婚纱照样片。照片是在市人民公园拍的,张薇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容灿烂;李腾穿着中山装,英俊挺拔。
照得真好。李腾由衷地说。
妈妈催着我们定婚期呢。张薇说,你看什么时候合适?
李腾想了想:等年底工作告一段落吧。石泉村的公路通车在即,我想等这个重点项目完成后再办婚礼。
张薇理解地点点头:好,那就定在明年元旦。
看着未婚妻理解的眼神,李腾心中充满感激。他知道,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不开张薇的支持和理解。
回到青林镇后,李腾接到正式通知: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石泉村经验,由他主要负责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
消息传到石泉村,耿大山兴奋地跑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村民们都围上来道贺。
李镇长,这是您应得的!耿大山激动地说。
李腾望着村民们真诚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份认可,不仅来自组织,更来自这些朴实的村民。
不管在什么岗位,我都会继续为石泉村、为青林镇的发展努力。李腾郑重地说。
傍晚,李腾独自登上石泉村的后山,俯瞰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村庄。通村公路如一条玉带缠绕山间,山泉水厂的厂房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藤编合作社里灯火通明,中药材基地一片生机勃勃。
这一刻,他深深体会到:真正的认可,不在于职务的升迁,而在于能为群众做多少实事。石泉村的变化,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